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里!
據毛熊國通訊社所說的,是由那位勇敢的揭露者所直接撰寫的新聞稿中,
並沒有帶多少主觀情緒,並沒有用任何過多的詞語去修飾,去渲染。
只是用冷靜和客觀的筆觸,描述著一幅幅拍攝到的慘烈景象。
但這已經讓每個人看到的人,感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絕望以及壓抑。
國際上,輿論在霎時間沸騰。
一些平時讓人有些厭煩的左翼發言,在這種新聞的評論下,都顯得順眼了許多。
而幾乎眾所周知的原因,
這條新聞出現的第一時間,就有某些歐米國家開始打壓。
但最終也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別是在似乎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知情人士站出來爆料,提到克爾納反對派和歐米某些國家的聯系的時候,
這條新聞愈加迅速的蔓延。
很大原因是因為,這條新聞完美的契合了許多人的心理。
一個隱姓埋名,偉大的英雄,以及一個造成慘烈景象的陰謀。
乃至強權的象征……這些都造成了這條報道的瘋狂傳播。
這條曾經在傳奇記者那一世,帶來巨大影響的報道,在這一世,同樣表現出了不相上下的巨大影響。
雖然之前,
就有克爾納青年所控制區域平民遭受轟炸的新聞時有被報道出來,
但大多數人看到只是當做‘新聞’,並沒有關聯的感受。
而這次匿名報道者報道的這篇新聞,卻太‘近’了,就像是同樣身臨其境,見證到了那慘烈的景象,
帶來強烈的,視覺上和心靈上的巨大沖擊的同時,也激發了最廣泛的輿論。
同時,
在最開始報道的毛熊國通訊社的報道上,
毛熊國通訊社再最後,還為自己的‘老客戶’多提及了一句,
提到了與克爾納反對派迥然不同的克爾納青年的存在,提到了克爾納青年的宗旨和理念。
在對克爾納反對派的憤怒和譴責中,自然而然,不少對克爾納青年也都有了好感。
……
依然是那句話,輿論有時候無用,有時候又特別有用。
幾乎是在當天,歐羅巴洲白旗國等地,以及阿美利加州北部,就出現了一些左翼的游行。
而借著這個機會,
安全會議上,國家聯合會的秘書長,再次提交了一份先前就提交過許多次的議案,
旨在保護克爾納的平民,兒童和婦女。
同時也有一些國家提議,讓安全會議督促克爾納的雙方停戰。
雖然對于這些提案,理所應當的陷入了漫長的扯皮階段。
對于毛熊國等國家逮著機會,貼面開嘲諷的行為,某些歐羅巴洲和阿美利加州國家也是渾然不理。
但事實上,接下來一段時間里,
原本佔據上風的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事實上進入了停戰狀態。
而這對于克爾納青年來說,就是寶貴的發展時間。
……
幾乎是大部分克爾納青年的戰士都感受到了幸運。
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就像是得到了眷顧。
而克爾納青年們,也沒有浪費這寶貴的時間。
推行一系列舉措,
通過整合到的,來自于之前一些為非作歹的權貴,以及接管的大筆國外力量的資產,
克爾納青年履行著對所有克爾納人的承諾……改變克爾納艱難的現狀。
再之外,就是擴兵,練兵,備戰。
……
三月,
在度過那緊湊而充實的那段寶貴時間過後,
克爾納國內的短暫停戰,顯然還是無法始終維持下去。
在克爾納所掌握地區的一處邊緣城市內,
這天中午,再拉響了防空警報。
街道上,平民紛紛在克爾納青年戰士的組織下,快速涌向克爾納青年接管城市後,最新搶建出來的一些防空建築內。
一位老人,望了眼先前遭遇過轟炸,此刻依舊正在重建過程中的工廠,
目光有些悲痛,但還是在克爾納青年的戰士的催促下,匆匆跑去,抱起了自己的孫子,跑向了防空建築。
七八歲的孫子趴在自己爺爺的肩膀上,望著身後漸遠的工廠。
然後,還沒等跑進防空建築,敵方的飛機就已經來了。
那重建到一半的工廠,的確是目標。
第一批落下來的航彈,就打擊在了工廠的位置。
“爺爺……我們的工廠塌了。”
爆炸聲中,孫子有些掙扎地喊著。
老人身子顫抖了下,但只是加快了速度,進了防空建築,
在老人帶著孩子涌入其中過後,
外面爆炸聲還在持續,還有屬于地面的防空導彈的發射和爆炸聲響起。
防空建築內,在老人抱著孫子到來時,
已經聚集著很多人。
不過都很安靜,沉默著,只是望著在這兒看不到的建築外的方向。
這里是距離工廠最近的防空洞,擠進來的,都基本上原本工廠的工人。
“……爺爺,我們的工廠又壞了,什麼時候才能修好啊?”
“……我們不能等,等到沒有爆炸了再去修它嗎?”
小孩還趴在自己爺爺身上,
孩子對于氣氛的感受比較敏感,在這兒安靜而沉默的環境下忍不住低著聲音問他爺爺。
“因為我們需要他。”
老人摸了摸孩子的頭發,出聲說道。
然後再望向通往防空建築外的道路,
“不用擔心我們修不好它,只要克爾納青年還在,我們早晚能夠恢復它。”
兩三個月的時間,讓老人對克爾納青年有了堅定的信念。
老人說這句話時,眼里帶著從未有過的堅定。
孩子還有些懵懂,雖然因為出生的環境,小孩從小的目光中就帶著對周圍的戒備,
但對于許多事情,他也同樣如同其他孩童般不理解。
“所以等你長大了,要加入克爾納青年,知道嗎?”
老人兒子已經死在了戰爭中,但他依舊對孫子這樣說道。
克爾納青年給予他們的其實並不多。
但除了少數一些貪得無厭的人……此刻艱難中的克爾納人,並不需要那麼多。
“……要是克爾納青年不在了呢?”
孩子問道。
老人轉過頭,看向了孫子。
旁邊,原本沉默著,或是悲傷或者憤怒的其他不少人,听到了這孩子的話,也都望向了這孩子。
孩子一時間有些緊張,
擠在自己爺爺身上,但他爺爺這時候,也許久沒有說話。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嗎?
小孩已經不想要問了,于是他本能地想要換一個問題,
不過,有人已經給了他答案。
“……克爾納青年的戰士或許會有一天,全部都死去。但克爾納青年會一直存在下去。”
回答的是一位克爾納青年的戰士,
完成平民的疏散過後,他最後一個走入了這處防空建築。
他走過來,摸了摸這個孩子的頭發,笑著,溫和地對著這個孩子說道。
每一代都會有新的克爾納青年們成長起來。
“要是克爾納青年不在了,你也可以是克爾納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