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懷遠俞晴雪鴻運天驕

第1697章 體察民情民意(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彭懷遠俞晴雪 本章︰第1697章 體察民情民意(下)

    彭懷遠俞晴雪鴻運天驕!

    男子連忙收起喜悅之色,自我介紹“我叫楊自謙……”

    這個名字,厲元朗有所耳聞。

    很快想起來,這不是就是萬龍彬的前任秘書嗎?

    記得邢敏飛向他推薦過,萬龍彬的問題,楊自謙曾經向組織多次反映,是有功之臣。

    只是卻撈了個賣主求榮的名聲,導致沒人敢用他。

    要不是出現陳松,厲元朗有很大想法,要重新啟用。

    真是無巧不成書,想不到在偏僻的夏環鎮竟能遇見楊自謙。

    怪不得他認出自己,畢竟只有政府部門才對他這位市委書記感興趣,普通老百姓估計連他是誰都不一定記住。

    很簡單,市委書記距離老百姓太遠,記不記得無關緊要,不會對自己生活產生任何幫助和改變。

    “小楊同志,你怎麼在這里?”厲元朗好奇問。

    一听這位厲書記認識楊自謙,兩名武警便衣松了口氣,返回座位上繼續吃東西。

    姚奇還有王師傅同樣松懈下來,但仍站在原地沒動。

    徐萬東見狀,一個眼神示意,他們才坐回去。

    楊自謙正要應答,厲元朗抽過幾張紙巾遞了過去。

    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楊自謙告訴厲元朗,他的關系暫時掛在市委組織部,沒有安排新崗位。

    閑賦之余,他便來岳父家幫著干農活。

    現在已是三月中旬,正是春耕時節,岳父家人手不足,多一個人多一份力。

    厲元朗當初打听過楊自謙的情況,劉玉農那會兒提到過楊自謙尚未安排工作。

    準是他存有私心,故意壓著楊自謙,以便將極力推薦的陳松捧上去。

    厲元朗自責,對楊自謙關心不夠,沒有督促市委辦和組織部,把楊自謙這種剛直不阿的好同志,給予公平對待。

    “你岳父家住在夏環鎮?”厲元朗又問。

    “不是,在凹壩村。我來鎮上購買種子,一會兒還要趕火車回去。”

    一听這話,厲元朗和徐萬東相互對視一笑。

    楊自謙看出來門道,反應過味,“厲書記,莫不是您也去凹壩村?”

    徐萬東點頭說“自謙同志果然是聰悟,沒錯,我們也要坐三點半的那趟火車。”

    “真是太好了!”楊自謙驚喜的直拍巴掌,引得櫃台里的老板直往這邊看。

    徐萬東輕輕搖了搖頭,楊自謙心領神會。

    沒有興師動眾,厲書記肯定是微服私訪,不想讓人打攪。

    于是誠懇請命,要當厲元朗的向導。

    “好啊,我正想去那里看一看,就有勞你帶路了。”

    按照計劃,厲元朗徐萬東一行乘坐火車,王師傅開車去凹壩村。

    可走出米粉店,厲元朗低聲交代徐萬東,“你讓小姚坐王師傅的車,我們幾個坐火車走。”

    徐萬東只好同意,心里卻門清,姚奇已經被厲元朗排除在外了。

    不是不給他機會,而是他沒有把握住。

    楊自謙的身份,徐萬東剛來不知道,姚奇在市委辦綜合處工作多年,不可能不認得前任市委書記的秘書。

    剛才楊自謙突然闖入,姚奇應該第一時間把消息透露給厲元朗,這是做秘書的基本反應。

    然而姚奇的嘴巴貼了封條,還得讓厲元朗主動打听。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細節,足以表明,姚奇在關鍵時刻的反應能力很差。

    這種人,怎能勝任秘書工作?

    當姚奇聞知他要坐車去凹壩村,心里直犯嘀咕。

    坐車前往凹壩村的路上,仍舊沒想明白。

    王師傅看出來姚奇有心事,遞了一支煙給他,“小姚,你在想什麼?”

    姚奇沒有抽煙,拿在手里反復擺弄,憂心忡忡的問“王師傅,你說我還有機會嗎?”

    王師傅一邊開車,一邊抽煙,反問“讓我說真話還是假話?”

