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

第218章 大學演講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月有雨 本章︰第218章 大學演講

    在莊嚴肅穆的大會堂里,何大清慷慨激昂、聲嘶力竭地發表著一場驚世駭俗的演講。

    他的言辭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向外擴散開來。

    不到一天時間,各大報紙紛紛不謀而合地刊登了何大清演講的詳細內容。

    在這個信息封閉的時代,人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卻困難重重。

    他們唯一能獲取資訊的途徑便是歐美出版的各類雜志和報紙。

    這些西方報紙雜志,媒體,掌控著絕對的話語權,他們所說的一切都被視為真理,無人敢于質疑。

    即使他們編造出再荒謬絕倫的故事,也總有一些人為其搖旗吶喊。

    一句簡單的質問——“你去過歐洲嗎?你去過美國嗎?”便足以讓所有人啞口無言。

    仿佛只要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些地方,就是一種莫大的恥辱,而對方則成為了高高在上的權威代表。

    于是乎,所謂的落後與愚昧成了評判標準,而人家順理成章地被扣上了先進與文明的帽子。

    至于質疑的權利,則完全被剝奪殆盡。

    不僅如此,除了東亞地區之外,西方人幾乎在全球範圍內為每一個國家杜撰歷史。

    操縱著輿論走向,並強行給其他國家貼上符合自身利益的文化標簽。

    這種精神層面上的殖民統治,使得許多國家逐漸喪失了自我認知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倘若不是因為華國,自古以來就有著記錄歷史的良好傳統。

    並且擁有極其豐富詳實的史料作為依據,恐怕華夏文明早已在這場洪流中銷聲匿跡。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這個時代四處彌漫著對華夏民族的貶低與詆毀。

    甚至將華夏民族視為低人一等的謬論大行其道,這種卑劣行徑大行其道,以至于這種言論成為高等學府的主流。

    各種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將華夏民族卑賤到地上,爛泥里,使勁的踐踏。

    所謂的疣太民族,日耳曼民族,甚至倭寇民族,堂而皇之的被稱之為優秀的民族。

    何大清在大會堂大聲的咆哮,就像一顆落入湖面的石子,驚起一圈圈漣漪。

    人們胸口堵著那一股氣,徹底的被發泄了出來,爭相探討何大清的故事,甚至大聲爭吵,面紅耳赤。

    何大清又一次聲名大噪,成為了整個四九城備受矚目的焦點人物。

    各路媒體記者如洶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涌入紅星酒廠,滿懷熱忱地注視著何大清,急切盼望能夠從他口中,獲取到更多令人震驚的消息。

    不僅如此,好幾所知名高等學府也相繼向何大清拋出橄欖枝,盛情邀請他前往學校發表演講。

    以往由于缺乏其他選項,那些所謂的批判家、評論家或許得以大行其道,他們的言論令全國人民感到厭惡和反感,還沾沾自喜混不自知。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情況已然不同——人們擁有了全新的選擇!

    何大清絕非紙上談兵之人,他所言每行皆實事求是且極富內涵,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箴言。

    面對西方對歷史的各種定義與闡釋,何大清總是能夠運用嚴密的邏輯思維,以及充分有力的證據或佐證,毫不留情地揭穿那些西方人粗制濫造的謊言。

    此時此刻,在眾多知識分子眼中,何大清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只會動粗耍橫的一介武夫。

    相反,他已然成為了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典範既有勇冠三軍、定國安邦之武藝,亦有博覽群書、通曉古今之才情。

    青花大學的操場上,何大清孤零零的站在講台之上,台下是黑壓壓的學生群。

    何大清拿著話筒,神情肅穆。

    “我是何大清,很榮幸接到青花大學的演講邀請。

    最近我受到了很多的爭議,有好的,也有壞的。

    有的人認為我是嘩眾取寵的跳梁小丑,有的人認為我大抵是瘋了,有的人開始尋找起了真相

    有質疑,有爭論,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質疑,學會獨立思考,打破那些所謂權威編織的謊言囚牢。

    他們那些所謂的西學教授,其實也是一種悲哀。

    他們其實也不是傻子,那些一戳就破的謊言,他們其實也看得出來。

    但他們有什麼辦法?他們所謂的學識,所謂的專業全都是西方人賜予的。

    他們靠著這些謊言,堂而皇之地當上所謂的教授,獲得無數贊譽和豐厚的待遇。

    他們為了自己的飯碗,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雖然韃清毀滅了華夏絕大多數科技典籍,並且把科技嫁接到洋人身上。

    但若我們稍微注意一些,便會揭開這些彌天大謊。

    紅樓夢大家看過嗎?

    第十九回,上面寫著,寶玉讓人取表來看,針到亥正。

    亥正是表示亥時已經結束,也就是晚上十一點整。

    這里面的信息量就很大,說明最起碼在清初就有了鐘表,而且鐘表一天只轉一圈,是十二個時辰。

    考慮到紅樓夢前期還需要創作的時間,那麼意味著,明代富貴人家,已經使用上了鐘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另外鐘表的雛形,是北宋時期的水運儀像台,既是天文鐘,也是一座天文台。

    它有有十二米高,寬七米,大概三層樓那麼高。

    通過水力的驅動,可以精準的報時,頂上還安裝了各種渾象儀用于觀測天文。

    為什麼最初的報時鐘會運用在天文台上?因為欽天監的天文學家是最需要精確時間的人群,有需求,才會有人去解決這個問題。

    從滴水鐘開始,到多壺滴水鐘,一直到報時鐘,傳承有序,這就是文明的演化過程。

    再說一個小知識,滴水鐘也叫刻漏,英文的單詞發音也是刻漏”

    學生們目瞪口呆,再次被何大清給震驚了。

    鐘表怎麼可能明朝就存在了?他為什麼還說的有理有據?

    何大清的瘋言瘋語還在繼續。

    “北宋的清明上河圖,有見過的沒?

    你們若是稍微仔細一看,便能看到畫上有許多戴眼鏡的人。

    這說明什麼?北宋時期眼鏡便已經普及了。

    既然眼鏡已經普及,天文台上還缺少望遠鏡嗎?

    而且宋朝的詩詞,也記載了玻璃這一詞。

    你們是不是想說,為什麼有玻璃,還用銅鏡?

    巧了,我剛好帶了一枚銅鏡。

    不要奇怪他為什麼是亮銀色的,銅鏡加了很多錫,就是這種亮銀色。

    因為加了錫,銅鏡會變的很脆,一摔就碎,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破鏡重圓一詞。

    看一看,照的是不是很清楚,我可以負責任說,光從照人清晰度這一塊,銅鏡和玻璃鏡沒有任何區別。

    耕田用的犁頭都能被泥巴磨的光亮照人,何況是專門用來照人的銅鏡?

    千萬不要懷疑老祖宗的智慧”

    喜歡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第218章 大學演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第218章 大學演講並對四合院,不要給我哇哇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