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知言登基為帝後,史稱宸元帝。
國富民強,海晏河清,他花了十年的時間,將鄰國統一,同時周圍的小國都成了燕國的附屬國。
燕國,最終成了天下人的天朝,每年十月萬朝來客,甚是氣勢磅礡。
宸元帝一生,唯有時卿一個皇後,後宮中,無任何女子在身側,唯有姝華皇後,與他並肩而立。
十年間,時卿開設女子學堂,朝廷中也有不少女子可勝任的官職,縱然朝廷有不少的議論聲,終究被皇帝力排眾議下去了。
時卿從世家中選出四個德才兼備,且願意听從安排,聰慧機敏的女子為左膀右臂,來幫襯她完成大業。
朝堂中,原本都是男子的職位,由此先例後,十年間也出了幾個女將軍,或是在朝堂的議政廳舌戰群儒的女太傅。
而三教九流中,最低等的醫女,本就是世人看不起的行業,哪怕是救死扶傷的事,卻依舊不容于世。
時卿以浮生醫館為名,且有當年救太上皇的事為引子,拋磚引玉,太醫院中開設了女醫的職位。
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樣,一步一步考上去,以自己的實力得到世人的認同,也可以因此功成名就。
女人,哪里就只能守在後宅中,相夫教子,操持後宅呢?
天道不公,那便由時卿的手,借褚知言的力,創建男女平等的世界,女人怎麼了,依舊能活的精彩。
時卿親自操持的行業,可以說是風生水起,遍地生花,國庫中的銀子也漸漸豐盈起來,女子的話語權越來越多。
她親自開設官窯,推動燕國的瓷器,每年官窯出售的瓷器都有數十萬兩,地方將瓷器的官窯開設起,給百姓們提供了不少就業的機會。
百姓們能掙到銀子,官府也能因瓷器售出海外和鄰國得贊譽,可謂一舉兩得的事。
宸元帝在位二十年,直到姝華皇後病逝後,他的身體竟然也漸漸的病重,等交待好燕國所有事後,將皇位傳給了唯一的女兒,端木曦。
“父皇,您也要丟下兒臣嗎?”
端木曦跪在褚知言的床榻前,她生的容貌出眾,和姝華皇後年輕時很像,性子也更 。
十歲時,端木曦回到燕國,她放棄在父母身邊做個小公主享樂,決然的選擇參軍。
在邊境之地,保家衛國,立下不世之功,邊境的百姓很是尊敬端木曦。
十五歲時,端木曦被封皇太女,也就是燕國的儲君。
朝堂上,所有人都覺得荒唐,哪有女子為帝,女人能做甚!
不過是一群只知後宅算計的小女子而已。
只是,朝廷中也有不少大臣選擇支持,有些是端木曦的副將,還有阮家的親眷。
總之,朝堂是徹底分為兩派,只是架不住宸元帝的只手遮天。
他直接一道聖旨下來,封了端木曦為皇太女,入住東宮,倘若有非議者,都以謀反罪名處置。
端木曦的手段也狠辣,和褚知言有十足的像,當然她的性子卻和時卿很像。
在時卿的教導下,十五歲的小公主,六藝精通,博覽群書,是最有資格坐上儲君位置的。
褚知言撫了撫女兒的臉頰,聲音溫潤。
“曦兒,你母後最是怕黑,黃泉路上,她一人怎敢去,你如今也大了,往後的路,父皇已經為你鋪墊,放手去做吧,創立你想要的千秋盛世,你母後說過,你會是合格的好皇帝。”
端木曦知道,父皇心中只有母後,如今母後離開,父皇的心氣也就散了,她重重叩首,語氣堅定不移。
“兒臣必然不負父皇和母後所托,定會為天下人開創千秋盛世,只願您與母後能午夜夢回時入夢。”
二十歲的端木曦,已經學會藏匿自己的情緒,然而,至親的離世,她終究是眼圈猩紅。
“曦兒,保重。”
褚知言去了,他這一生跌宕起伏,只有遇見時卿後的那些時光,才是他如數家珍的歲月。
他面帶微笑的離開,從容淡然。
卿卿,黃泉路上,奈何橋邊,莫要飲那碗孟婆湯,下一世,你定要再嫁我,可好?
鶴生忍著淚水,當眾宣讀了宸元帝的聖旨,他死後,由端木曦繼任帝位,所有人都只能听端木曦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