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你要明白,沒有弟弟,我們家會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你們姐妹五個長大了嫁人也沒有依靠,被人欺負了也沒人管。”
從記事起,招娣和她的幾個姐妹听到的最多的就是這樣的話。
沒有弟弟她們以後嫁人要被人欺負。
可有弟弟就真的不被人欺負嗎?她的好姐妹來娣家里就有個弟弟,但是有弟弟的來娣過的一樣不好,來娣嫁了人的姐姐過的也不好。
為什麼弟弟不去給撐腰?
招娣一直都想不明白這件事。
直到有一天,村里來了新知青,她和她的小伙們干完活之後跑去看熱鬧了,那是個長的很漂亮但看起來也有病的姐姐。
村里人都說那個知青看起來病的要死了。
招娣以為這一切跟她沒什麼關系,但沒想到這個知青姐姐願意出糖請她們幫忙割豬草。
她們這幾個小姐妹中過的最好的是小梨,小梨無法理解這個姐姐的做法,但招娣覺得這個姐姐可真善良。
割一筐子豬草才一個工分,她們村子一個工分才幾分錢,還不夠一塊糖的錢呢。
招娣很開心,她們幾個割了豬草,可惜這個姜靈姐姐下午不干了。
拿到奶糖的招娣很開心,攥在手心里卻有些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做。
姜靈姐姐告誡她們,“女孩子要自己多疼愛自己,有好吃的就趕緊自己吃完了,趕緊的,你們不自己吃完了以後有活不找你們了。”
等姜靈姐姐離開後,來娣猶豫說,“我要不要把奶糖拿回去給弟弟吃啊,我爸媽說弟弟是全家的希望。”
這種話她們都听到過。
不過招娣還沒有弟弟,但他爸說,有好東西要緊著她媽吃,因為她媽養好身體才能給她生弟弟。
其實招娣一直有些反感這句話。
奶糖那麼好吃誰不想吃啊。
姜靈姐姐說要對自己好一點,小梨也勸她們在外頭吃完再回去。
招娣內心里有一瞬間猶豫和動搖,但奶糖的香氣最終打敗了她的猶豫,她打開了包裝紙伸出舌頭舔了一下。
奶香味兒濃郁,甜滋滋的味道大概是她這輩子都忘不掉的味道。
奶糖明明是她割豬草掙的,可一個人吃完的時候她內心卻像有負罪感。
其他幾個小姐妹也是這樣的感覺。
只有小梨說,“你們自己掙的想吃就吃唄。”
招娣從小就知道她們和小梨是不一樣的,小梨有好幾個哥哥,她爸媽對小梨也特別好。
接下來幾天,姜靈姐姐還是找她們幫忙,每一次幫忙,不是給她們奶糖就是給她們花生和瓜子。
開始的時候招娣還會覺得有負罪感,但每次姜靈姐姐都會跟她們說好多好多的話。
姜靈姐姐說,“不要等著別人來疼你,首先你要學會疼自己。”
“這個世上除了你自己沒人能成為你的依靠。”
“要想過的好,你得自己學會爭取。”
諸如此類的話,招娣從姜靈姐姐這兒听了很多,但她不理解。
後來姜靈姐姐在村里當掃盲班老師了。
但招娣的爸媽不讓她去,爸媽說,“女孩子會干活就行了,上學認字干啥,有那功夫,還不如去後山多撿點柴火回來。”
可招娣還是很想去,她每天匆匆忙忙的干完活就去听姜靈姐姐講課。
姜靈姐姐真的人美心善,講課也好听。但姜靈姐姐講課甚至不看課本,更多的是教他們怎麼做人。
做人有什麼好講的呢?
可姜靈姐姐講的是如何做一個獨立的人。
什麼是獨立的人?
