文娛︰一首少年說,我被官方盛贊

第70章 偉大的都江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李子子 本章︰第70章 偉大的都江堰

    文娛一首少年說,我被官方盛贊!

    這話也沒說錯,雙方地位本來就不對等。

    別看王顯,綽號“法師”,號稱頂流,可這個頂流,多少有些虛,從獲得的成績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王顯出道三年,如今是二線前五,李波呢,現在可是直接登上一線,排名還很靠前。

    別看只是一二線之差,這里面的成績,還有地位,差距太大了。

    一名藝人想要成就二線不難,只要你有人氣,你就可以沖上二線。

    但一線不同,你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根本不可能讓你上一線。

    一線是大蘿卜,一個蘿卜一個坑,迄今為止,娛樂圈內,能被稱作一線的,近萬藝人中,只有不到五十人。

    而二線呢,足足有近千人,二線能上一線的比率,只有不到05,從中可見一斑。

    如此差距巨大,說李波蹭王顯的名氣,是個圈內人,都知道不可能的事。

    可偏偏是唐風,為了捧王顯,把矛頭對準李波,難怪李紅會如此不忿。

    正在李紅想著如何回擊時,身在節目組的王顯,知道了這個消息。告訴他消息的人,是王顯團隊的一名助理。

    “什麼?好,我知道了。”

    王顯陰沉著臉,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自詡創作才子的王顯,從沒想過,自己會輸給李波。在他看來,李波以新人身份,一舉封神,從而升到一線,不過是走了狗屎運,創作能力再強,也比不上他。

    “不行,我得想個辦法,把這李波給打壓下去才行。”

    “要是任由輿論發酵,我好不容易建立的路人緣,非得被敗光不可。”

    “絕對不行,那不可能。”

    想著自己團隊通過各種炒作,掀起的泡沫被人戳破,所引發的效果,王顯就不敢作任何念想。結果將會很可怕。

    自家知道自家事,創作能力強是強,可自己的題材太小眾,是硬傷,這一點上,王顯自己再清楚不過。

    在這種想法中,花少團的車,經過一路的奔波,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都江堰。

    都江堰是國際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是華夏道教的發祥地。

    自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守李冰創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後,這里先後為道、郡、軍、州、縣所在地,並逐步發展成為成都平原西通藏衛、北達甘、青二省的交通樞紐,川省西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都滿堰雖名景區,其實是周圍的一個統稱。

    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岩寺、普照寺、翠月湖等,都囊括在內,組成一個龐大的歷史名勝區。

    這里的天氣絕對是一流的,清涼的夏天會讓你感受到這里真的是一個在夏天旅游的好地方。

    花少團選擇七月來,絕對是一個好時節。

    站在圍堰上,看兩邊的分水河,李波都不禁佩服古人在水利上的智慧。

    實踐出真知,古代水利水平,在都江堰上,體現得淋灕盡致。

    由渠首樞紐(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灌區各級引水渠道,各類工程建築物和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堰等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工程系統,渠首佔地面積200余畝。

    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

    這種只在課本上看到的知識,當真正來到現場,李波才感慨古人的智慧,真得太過驚人。

    特別是那寶瓶嘴,延伸出的地方,產生的功能,听到本地導游的介紹,李波心中就覺得震驚不已。

    沒有水泥的古代,僅憑一些布置,就可以分離出從上游帶下的巨量泥沙,可謂是天才般的發明。

    為了更近距離感受,在導游的帶領下,花少團還登上了底下的水壩,來到寶瓶口、飛沙堰等處,切身感受當初建設的古人敢想敢做的真實一面。

    直到參觀完,離開都江堰,李波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靜下來。

    “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恩波浩渺連三楚,惠澤膏流潤九垓。劈斧岩前飛瀑雨,伏龍潭底響輕雷。築堤不敢辭勞苦,竹石經營取次裁。”

    心情激蕩之下,李波一首黃俞的《都江堰》隨口吟出,驚呆了花少一行人。

    特別那句“遙從天際來”,眾人心中就忍不住一震。

    這是何等的急流,何等地偉力,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的脆弱,簡直不堪一擊。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古人硬是用手堆、用肩挑,把它給征服了。

    其中的艱難險阻,從詩中回想,就可以略知一二。

    還有後面那一句,“築堤不敢辭勞苦,竹石經營取次裁。”,用竹包石,用以控水,也許只有天才,才想得出來了吧。

    就算到了現代,如果沒有都江堰的珠玉在前,不會有人能想到,竹編的筐裝上石頭,竟也能治水。

    為紀念李冰父子的功績,歷代皆加以封賞,甚至追封為王,離都江堰不遠建立一座二王寺,就是明證。

    包括伏龍公園里的伏龍觀,同樣是為了紀念李冰父子的功績而建,至今都香火鼎盛。

    因為什麼,因為知道其中的艱難,才會如此推崇。

    包括臥鐵等,無一不留下李冰父子二人的足跡,從而加以紀念而成。

    臥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志。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臥鐵。

    故而得名。

    花少在都江堰流連許久,才在當地吃了午飯。

    吃完午飯,休息會兒,便趕往了另一處景色優美之地——青城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娛︰一首少年說,我被官方盛贊》,方便以後閱讀文娛︰一首少年說,我被官方盛贊第70章 偉大的都江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娛︰一首少年說,我被官方盛贊第70章 偉大的都江堰並對文娛︰一首少年說,我被官方盛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