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上地月號39小時過後,
莫道同秦懷詩經由月面軌道空間平台,換乘著陸器,
準確著陸于月面,月面基地所在位置,
著陸器在著陸前完成調整,準確和月面基地的‘港口’,
也就是月面基地預留著陸器接口完成對接。
“莫院,歡迎您到訪月面基地。”
當艙室門打開,經過兩道氣密門,
月面基地此刻的負責人以及其他多人,已經在等候著莫道。
“嗯。”
大概是為了滿足剛抵達月面基地人員的情緒,
在這兒進入月面基地後的第一個艙室,求索研究院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設計,
在艙室的兩側都設計了兩道透明的舷窗。
當進入到月面基地的人轉過頭,就能夠第一時間透過舷窗看到月面基地外,
那已經和地面,迥異的景象。
莫道也同樣,朝著那舷窗外的景象投去了些目光。
時隔數十年時間,
重新跨過了兩個時代,他的腳步再次踏足了月面基地。
“帶我看看月面基地吧。”
莫道看著來迎接的月面基地負責人,只是再說了句。
雖然整個月面基地的設計,莫道都有過目以及參與,
在不斷增強的記憶力下,他可能比待在月面基地的所有航天員都對整個月面基地熟悉。
但莫道還是如同一個普通的到訪者一樣,將月面基地走了一圈。
秦懷詩則就走在莫道身側,也很少說什麼,大多數只是陪著笑著,同莫道一同參觀著。
整個月面基地的結構,
肯定和地面的任何人類聚居地都不一樣,
更像是將空間平台搬到了月面,
是由若干個,這些年不斷發射到月面的艙室拼接起來的。
而基本結構就是,一個由多個艙室組成的大艙室居中,
在求索研究院的設計中,這個大艙室叫做節點艙或者中央艙。
然後圍繞著節點艙一圈若干個接口,則是放射狀的連接著一些普通艙室,
這些普通艙室叫做連接艙。
而連接艙另外幾個接口,可能連接著其他連接艙,但也可能連接著另外一個節點艙。
整個月面基地,
此刻有若干個節點艙大艙室,然後若干節點艙之間,以一堆連接艙進行連接。
整體呈現一種網狀結構,
理論上,月面基地能夠這麼一直往外擴,直到覆蓋整個月面。
目前求索研究院總共在月面布置了八十多個節點艙,近五百多個連接艙。
這些鋪開的艙室組成的月面基地,總共容納兩千兩百余名月面基地常駐人員,
包括航天員,載荷專家,求索研究院相關領域的研究員,以及技術人員。
而雖然各個節點艙,連接艙的接口基本是統一的,
但前期的節點艙,連接艙,不管是從高度還是單體空間來說,都差距很大。
畢竟整個月面基地,是花了二三十年時間才建造起來。
這些艙室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求索研究院這些年航天運力的進步以及航天艙設計的完善。
在最新的一個節點艙內,已經完全像是一個寬闊會議大廳的空間。
這是由遠航六號,分四次運載過來,在月面完成展開以及組合對接,拼出來的最大艙室。
要想將兩千多航天員一起匯集到這里可能有些困難,擠一擠,站下一半人估計沒有什麼太大難度。
而在最開始的節點艙內,雖然也是多個部分拼在一起的,但挪動的時候都得注意別太用力,以免踫頭。
“莫院,這里是空間實驗室……”
“嗯。”
也用不著月面基地負責人太多介紹,
莫道也沒有過多去打擾各實驗室的工作,
求索研究院在月面基地內的各團隊,基本就是按節點艙劃分的。
小一點的研究團隊,基本就是一個節點艙一個實驗室,相關研究人員就圍繞著節點艙周圍的連接艙居住和生活。
大一點的研究團隊,就是多幾個節點艙,負責礦物開采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為了方便則基本在外圍一圈的節點艙。
此外,
月面基地還有件事情,倒是和近地空間平台類似。
月面基地也是有武器的,而且還是導彈這樣的重武器。
倒不是為了對付外敵,畢竟現在這月面上,基本就只有求索研究院的月面基地存在。
主要還是為了避免一些小型隕石的侵襲,
雖然求索研究院對月面基地的選址肯定是精挑細選過得,
但有時候意外還是難以避免的。武器就是為了解決那些小意外。
“去會議室吧。”
整個月面基地說大也大,但真得走起來,也沒有那麼寬闊。
簡單轉了一圈過後,
莫道只是同月面基地的負責人,再多說了句。
……
月面基地會議室,也是一個小型的指揮中心。
此刻月面基地的核心研究員都被聚集在了會議室,同莫道進行這次會議。
莫道這次抵達月面基地,
除了來月球走走之外,自然還是有一些其他事情的。
“……目前,月面基地已經能夠在月面,實現一定程度的開采。”
“目前開采的主要礦物,還是在氦3上,之後,可能需要擴大開采範圍。”
“電推進技術得到一定程度突破之後,地月運輸成本雖然已經降低,但單純從地球運輸資源補給月面,並不符合我們開發月球的目標。”
“在月球上的最終目的,還是利用月球上的物資,完成月面以及更遠距離的建設。”
“接下來,月面基地的任務就是,繼續開發和月面直接使用月面原材料建設。”
“首要目標就是,在月面實現這樣東西的制造。”
莫道神情還算平靜地對著一眾月面基地的核心研究員說道,
從隨身的兜里,拿出了一枚暗黑色的芯片。
這是遂古計劃中,基本計算單元中的其中一枚芯片。
看著莫道拿出的這枚芯片,一眾核心研究員也沒有太為難的反應。
這自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也不會讓他們月面基地的研究員自已獨立完成。
求索研究院肯定會往月面基地投放能夠完成這項生產的生產設備,甚至智能車間。
他們需要做的,更多只是配合。
而這件事情,算是在月面完成遂古計劃的一個前置基礎。
即便是運力成本下降很多,求索研究院也不可能全部用地球制造的計算單元,運到月面來完成遂古計劃。
那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地面又不是沒有空地了。
那樣拔高的成本也沒有什麼必要。
即便是有材料學的突破,但遂古計劃需要的計算集群,依舊不可能小,
上一世龐大的計算單元集權像是一座城市,這一世少一點,也是半個城市。
莫道放下了手里這枚芯片,再轉過頭,望了眼這間會議室里的屏幕,
其他核心研究員也都轉過去了目光。
為了實現遂古計劃,也為了完成月面基地的產業建設和資源開發,
在此刻,求索研究院還準備了一個前置動作,在今天完成。
在今天,
求索研究院要在月面基地附近,開始投放一個氦3聚變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