招娣是不理解的。
時間長了,招娣漸漸明白了,獨立的人,是要有獨立的思想。
姜靈姐姐的講的很好,好到招娣以為那是不存在的。
有一天爸爸高興的對招娣說,“招娣,你快去借點錢給你媽買只雞養養身體,你媽要給你生弟弟了。”
招娣有些茫然,她媽要生弟弟了。
她想起來娣,來娣家里有了弟弟後姐妹三個活的就像草,用姜靈姐姐的話說弟弟在家里就是耀祖,而她們這些當姐姐的就是血包。
在這一瞬間,招娣清晰的認清了這個真相。
她媽如願生了弟弟,不像生妹妹的時候那樣哭著喊著說自己命苦。
這一回招娣看著她媽高興的不行,懷里抱著弟弟像抱著稀世珍寶。
這是他們家的耀祖。
果然,有了弟弟後他們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她爸不讓她去偷听課了,說招娣早晚會跟著姜靈學壞。
招娣不認同這事,她三個姐姐都已經嫁人了,換來的彩禮錢都被爸媽藏起來了,她爸說以後給弟弟娶媳婦兒用的。
她爸媽還告誡他們姐妹四個,“以後弟弟就是你們的依靠,你們姐妹四個要對弟弟好,沒人比弟弟更親,哪怕爸媽有一天死了,你們也得對弟弟好。”
此時的招娣不認同這個觀點了。
她是個獨立的人,她不想要弟弟做依靠。
她對弟弟好,弟弟會對她好嗎?
看來娣就知道了,來娣對弟弟那麼好,但弟弟對來娣卻並不好,把她當丫鬟。
招娣拒絕這件事,但是她知道這時候反抗沒用。
姜靈姐姐說,女孩子得讓自己強大起來,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沒人敢欺負你。
招娣他們一直跟著姐姐學習認字和寫字,學的好了,姜靈姐姐還給她們獎勵,甚至會給她們錢。
其實招娣都知道,姜靈姐姐就是可憐她們,讓她們能對自己好一點兒。
她們五個小姐妹來自五個不同的家庭,她們背地里商量好了,一起攢錢。
雖然那時候的她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攢錢。
招娣有名字了,她叫丁美清,姜靈姐姐說她的眼楮清澈透亮,漂亮極了。
她好喜歡丁美清這個名字,可惜家里人根本不會叫,還是叫她招娣。
但她決定了,她以後就是丁美清。
後來姜靈姐姐如小梨所願成了小梨的大嫂。
她們可真羨慕小梨啊。
再來後姜靈姐姐要走了,去隨軍了。
在離開前,姜靈姐姐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忘記學習,不要忘記獨立,走出這個村子,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更遠的地方在哪里?
丁美清並不知道,她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公社,公社的大集可熱鬧了,可听說在公社之外還有更多好的地方。
她們小團體的槐花去上學了,她可真幸運,听說槐花的爸爸媽媽是听了姜靈的勸。
只可惜她的爸媽並不听勸。
姜靈姐姐走後的幾年,丁美清一直都做著相同的事。
去村里小學偷听講課,學習認字寫字,攢錢。
她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了,她會寫的也越來越多了,她攢了十塊錢了。
在這期間,姜靈姐姐考上大學去首都了,姜靈姐姐先一步把棗花從家里雇走了。
姜靈姐姐說會想辦法把她也接出去。
可丁美清知道她爸媽不會答應的,她爸媽等著拿她換錢給弟弟上學,她爸說弟弟是文曲星,能考大學。
等丁美清到了十八歲的時候,她害怕的事情還是來了。
她爸媽要給她找對象了,因為她長的好看,公社的一個死了老婆的干部看上了她。
丁美清知道,她要跑了。
拿著她的十塊錢跑了。
她沒去首都,因為她擔心給姜靈姐姐帶去麻煩,她揣著十塊錢一路南下,她想去看看姜靈姐姐描述的那個遍地黃金的南方看看。
丁美清躲避著一切,在火車上縮了好幾天,終于到了南方。
這時候的她終于松了口氣。
她真的逃離了。
從今往後,她不再是招娣,她只是丁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