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帝凜然!
姍姍來遲的郡考在千呼萬喚中開始了。依然是繁雜的開場宣言,上祭先祖,下祭英烈。完成一場費時費勁的開幕後,第一場考試正式開始。
廣場應聲而動,身為青雲郡最大的角斗場,這座廣場可是花了大價錢請幾大流派攜手打造。所以在宣布進入考試準備階段時,齒輪的聲音嗡嗡作響,空曠的廣場兩端,升起兩座平攤的高台。兩座不算大的高台前,各有一塊巨大的條形布組成的屏障,屏障上分別寫著”對“、”錯“二字。
一名考官使用擴音術講解第一場考試的規則“考生們注意了,第一場考試是文考,接下來我會念出一道判斷題,你們要在一斗沙漏的時間內做出決定,並穿過屏障。當鑼鼓敲響時,未出現在高台者算作出局,之後高台會給失敗者打上記號,凡是沾上記號者算是出局。“
換句話說,考生們要在規定時間內判斷題目對錯,選擇一個答案,最後看平台的反應,正確者相安無事,失敗者接受懲罰。考試既注重學識,又注重身手。學識不夠,無法判斷出正確與否;身手不足,則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留給我們的時間根本不夠啊!“
“是啊,才一斗沙漏的時間,不拼盡全力根本來不及登上高台。“
“不管那麼多,開始的時候哪邊人多就往哪邊跑。”
“對,先往中間跑,最後時刻來決定鑽入哪個高台。”
“只能這樣了。”
……
“請听題!“考官張開一卷書卷。“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
,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听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一段冗長的文言文被朗讀出來,起初考生們能夠憑借記憶判斷出此話的對錯。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愈發沒有把握,稍有失神,便不敢保證自己是否漏听、錯听一詞、一字。一字之差便可能與願意相差甚遠,偏偏考官遲遲沒有停下的意思。
朗讀在繼續,考生們的內心幾近焦慮崩潰,在場估計有一半的考生已經決定放棄判斷。與其繃緊著神經,不如踫踫運氣,少說也有五成的概率蒙對,況且眾人之中總會有天賦了然者,跟著他們走準沒錯。
听了開頭兩句,陳武勝立刻發覺此文自己極為熟悉。
咦,這段話听起來頗為熟悉……想起來了,這不正是當年孫武那家伙和我共同歸納總結的文章嗎?沒想到千年以後已經成為了名著,不枉我當年陪他費了番功夫。
當今世上,陳武勝不相信有幾個人能比自己更熟悉這套兵法,听著後人說著自己過去的事,陳武勝倍感親切,不知不覺中,回想起過去的往事。
嗯,雖然替換了幾個字,但並不妨礙大體意思,不過其中爭議性的詞語頗多,普通人在短時間內根本沒可能判斷出對錯。第一場考試不應該這麼難,剩下的解釋是考官們另有打算。
想明白之後,陳武勝不再費神,他心中已有答案。他的這點變化被溫子墨看在眼里,無意中留意到陳武勝鎮定自若的樣子,溫子墨心中生出了疑惑。
奇怪,為什麼他這麼輕松,即便放棄了,不也應該留意周圍其他考生,最後趁機跟上?
理應如此的陳武勝非但沒有留意周圍人,反而稍稍往人少的地方站,完全不著急的樣子。這些舉動自然沒有逃過溫子墨的雙眼,她猶豫了片刻,決定跟著陳武勝行事,溫子墨對于自己的直覺向來有自信。
“……完畢!”
“�!”巨大的鑼鼓忽然敲響,驚醒還在全神灌注的考生。考官根本不管他們,直接開始計時。
“快走,倒計時開始了。”
“啊……啊,好,快走。”
“往哪跑啊?”
“別管那麼多了,先跑起來,不行瞎蒙一個,今天要是蒙對了,我回去請客。”
大部分考生拔腿就跑,一抖沙漏的時間只有二分鐘,全力登上高台少說也要費上一分多鐘的時間,再加上思考、猶豫耽擱的時間,留給考生們的時間極為短暫。當第一個第二個人率先行動起來時,全部考生如同滾雪球一般動起來,片刻的功夫所有人都離開了原地,區別在于有的人快有的人慢,有的人目標明確,直奔前方,有的人搖擺不定,瞻前顧後。
第一批人穿過帆布,發現後面沒有異樣,紛紛松了口氣。當鑼鼓聲再次響起時,兩邊的考生紛紛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自己身上沒有被標記,說明自己輕松地闖過第一關。
“ 嚓!”
高台忽然打開了口子,站立在上面的考生,還沒來得及從喜悅中回過神來,直接往下掉,並且驚訝地發現高台內部是一灘墨汁等著自己。
一部分考生感覺自己完了,出現墨汁說明自己選錯,這些考生任命地接受了現實。另一部分考生意識到了某種可能,他們想起規則上明確指出,沒有沾上痕跡者通過此關,那不是意味著只要不沾上墨跡,順利出去就算通過。于是這部分人開始施展各自的看家本事。
反應快的人都行動了起來,反應慢一些的人在發現他人的意圖後,也效仿著做。接下來他們發現考官們似乎意料到他們會有此番動作,因此在高台內部設下了各種限制。先是牆壁上被涂上了一層油,滑不溜秋不說,居然連運用真氣也無法輕易攀附于表面。
有人絕望了,噗通一聲掉進墨汁里;有人不願意就此放棄,狠下心來用其他考生作為自己的踏腳石;還有人,則是靠著傻勁,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真氣,一點一點往上爬,這種人是佔據了大多數。不過總有例外,一小部分人,憑借著法寶或是獨特的功法,率先一步脫離了險境,溫子墨便是其中一個。
由于緊隨著陳武勝,溫子墨掉入坑洞稍晚一拍。利用這寶貴的間隙,她沒有受到太多來至于坑洞內的限制,于是溫子墨蹬了一腳自己的腳背,脫離了坑洞。擺脫困境,溫子墨發現高台不全是陷阱,周圍留有一圈足以立足的空間。安全落地後,溫子墨心有余悸地看了眼下方,約有三分之一的考生落入墨汁內。那些沒有掉進去的考生,大部分在苦苦攀爬,明眼的人都能看出來其中又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無法堅持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