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成冤種,集體發瘋治極品!
剛開始還想了個理由訛錢,現在直接變成陳大花發達了,必須要給她這個當姐姐的錢。
親戚之間拉拔拉拔倒也沒什麼。
畢竟桃花村村民都幫了。
但陳大菊理直氣壯的直接要就讓人覺得惡心了。
這要是應了陳大菊要求,不得像吞了蒼蠅一樣惡心。
這銀子甦家人肯定不會給。
自家人被罵了,因為對方賣了個可憐,哭訴兩句就心里有愧任由對方擺布,犯賤了嗎不是。
甦家人堅決不助長這種我弱我有理的歪風邪氣。
更何況要是開了這個口子,陳大菊以後三天兩頭來一回,他們甦家不成了冤大頭麼?
至于陳家人,他們要幫是他們的事。
張婆子的確被大女兒哭的有些心軟。
但僅僅是心軟。
畢竟這樣的要銀子的手段陳大菊以往回娘家用過不少。
張婆子都快免疫了。
現在陳家靠著小女兒家日子好過不少,手頭也寬裕了不少。
拉拔大女兒,給點銀子張婆子不是不願意。
但一百兩這麼大筆銀錢張婆子不會給。
張婆子安靜的站在一旁默不出聲。
張巧見狀松了口氣,真擔心婆母一個拎不清,為了大姑子,得罪了小姑子。
在陳大菊可憐兮兮的哭訴中,一直沒出聲的陳老二忽然猛的一拍桌子
“夠了,給老子閉嘴!”
一家之主的威嚴就是陳老二一聲吼,陳大菊的哭訴戛然而止。
陳老二站起身背著手臉色黑沉的走到陳大菊面前。
陳老二在這個家一般不發火,一發火所有孩子都怕。
陳大菊小心翼翼的喊了聲“爹……”
“陳大菊,這些年你娘暗地里貼補了你多少你以為家里不知道嗎?
你不知感恩就算了,還敢明目張膽的找你小妹要銀子,打的就是你小妹會看在一家人的面子如你的意。”
陳大菊不敢直視陳老二冷沉的眼神,目光閃躲,嘴里還不忘說一句
“爹,陳大花這麼有錢,給我這個親姐姐一點怎麼了?”
“呵,”陳老二冷笑,他看向陳雲芝
“大花,你願意給你大姐一百兩嗎?”
這幾個月的相處陳老二看的很清楚,他的小女兒不一樣了。
有賺銀子的本事不說,還十分有主見。
絕不會為了別人幾句話就左右自己的決定。
果然就听陳雲芝嘲諷道
“我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陳大菊想空手套白狼,白拿我的銀子,做夢去吧!”
陳大菊怒瞪著陳雲芝,正要大罵,就听陳老二開口
“老婆子,大菊是咱們的女兒,你願意給她一百兩嗎?”
陳大菊期待的眼神投向張婆子。
張婆子猶豫了一會,“大菊,娘不光你一個女兒,還有陳家一大家子,沒有那麼多銀子給你……”
張婆子本想說待會人少的時候可以補貼你幾兩。
但當著兒子兒媳的面,沒說這話。
陳大菊失望了喊了聲“娘,你怎麼這樣!”
“陳大菊,陳家和甦家不是冤大頭,沒人願意白拿銀子給你。
我們的銀子也是辛辛苦苦掙來的。
你要是還認陳家是你的娘家,那就安靜的給我待著。
要是不認,那就走吧,我陳家就當沒生你這個女兒,以後逢年過節不必來往了。”
堂屋里落針可聞,大家都沒想到陳老二會如此果斷。
張婆子想說什麼,一接觸到陳大菊憤憤不平的神情又住了嘴。
這個女兒,的確被自己寵壞了。
是該老頭子給她點教訓。
甦綰暗暗給自家姥爺豎了個大拇指。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今日陳家要是順了陳大菊的心意,日後會有數不清的麻煩。
所以這一次必須將陳大菊鎮住。
而且陳老二話里話外留了退路沒人願意白拿銀子給你。
只要陳大菊不打白要的心思,服個軟,以後肯定會幫襯陳大菊。
陳大菊和夏家人勤快些,出力氣,作為妹妹的陳雲芝和娘家人陳家自然願意照顧一二。
陳大菊卻是沒有听出陳老二話里的余地。
當然,她要是有這個腦子,不會不管教好自己的兒子,上來就得罪了甦家人。
不會張著一張嘴伸手朝人要銀子。
陳大菊腦子里只有陳老二話中就當沒你這個女兒,以後逢年過節不用來往了。
“爹,為了陳大花,為了一個小賠錢貨,你竟然這麼狠心,竟然不認我了!
是不是陳大花現在發達了,能給陳家帶來好處,所以你就站在她那邊。
哈哈哈,我婆婆說得對,你和娘都是見風使舵的勢利眼!”
陳老二氣個倒仰。
甦民安趕緊上前扶住老丈人。
陳大菊罵了爹娘還不夠,轉過頭指著陳雲芝鼻子咒罵
“還有你陳大花,別以為現在有幾個臭錢就不得了,小心飛得越高摔得越慘。
今天你不認我這個姐姐,以後你落魄了,也休想我幫你半分。”
陳雲芝面無表情的看著惱羞成怒的陳大菊,就像看一個跳梁小丑。
要不是顧及著身旁的爹娘,她早就將人扔出去了。
夏小寶眼見他娘要銀子不成,大聲嚷嚷
“娘,我們回家,我再也不要來這個破地方了,我要回家找爺奶。”
陳大菊一把抱起兒子
“走,小寶我們現在就走了,以後再也不來了。”
又朝瑟縮在角落的夏小草吼道
“賠錢貨趕緊跟老娘走,人家都不歡迎我們,還賴在這干什麼?”
夏小草被吼的身子一抖,小心翼翼的跟上。
陳大菊走到院子里,又把帶來的豬心帶走了。
枉費她婆婆惦記她娘家,讓她帶了年禮來。
這種娘家人,不配吃她的豬心。
陳大菊帶著兒女怒氣沖沖的走到院門口的時候停頓了一下。
她以為自己都鬧到這種地步了,她娘會心軟喊住她。
然而等了幾息,堂屋沒有一個人出言挽留。
事情都到這種地步了,掐尖要強慣了的陳大菊也不願意低頭。
抬腳離開了陳家院子。
陳家堂屋里氣氛一時有些沉悶。
陳老二夫妻倆是最傷心的。
幫襯了多年的大女兒,因為不滿足她的要求,就真的不認爹娘,能不傷心嗎?
陳家小輩倒是無所謂。
對于大姑姑的印象只有每次回來找奶要銀子。
印象不好,人不來就不來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