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不,我跟著你們一塊走吧。”
莫道的一位學生開始時還笑著,像是玩笑話,慢慢說著聲音越來越低,
“反正我歲數也大了,留在地面也做不了太多貢獻,不如跟著你們,一起去宇宙更深處看看。”
其他跟著一同上到星辰號內部的核心研究員們,這時候都停下了手里的動作,
像是豎著耳朵般听著,似乎遠不止一個人有這種想法,特別是一些上了歲數的核心研究員。
“這艘星辰號就留給我吧,你們建下一艘吧。”
莫道笑著,應了句。
包括莫道這位學生在內的,其他核心研究員沉默下來,沒再說話。
只是各自再幫忙做著一些飛船起航前,飛船內部最後的一些準備。
當所有準備工作完成,
這些跟著到了星辰號內部來送別的核心研究員們,也得離開了。
“莫院,我們在飛船上,加載了盡可能大功率的通訊設備,你可以起航後依舊和地面隨時保持聯系。”
“地面和其他星體上的探測設備,也會一直跟蹤監測星辰號的蹤跡,直到……再捕捉不到。”
參與了星辰號直接設計和建造的一位核心研究員,在臨離開飛船前,再說道。
莫道點了點頭。
其實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對于地面來說,當莫道和秦懷詩兩人乘坐的星辰號,消失在人類社會的探測範圍內過後,
對于求索研究院,對于人類來說,莫道兩人就相當于真正離世了。
其他核心研究員,陸續離開了飛船。
然後,預定時間抵達。
預定程序開始執行。
星辰號內部艙門也關閉了。
面積相當廣闊的星辰號內部,
除了莫道和秦懷詩兩人的身影,剩下的,就只有此刻由遂古操控著的智能機器人還在活動了。
……
星辰號內部,對于單純兩人的生活來說,已經寬闊了。
超過兩萬平米可活動空間里,
除了莫道兩人休息的房間,求索研究院的研究者們,甚至給設置了一個小花園。
還有一些可供進行部分研究工作的實驗室,小圖書館,娛樂空間,智能醫療體檢室。
在不浪費的同時,又塞得滿滿當當。
在一眾核心研究員離開過後,莫道和秦懷詩兩人,就在這個小花園前坐了下來。
和地面最大的區別,就是飛船內部上空了。
抬頭肯定是看不到天了,在小花園區域上空,求索研究院的研究員們設計了一個模擬穹頂,
在還靠近地球沒多遠時,
這個穹頂上會呈現地面求索研究院當天天空的畫面。
而遠離過後,則會按照一定規模,播放此前儲存的天空畫面。
“……莫院,您要再說點什麼嗎?”
通過通訊系統,飛船內的廣播,再響起月面上人員的聲音。
此刻,
在這艘遠航飛船起航前,莫道似乎的確應該說些什麼。
莫道抬起頭,
停頓了下,
然後對著月面,地面,乃至其他行星常駐基地的研究員們,
月面,地面,無數此刻正關注星辰號的人們,
說道,
“求索研究院此刻和未來的研究員,技術人員們,”
“地面或者其他地方的朋友們。”
“我們,比鄰星再見。”
對于莫道來說,那一刻終將到來。
而從此刻之後,
對于這一世的人們來說,
與太陽系比鄰的比鄰星系,變得更加特別起來。
或許比鄰星系相比于其他行星系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
但莫道的存在,為這個比鄰星系賦予了無法抹除的特別意義。
在這一世遠航前,
客觀上,遠航的星辰號,再為地面上,太陽系的人類提供了一個方向。
此後,即便是,僅僅為了看看,莫總師想要去的地方究竟什麼樣,
也會有許多人們,前僕後繼,繼續往著宇宙更深處前進,探索,拓寬人類的世界。
……
在莫道那最後一句話過後,
星辰號安裝的密密麻麻的電推發動機,在遂古的控制下,相繼啟動。
由氦3反應堆產生的能源,通過最先進的電推發動機,轉變為了強勁的動力。
龐然的星辰號整體,開始緩慢的移動,
開始脫離月球軌道。
除了啟動的第一時間,星辰號內部的莫道兩人,
因為此刻的星辰號加速度較低,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從月球軌道上脫離,星辰號花費了數分鐘時間。
對于地面上,月面上,以及其他地方觀看著華新社等直播的觀眾們來說,
華新社拍攝到的畫面里,
星辰號從一個龐然大物,縮小到渺小不可見,
則是花費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這一個小時里,
關注著星辰號的人們,大多數都未曾離開。
當在華新社拍攝到的畫面里,也終于怎麼也找不到星辰號的蹤跡時,
許多人一瞬間的情緒,都像是有些決堤。
有種猛烈的,難以簡單敘述的情緒,從大多數人的胸口涌了出來。
此前,莫道雖然不常出現在公共場合,
但人們知道,他就在求索研究院內,就在那里。
即便是他們找不到他,求索研究院的核心研究員們總還能夠找到他。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
莫總師的離開,總會讓人有一種難以安穩的感覺。
氘氚聚變之父,氦3聚變之父,求索研究院的創造者,
室溫超導材料的締造者,
月面城市,遂古智能,電推動力。
智能時代,航天時代……這樣一個人現在離開了。
這一天,星辰號載著莫道兩人,
從月球軌道,完成了這趟遠航的起航。
……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
許多人們都在自發的關注星辰號行進的軌跡,
求索研究院和官方,也滿足了大多數人的念想,
每天都有更新星辰號所在的大致位置,行進的方向,航行的路線。
在星辰號的每日更新航行軌跡圖上,
人們可以看到,
從月球軌道起航過後,星辰號就一直處于一種持續的加速狀態,
每一日,星辰號,都比前一日行進的距離多上許多,
人們能夠清晰的看到,
載著莫道兩人的星辰號,在離著他們所生活的地面,月面,越來越遙遠。
第38天,
星辰號經過了火星軌道,對于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飛船來說,這個速度已經很慢。
由于此刻,火星公轉的位置,並不在星辰號前進的方向,
星辰號並未和火星有較距離的接觸,
不過,遙遠的火星上,火星常駐基地,還是計算著,在星辰號經過火星軌道時,
為星辰號送來了祝福。
“火星常駐基地,祝願星辰號此次遠航任務圓滿完成。祝願星辰號一路順利。”
“再見。”
而經過火星軌道之後,
從火星抵達木星軌道所在的位置,
雖然航行的距離更遠,但星辰號所用的時間,反而更短上許多。
僅又16天過後,
星辰號就掠過了木星公轉軌道的位置,
木衛二常駐基地,同樣為遠航的星辰號送上了來自木衛二的祝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