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夜郎!
眾人唏噓不已,卻無一人說話。趙雨龍呆立良久,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鄧玉珂靜靜站在他身邊,緊緊握住他的右手,只有她最清楚,趙雨龍是個相當脆弱的人。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緣未到傷心處,別人看見的趙雨龍都是沉靜冷漠。
竹三筒讓織金王和石勁風去收復領地,鏟平神龍門殘余,至于龍堂和虎堂就不去干預了,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即可。料知兩堂也不會無緣無故地與夜郎國為難。
其余人馬要立即馳援新晃,人多固然是好事,但糧食是個大問題,新晃恐怕幾天就要被吃窮,眾人研究一番,認為應該留下一部分人參加春耕生產,再移民一部分到鱉邑開荒種糧,再打通鱉邑到新晃的運糧路線即可解決燃眉之急,幸好且蘭通道掌控在且蘭國手中,運輸難度雖然大,危險倒是不大。
至于從鱉邑到安順的運輸,遲早要打通貴陽這條通道,但目前無暇顧及。
如果湘西與楚軍的戰爭曠日持久,僅憑鱉邑糧食顯然不夠,還得打通到蜀國的運輸要道,那麼不解決巴國這個肉中刺就無法辦到。眾人認為應想方設法將楚軍引到巴國去,迫使巴國與夜郎聯合。至于怎樣才能辦到,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竹三筒正要宣布向湘西進發,阿月公主忙踫了踫朱雀門主的右臂,眼巴巴地看著她。朱雀門主會意,大聲說道“慢著,還有一個後患沒有解決。”眾人愕然而視。朱雀門主繼續道“若我們被楚軍拖住,毋斂國去攻打句町,那又如何是好?”婁必逸道“毋斂國虎視眈眈,屢次與且蘭產生摩擦,不如趁我們高手雲集把他滅掉。”李小虎忙道“這個萬萬不可,毋斂不比織金,一是沒有深仇大恨,大動干戈不值得,二是楚國實在太強,毋斂也比織金大得多,消耗了力量不利于對抗楚軍。”想到楚軍的實力,李小虎實在是愁眉不展,其他人沒見過還無所謂,李小虎即使打了勝仗,依然感到膽寒。
眾人默然。良久,朱雀門主道“我有一法,如果夜郎與句町聯姻,詔告天下,毋斂必不敢輕舉妄動。”此議一出,舉座皆嘩,姜還是老的辣,娶媳婦都弄得冠冕堂皇。還別說,這個法子比什麼都好。
戴萬福道“我有個想法。在斷橋龍爪村東南有座紅崖山,聳立在壩陵河東岸,紅崖山西側有紅色的巨型石壁,寬三十余丈,高十余丈,請阿月公主寫封情書刻在上面,毋斂國就明白不能輕舉妄動了。”眾人更是大笑。王雲琪道“好好好,三師兄談個戀愛都談得驚天動地,好浪漫呀!”阿月公主滿臉通紅,卻不言語。
王雲琪興奮地說道“戴總管,麻煩你準備羊皮和筆墨,阿月姐姐要寫情書。”阿月公主大羞,此番本意就是與夜郎聯姻,不過事到臨頭仍覺別扭,心中不斷思索。
不一會筆墨就送來了,阿月公主自幼飽讀詩書,邊寫邊想,足足用了一個時辰才寫完,表情十分凝重。眾人卻看得莫名其妙,句町文字獨具特色。
姬林興致盎然,說道“三師嫂先別念,我們猜猜寫的什麼。第一個字是‘君’;第二個字有點古怪,一男子給蛇身女子贈送花環,應該是訂婚的意思;第三個字是一女子端坐,一幼兒在旁嬉戲,應該是撫育後代的意思;第四個字是牛角與蛇身相對成環,嗯,夜郎的標志是牛,句町的圖騰是蛇,應該是兩族聯姻的意思。”王雲琪感嘆道“哇!阿月姐姐學問好高深,幾個字就這麼豐富了。”
姬林繼續道“第五個字認不得了,請三師嫂指點一下。”阿月公主笑道“這個字是‘家’,就是二人一家,兩族一家的意思。”姬林說道“原來如此。第六個字是蛇身女子推磨,哈哈,做家務吧!結親過日子是要推磨呀!第七個字象個豬欄或牛欄,嗯,飼養牲畜才有肉吃。第八個字好復雜,有犁耙、弓箭、磨杖、魚干、錢幣,三師嫂,這也算一個字?”阿月公主道“這是料理家務的意思,是個字符,和中原的字不一樣。”
姬林倒吸一口涼氣,本來自認為讀書較多,遇到這種文字還真不敢亂說。“第九個字好像爐灶上掛著肉,哦,在燻臘肉了。第十個字有兩個框,左框里面是個‘大’,右框里面是個‘x’,哦哈哈,是不是挨著睡覺呀?”阿月公主大羞,低聲說道“第九個字是祭祀神靈,我們用臘肉敬神。”
突然王雲琪咯咯大笑起來,“七師弟,第十一個字我都懂,左面是床沿,右面框內有個大圓,大圓肯定是胎兒。上了床就有胎兒了!”謝曉萱笑道“五師妹好有學問,是哪個老師教的呀?”王雲琪大珄F 儼謊雜 恕 br />
姬林繼續說道“第十二個字是半框內有個三角形,咦?三角形沒有底邊,什麼意思?”李小虎哼了一聲,鄙夷地說道“這個都不明白,生孩子嘛!懷孕之後不是生孩子嗎?”姬林假作肅然起敬,“六師兄好學問!”饒是李小虎臉皮比城牆轉拐還厚,紅色都從臉皮透出來了。
“第十三個字,左邊兩點並列,右邊兩橫相連,應該是‘咱們兩人’或‘咱們兩族’的意思。第十四個字有點象中原文字中的‘同’,是兩條蛇纏繞,是蛇族的同心之意。第十五字是‘虎’,第十六字是‘天’,第十七字是‘甲’,都和中原文字相似。第十八字就奇怪了,左右兩蛇並行,中有男子架舟而行,哎呀,三師嫂,這是什麼意思呀?”阿月公主道“當然是你三師兄架舟去蛇族提親啦!”
突然李小虎哈哈大笑起來,眾人不明所以,王雲琪忍不住問道“你笑什麼?”李小虎繼續笑了一陣才說道“都生孩子了才去求親。”眾人哄笑。阿月公主又氣又急,“小毛孩就會斷章取義。”
紅崖天書的內容取自何連紅(何沙灘、沙灘老鱉)先生的大作,“紅崖天書正譯”,在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