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夜郎!
潘玉誠等八人各執一根木棒,被圍在核心。八人一齊大喝,棒出如風,迅速點向對手。眾人顯然沒見過這種陣仗,轉眼間就有十幾人被點中胸、腹、肩、背等處,按規則作為死傷退出戰斗。余人仍然眾多,打起精神小心應對。但八人來去如風,所過之處對手紛紛中招。八人互相保護,無一人“受傷”,劍陣如巨輪碾壓過去,不及退避的就得退出,對手只得四散奔逃。
有人大聲呼喊“散開游斗,累垮他們。”想法很好,但現實很殘酷,八人在內力支撐下輕功遠遠高于對手,幾乎都是追趕著屠殺。一頓飯時間不到,一百多人被清理得干干淨淨,場中只余興義八人。潘玉誠經過教訓,性格沉穩許多,不動神色的退了下去。
興仁王與普安王對視一眼,驚駭不已。
文經緯道“這等小規模看不出名堂,若是大軍作戰,那才叫嚇人。我晴隆軍隊,一個月前在夜郎大軍面前猶如螞蟻一般。”這番話頓時嚇得兩王面如土色。
普安王說道“不知我們能否加入夜郎國?”文經緯笑道“那是當然,我們去打郎岱,被俘獲了,下場就是現在這個局面。不瞞兩位,如今我晴隆軍橫掃你們不費吹灰之力。若由大王指點,將來你們也可獲得這等戰力。”興仁王連連催促加盟。文經緯卻道“不要慌,等紅果王與貞豐王來了再說,大家多考慮幾日。不過訓練現在就可以開始。”
又過了幾日,紅果王和貞豐王也先後帶人到來。這次卻是普安和興仁的青少年出手,以五十人對一百人。
這五十人猶如一體,猛沖向敵陣,隔出十人,用三十人抵御九十人,其余二十人眨眼間就解決了十人。然後再次沖鋒,又隔出十人,如此反復,敵方已不足一半。此時陣法再變,將敵方圍在核心,在外圍迅速游走攻擊,將圈子越壓越小,不足半個時辰就將“敵人”全部“剿滅”。
普安王說道“我們剛到五日,這就是訓練成果。我們一百多子弟五日前和他們動手,轉眼間就被八人消滅干淨了。”興仁王與紅果王大駭,立即表示要加入夜郎國。
訓練幾天後,竹三筒選了普安和紅果各八人,帶著陣法諸人匆匆返回了郎岱,準備進攻安順。
從郎岱向東到坡貢,再到扁擔山,就是最近的路程,但大軍出動得運輸大量糧草,翻越重重疊疊的大山難度太大,所以選擇了沿河谷東下,快到斷橋時駐軍不動,先鋒到斷橋探路。
斷橋在打邦河腹地,處于大山峽谷之中,斷橋河、壩凌河、木城河在此交匯,兩山夾峙,直沖雲霄。水質極其清幽,岸邊花木倒映在水中,形成絕美的天然畫卷。由于海拔低,大山阻擋了寒風,斷橋的冬季十分暖和,眾人均感舒適。然而此地形對己方不利,一旦敵人築壩放水,將會極其凶險。
組成陣法的諸人皆能飛檐走壁,紅果、貞豐、普安、興仁、晴隆,五個新陣留在大營,竹三筒帶著曲靖、可樂、郎岱、興義共六個陣四十八人進入斷橋,要翻上黃果樹大瀑布向鎮寧進發。這段路極為艱險,河灘上到處都是巨石,是發洪水時沖來的,溶洞、暗河、潛流極多。尤其是天星橋,一線天上放滾石,天星洞里藏伏兵,實在是防不勝防。
郎岱大軍開動,安順部落早已收到情報,已在打邦河上游嚴陣以待。安順部落在坡貢吃了大虧,滾石、擂木、竹簽、柴草等物早已齊備,敵人照樣能在戰斗中成長。
竹三筒孤身前往天星橋,在嶙峋怪石間穿行,首先通過水上石林。河水從石林上面分開,環流兩側,又在下游交匯,把石林圍在水中。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布,在河床上有無數坑穴,流水漫頂而下,仿佛滾落珠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似無數銀鏈墜入潭中,這就是神奇的銀鏈墜潭瀑布。河水一會冒出地面,浩浩蕩蕩,一會鑽進地下,無影無蹤,平坦處一潭綠水中冒起座座假山,假山上長著各種花草樹木,樹根從石縫中伸出,緊緊擁抱著石頭,甚至出現“懸崖未見半粒土,絕壁焉藏萬丈根”的奇觀,石頭上生長大樹。整個區域玲瓏秀美,這就是著名的天星盆景。
水上石林上游兩岸絕壁,兩塊長長的巨石凌空架起,中間一塊巨石鍥入其中,恰似一座天然石拱橋,猶如天上星辰滾落形成橋梁,這就是天星橋。突然一塊石頭從天而降,帶起呼嘯之聲,由于天星橋太高,石頭久久落不到底,竹三筒早已驚覺,左手提著盾牌右手拿著重劍,左足一點,閃入右面山壁,山壁凹陷,巨石砸落,轟的一聲炸成無數碎片,碎石小如粉末,大如桌面,更多的是南瓜和拳頭般大小。竹三筒蹲在懸崖下,用盾牌護住全身,只听得咚咚聲不絕,碎石打在盾牌上,震得手臂發麻。若非竹三筒煉體練氣均獲大成,僅僅碎石就會傷他。
過了良久,再無聲息,竹三筒慢慢探出身來,見毫無異狀,繼續向上游走去。突然轟隆隆聲響不絕,無數石頭從兩山絕壁滾落,如天崩地裂一般,饒是竹三筒絕世武功,也不禁赫然色變,立即撲向山壁,但卻無凹洞。竹三筒丟下盾牌和寶劍,奮力一躍,抓住石縫穩住身子,右腳在突起的石頭上重重一踏,隨即向左上方飛去,左足再點,再向上騰飛。此時巨石落下濺起的碎石鋪天蓋地般砸向四面八方,待平息後下去撿武器,盾牌已碎成幾塊。重劍打造工藝精良,劍身毫發無損,只是劍柄上的飾物面目全非了。竹三筒撿起石頭,發現極其堅硬,再抬頭看兩岸絕壁,發現無數巍巍聳立的巨石穩如泰山,斷無垮塌的可能,看來敵人準備極其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