    “當然要听真話了。”

    長嘆一聲,王師傅搖著頭說“機會不大,可以說非常渺茫。小姚,你當時應該道出楊自謙的名字,至少提醒厲書記,楊自謙是誰。你不說,讓厲書記自己問,顯得多被動。”

    “做領導秘書,要學會眼觀六路耳听八方,尤其揣摩領導心思。不像我們當司機,嘴巴越嚴越好,說的多錯的也多。秘書就不一樣了,有時候,領導不方便說的話,都由秘書代勞。”

    “剛才我一個勁兒沖你使眼色,你一個猶豫,就有可能失去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小姚,這次是個教訓,千萬不要犯第二次。”

    “不過,也不能說一點機會沒有,你還能去凹壩村,還能陪在厲書記身邊,這是你的最後機會,不能再出紕漏。”

    “多謝王師傅指點迷津。”嘴上這麼說,可姚奇心里沒底,表情更加嚴峻了。

    時間尚早,楊自謙正好陪著厲元朗和徐萬東在夏環鎮參觀,並詳細講解這里的人文地貌。

    期間,厲元朗聊起這一帶經濟特色。

    楊自謙說“康市長早就提出開發當地特色旅游項目,只是修路是個大難題。”

    “康市長曾經多次去省里和京城,但我們這里地處山區,修建一條高速公路,難度大是一方面,資金也有很大缺口。”

    厲元朗對此深有感觸,剛才和徐萬東聊天時就已想到,交通問題是制約這片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說話間,幾個人來到夏環鎮火車站。

    一排噴涂黃顏色的站房,紅色屋頂。

    之前,姚奇已經在網上購買車票,厲元朗只需刷身份證便可進展。

    通過安檢,候車廳南北擺放兩排座椅。

    候車的乘客不多,稀稀拉拉也就十幾個人。

    楊自謙找個了座位,本想掏出紙巾擦拭干淨。

    厲元朗卻阻止他,率先坐下。

    徐萬東則坐在他旁邊。

    審視著候車室全貌,听著楊自謙介紹這列慢車的一些情況。

    看得出,楊自謙沒少乘坐,說起來如數家珍。

    這列火車開行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全程不到二百公里,運行時間卻有五個多小時。

    共設立二十個站,幾乎每個鄉鎮都停車,還選擇性的停靠一部分鄉村。

    由于鄉村沒有車站,只有乘降所,所以乘客都是先上車,後購票,這點和公交車類似。

    這列火車平均時速只有三十多公里,速度慢,但票價卻十分便宜。

    開通三十多年,一直沿用當初票價,從未漲價。

    全程票價只有十二塊錢,最便宜的才一元。

    即便有的村屯通班車,但比火車票貴了一倍,因而大多選擇乘坐火車。

    這麼精打細算,歸根結底還是窮。

    通過檢票口,登上月台,沒過兩分鐘,遠遠望見紅色車頭鳴著笛聲,緩緩駛入。

    一共八節車廂,厲元朗的車票在第五節。

    列車停穩,下車的人明顯比上車的多。

    一走進車廂,過道上擺滿簍筐。

    簍筐里的家禽鳴叫,散發出特殊味道。

    楊自謙在前,很快找到座位,禮讓厲元朗和徐萬東坐下。

    他卻把自己的座,讓給一名抱小孩的女子。

    這列火車的車廂真實名副其實的綠皮車,車窗可以打開,車內沒有空調,但有電風扇。

    據楊自謙講,冬季天冷,這列火車是燒煤取暖,也可以熱水,方便泡面泡茶。

    隨著列車啟動,厲元朗眼見身旁坐著的一位歲數大的婦女,指了指他身邊的簍筐,和顏悅色問“阿婆,這幾只小鴨子是您的?”

    阿婆看了看厲元朗,嘰里咕嚕說了一堆話,厲元朗卻是一個字都沒听清楚。

    好在楊自謙用本地方言,臨時給厲元朗做起翻譯。

    早上,阿婆的簍筐裝上自家園子種的蔬菜,到襄安市的市場上出售。

    然後買小鴨子回家飼養,養大了再去城里賣掉。

    “您一天能掙多少錢?”厲元朗感興趣的又問。

    “去了車錢和午飯錢,能剩下七八十元。”阿婆很是興奮,告訴厲元朗,全家都靠買東西換零用錢生活,一個月能去城里三到四趟,基本可以維持日常開銷。

    厲元朗頻頻點頭,做到心中有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彭懷遠俞晴雪鴻運天驕》,方便以後閱讀彭懷遠俞晴雪鴻運天驕第1697章 體察民情民意(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彭懷遠俞晴雪鴻運天驕第1697章 體察民情民意(下)並對彭懷遠俞晴雪鴻運天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