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卡和crysta我越聊越投緣,宛若多年未見的閨蜜,有見不了的話題一般。
而在威尼斯市政廳造訪的古旋風父女倆與市長路易吉一起品嘗當地美食,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古旋風的造訪,讓威尼斯市政廳上下都很重視,連古依依喜歡吃的美食都準備齊全。
如此盛情款待,古依依很是給面子的嘴里吃著,手里拿著,一點都不顧及什麼好萊塢小公主形象了。
威尼斯市政廳的大樓矗立在聖馬可廣場的東側,與總督宮比鄰而立,其莊嚴的哥特式立面在亞得里亞海明媚的陽光下閃爍著歷史的微光。
這座建築不僅是曾經輝煌一時的威尼斯共和國行政權力的象征,更是地中海區域各國在數個世紀以來政治、文化與藝術的交匯點。
它的每一塊石磚都鐫刻著這座水城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座建築見證無數重大決策的誕生,威尼斯共和國的元老院曾在此商討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略,商人們在此簽訂遠洋貿易的契約,甚至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也曾在此受到權貴的贊助。
威尼斯市政廳里最著名的瑰寶,便是丁托列托與委羅內塞的巨幅壁畫,這些作品以恢弘的筆觸描繪威尼斯的榮耀歷史。
其中《威尼斯的勝利》更是被譽為文藝復興晚期壁畫藝術的巔峰之作。
天花板上鍍金的浮雕與瓖嵌畫交相輝映,使得整個空間宛如一座流動的藝術聖殿。
古旋風見過許多歐洲宮殿的壁畫和收藏,但像威尼斯這樣差異化的收藏也是第一次,不愧是曾經地中海霸主,東西方的瑰寶都匯集這里。
但輝煌已成往事,如今這座華麗建築,隨著海平面上升與城市地基沉降,市政廳大樓也面臨著嚴峻的保護挑戰。
近年來,意大利政府與國際組織已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建築的加固與修復,以確保這一人類文明的瑰寶能夠繼續屹立于世。
在市政廳的巴洛克式拱廊下,古旋風牽著女兒的手,在市長路易吉•布魯尼亞羅陪同下。準備游覽參觀這座古老水城的其他著名景點,作為此次造訪的結束之旅。
穿過總督宮暗紅色的廊柱,步入聖馬可廣場,威尼斯將拜佔庭式的金頂染成琥珀色,成群的白鴿在鐘樓陰影中起落。
布魯尼亞羅指向廣場中央的樂隊︰“這是19世紀延續至今的傳統,威爾第曾在此指揮《茶花女》。”
古旋風點下頭,扶下墨鏡說道︰“小仲馬的悲情之作。”
作為一名科班出身的電影導演,古旋風對各國著名小說和影視作品還是很了解。
《茶花女》作為法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愛情悲劇之一,自1848年小仲馬的小說問世以來,便以其淒美的敘事和深刻的社會批判震撼著歷代讀者。
這部取材于作者親身經歷的小說作品,通過巴黎名妓瑪格麗特•高蒂埃與貴族青年阿爾芒•杜瓦爾的愛情悲劇,不僅揭露七月王朝時期法國上流社會的虛偽道德,更以超越時代的藝術魅力激發無數藝術家的再創作熱情。
1995年更是被波蘭電影導演澤基•安特科托克改編成電影搬上熒幕,獲得廣泛好評。
特地拉一支樂團為父女倆演奏著名曲目,這種排場,真心無敵了。
經過嘆息橋,路易吉•布魯尼亞羅刻意放慢腳步,站在橋上,介紹道︰\"這座橋連接法庭與監獄,囚犯們在此看見自由的最後一抹陽光。\"
古旋風將女兒扛上肩頭,讓她能看清橋窗上的石雕天使。
如此寵女表現,令在場的人都為之慶幸,幸虧款待好這位小女孩了,她高興,風神大人自然就高興。
古旋風低沉的說道︰“人身可以被束縛,但心靈卻是自由的。”
市長敏銳地接過話題︰\"就像威尼斯本身,我們被水域囚禁,卻因此創造獨一無二的文明。\"
古依依突然指著運河上劃過的“貢多拉”,“爸爸,那條船像月亮,坐起來很有趣呢。”
這是威尼斯獨具特色的尖舟,這種輕盈縴細、造型別致的小舟已在這條河里漂流一千多年。
“好吧,我們就乘坐一下,”古旋風一向都會滿足女兒的要求。
他這一開口,讓四周警戒的保鏢們一陣頭疼,這種獨木舟一般的小船,安全系數無限接近于零,要是不小心讓父女倆落水,工作不保說,還會面臨起訴罰款。
但老板放話,誰又敢不執行,只好跟市政廳安排的安保人員溝通,做好安全措施,才護送父女倆坐上“貢多拉”。
貴客都坐了小船,作為主人的市長和一眾陪同人員自然也一起泛舟于黃金運河之上,加上隨行報道的記者紛紛向船夫招手。
“上帝保佑,我沒見過這種情況,真有點緊張,”一名胡子船夫向同伴傾訴此刻心里的想法。
同伴提醒道︰“你最好別緊張,還要更小心一點,上帝保佑我們。”
古依依想附身撥弄河水,嚇得古旋風一陣激靈,忙把她抱緊,這種小舟坐起來很有意思,但搖晃得厲害,父女倆別進真一起落水,那可就是玩大發了。
古依依卻一臉興奮道︰“爸爸,這小船好好玩呢。”
“要是被你媽媽看到,就不好玩了。”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而這種小舟就是日常出行的工具,但如今更多是提供給游客水上觀光體驗,這就是城市歷史的變遷。
古旋風也體會到兒子口中所說的那句話,“威尼斯是現實版的《沉沒之城》。”
這座建立在118個淤泥島嶼上的建築奇跡,正以每年兩毫米的速度親吻亞得里亞海。
聖馬可廣場的瓖嵌畫在咸水中剝落,總督宮的紅磚像浸透血的海綿,而嘆息橋下穿梭的貢多拉,載著的早已不是中世紀囚徒的悔恨,而是全球游客對末日奇觀的消費欲望。
幾個世紀以來,這座漂浮在水上的夢幻之都曾是歐洲最璀璨的明珠,是貿易、藝術與權力的象征。
然而,如今它正以一種緩慢而不可逆轉的方式沉入亞得里亞海的懷抱。
潮汐的每一次上漲,都在侵蝕著這座城市的根基,每一次風暴,都在加速它的消亡。
威尼斯的命運,早已被寫進地質變遷的預言之中,它終將成為一座水下遺跡,一座被時間與自然合力埋葬的文明豐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