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內部,倭國代表的臉上彌漫著無盡的淒苦之情。
他默默地注視著甦聯陣營和西方陣營之間激烈的口水戰,而關于倭國遭受原子彈轟炸的事件,則仿佛只是附帶提及的邊緣話題罷了。
這些國家只關心自身的利益,完全無視了倭國人民的感受。
更令倭國代表感到茫然失措的是,他們的昭和天皇竟然被可惡的美國佬當成食物享用了!
整個領導層都在原子彈的轟炸下化為烏有。
如今,他究竟代表著誰?
又該為誰效力?
混亂不堪的聯合國宛如一個嘈雜喧鬧的菜市場,各國代表們猶如潑辣的婦人般相互謾罵。
事實上,已經沒有人真正關注事實本身,或者那些在意事實的人,根本就沒有發言的機會。
這場爭論逐漸演變成了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對峙和爭吵。
是非對錯變得不再重要,唯一關鍵的只有各自的立場。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有時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無二致。
無休止的吵鬧使得會議一直處于僵持狀態,無法推進到下一個環節,議題也因此陷入停頓。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曾經繁華熱鬧的倭國東京如今已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廢墟和死寂,這無疑是一個無法改變的殘酷現實。
雖然美國人堅稱,原子彈並非由他們投擲,但連他們自己對此說法都難以置信。
畢竟,他們確實在倭國的橫田基地存放了兩顆核彈頭。
至于多蘭等基地的指揮官們,有人傳聞他們已被倭國人吞噬殆盡;
也有人猜測他們或許仍苟活于世,說不定那顆原子彈就是出自他手。
整整三天的時間里,各方代表唇槍舌戰、爭論不休,會議議程才勉強得以繼續推進下去。
在此期間,甦聯方面強烈要求美國單方面,撤出其在倭國部署的全部軍事力量。
然而,美方毫不猶豫地行使了一票否決權,使得後續談判陷入僵局。
與此同時,再看向倭國內部,各股武裝勢力早已蠢蠢欲動,開始或明或暗地相互較勁。
不僅如此,美國設在倭國境內的軍事基地也未能幸免,遭受了來自不同規模武裝組織的輪番攻擊。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遠在倭國本土之外的沖繩地區,竟然直接宣布脫離倭國統治。
恢復了琉球這個古老的名稱,並宣布獨立建國。
琉球王國獨立後的第一個公告,便是要求美軍立即撤離該地區。
對于那些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佬來說,琉球當地的老百姓們心中的怨氣簡直如同火山一般噴涌而出!
在這里,時不時就會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蹤,而且常常能發現被啃噬得殘缺不全的人骨。
自從昭和天皇慘死于美國佬之手並被他們分食之後,琉球人終于幡然醒悟。
他們磨刀霍霍,準備與這些美國佬決一死戰!
然而,美國佬也絕非等閑之輩,他們不會坐以待斃。
雙方之間的緊張對峙迅速升級,一場激烈的戰斗似乎隨時都會爆發。
此時此刻的華國,人民群眾欣喜若狂,歡呼雀躍。
人們四處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喜慶之情溢于言表。
甚至在報紙上,也或明或暗地暗示著,曾經不可一世的倭國鬼子如今終于遭到了報應!
華國人完全有理由去歡慶,因為這與所謂的仁義道德毫無關系。
以血還血,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如果對仇敵遭受苦難,還要裝作虛偽的同情和憐憫,那麼這種人多半是禽獸不如。
遠在倭國的何大清,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行動時間,從白天轉為夜晚。
沒辦法,他身材如此高大威猛、健壯結實,在這個普遍矮小的倭國,實在是太過引人注目了。
女人們如饑似渴地想要向何大清借種,而那些野心勃勃的造反派,則妄圖收服這位威猛無比的大將。
只要讓他站在身旁,一同出現在電視鏡頭前,那場面簡直嗶格拉滿!
被煩得忍無可忍的何大清,甚至恨不得拔出 ak47,把這群可惡的倭國鬼子全部擊斃。
此時此刻,何大清唯一的心願就是盡快逃離這個充滿紛爭的倭國。
于是,他悄悄潛伏至福岡海邊的碼頭,四處打听著出海貨船的動向。
然而,得到的消息卻令人憂心忡忡︰
所有出海的船只幾乎都已被軍方嚴格管控。
只有小型漁船還能夠照常出海捕魚,稍大一些的船只則完全無法動彈。
據說是因為上頭出現了一個“天才”,打算在船上架設大炮,將其改造成炮艇使用。
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倭國的地方勢力已經陷入了極度的瘋狂之中。
還未等何大清獲得貨船出海的確切消息,碼頭又引來了另一股虎視眈眈的勢力……
槍炮聲震耳欲聾,響徹天際,煙霧彌漫,覆蓋了整個碼頭。
何大清心急如焚,焦慮不安。
此時此刻,倭國群眾那滔天的怨氣值,使得韃清系統瀕臨爆發的臨界點。
韃清系統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尤其體現在何大清的大驢之上。
整整二十四個小時,它始終保持著昂首挺胸、氣勢磅礡的姿態。
如此一來,何大清連穿褲子這樣簡單的行為都變得異常艱難!
若是這種尷尬的狀態被倭國女人瞧見,恐怕他會被活生生地吞噬掉。
然而,真正令何大清憂心忡忡的是!
他肚臍上那八個熠熠生輝的大字正逐漸失去光彩,變得黯淡無光。
顯而易見,傳國玉璽已經難以抵擋韃清系統的侵蝕。
當那八個大字完全消逝之際,也許就是所謂的韃清系統徹底反轉局面、佔據主導地位之時。
何大清絕不願讓這種事情降臨到自己頭上,絕不!
他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倘若局勢無法挽回!
那麼,哪怕付出自殘的代價,他寧可揮刀自宮,也決不讓韃清系統稱心如意。
遠離倭國,就是遠離怨氣值的源頭。
何大清相信,只要到了華國,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以傳國玉璽的威能,絕對能再次消除他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