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是幾天嗎?您老人家那是半個月都不見人影了!”大皇子吐槽道。
“記著,老老實實呆在這庭州城里,別作死,太子幾日前飛鴿傳書,這次你我二人遭遇襲擊可能另有隱情,想保住你這條小命,就別䱇瑟!”
說到最後,大皇子的語氣很是嚴厲。
二皇子不吭聲了,他氣呼呼的看著陸澤安。
大皇子也覺得他剛剛的語氣有些重,他剛想解釋,找補一下,就听二皇子說,“為什麼太子只給你飛鴿傳書?他不是最看重我這個二哥嗎?”
大皇子︰“……”
算了。
累了。
毀滅吧。
這弟弟還是扔了吧,不能要了。
沈鴻不愧是馳騁沙場多年的大將軍,小太子籌集到的糧草運到之後,更是如虎添翼。
率領大軍,和都澤對壘,只用了五日,就將最後一座被大蒼佔領的城池奪了回來,不僅如此,還生擒了都澤!
這一次和大蒼的戰爭,大梁有八千將士喪生。
但是這個數字,對大梁來說,已經是大勝了!
沈鴻可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他是時時刻刻記著太子的交代,牢牢得跟著太子的步伐,在最後一次攻城戰的時候,把大皇子和二皇子全部都帶上了。
這樣一來,這軍功自然是兩位皇子的,而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副將而已。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太子看中的接班人選,他現在把軍功讓給他們兩個人,那這兩位皇子上位的可能性就大了一些。
他小外甥就有可能早一點擺脫太子之位的束縛。
京中收到獲勝的軍報之時,已經是春暖花開,陸承天在早朝上,高興地直拍桌子,連聲叫好。
這次和大蒼之戰,他們贏得這麼漂亮,不僅能弘揚國威,震懾周邊幾個小國,還能重創大蒼,讓他們不敢再對大梁邊關起半分心思。
文武百官那都是喜氣洋洋,打了勝仗, 斬殺了哈日圖,生擒都澤,這一件件可都是功績。
大梁強盛,他們作為大梁子民,自然也是驕傲的。
不過,有一些早早站隊的,心思就很是沉重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凱旋而歸,肯定會受到聖上的封賞,這次的軍功如此之大,想必這兩位也是會被封為親王的。
這樣一來,三皇子原本的優勢可就沒有了,而太子殿下,又多了兩位強大的競爭對手。
文武百官表面為大軍獲勝高興,暗地里那叫一個波濤洶涌。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好的皇子,屬意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官員那是真的喜氣洋洋。
支持三皇子的官員憂心忡忡。
至于支持太子殿下的……
呃……嗯,目前朝中還真的看不出有哪一位大臣支持太子的,沒辦法,這位太子殿下真的是 太不著調了。
不思進取,不求上進,奢靡無度,好逸惡勞,胸無大志,如果太子殿下只有這些缺點,大臣們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之前傳出大皇子和二皇子遭遇刺殺一事傳回朝中,太子殿下的表現可圈可點。
現如今,太子殿下才13歲,年紀尚幼,身上的那些缺點還有掰正的可能。
但是,太子殿下有一個大臣們都沒有辦法接受的缺點——他身子骨太弱了。
大梁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樣一個身體孱弱的皇子繼位的。
萬一他繼位之後就,還不等留下皇子就去世了,國無儲君,皇位之爭,會讓大梁陷入嚴重的內耗之中。
因此,即便是為了大梁的未來考慮,他們也不會支持太子殿下。
除了太子殿下,皇上的其他幾位皇子都非常優秀,不管哪一個繼位,都必將延續大梁的輝煌。
有些官員默默的同情起太子來。
太子殿下一出生就是嫡子,就是太子,東宮儲君。
錦衣玉食,備受尊重,名師教導,將來要繼承大梁的皇位。
可是如今,東宮勢微,其他幾位皇子已經入朝參政,積聚了自己的勢力,更是在民間和百官之中有了聲望。
太子現在可以說是群敵環繞,他的每一位兄長都是他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現如今幾位王爺又分別立了大功,回來之後必受嘉獎,佔據重要官位,可是東宮,現如今連班底都是空的。
班底上唯一在職的就是太子太傅,這可是太子的授業恩師,天然就是和太子一個派別的。
歷朝歷代,太子太傅那可都是東宮的一塊招牌,能當上太子太傅的,那絕對是名家大儒,這樣的人必定會門生無數,這些門生,那都是太子班底的預備人選。
可是,他們的太子實在是太過非同尋常了一些, 太傅雖然盡心盡力的教導,奈何太子厭惡進學。
這就導致了,皇上找了很多大儒教導太子,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太子接了抄家的活兒,被解了禁足。
皇上也終于看了一回太子抄家的現場版 ,頓時理解了他中毒期間,那些大臣們的各種哭訴。
太子這哪里是抄家啊,他根本就是屬蝗蟲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一刻,陸承天頓時就同情那些被抄家的罪臣了。
回想起他發現自己的私庫被搬空的那一刻的心情,想起這倒霉兒子連私庫里的燈籠都搬走的 作風——
眼下這把罪臣花園里的各種花草樹木挖了;
荷塘里的名貴錦鯉撈了;
甚至連大門口那兩座石獅子都被搬走了的行為,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了。
陸承天甚至還有一絲微妙的心理平衡。
這倒霉兒子不是光對他一個人苛刻,他對所有人都是這樣。
而且,不管怎說,他私庫外面的花草樹木還都好好的,並沒有像這位罪臣的府邸這般,全都是深深淺淺的坑,這說明,這倒霉兒子的心里還是有他這個父皇的。
陸承天得到了一絲絲安慰,他壓下上揚的嘴角,心里高興,但是表面上不動聲色,最後以讓太子去尚書房上課為結局。
小太子放下就傻眼了,看陸承天的眼神都不對了。
他辛辛苦苦的干活,父皇這老狐狸不給他獎賞 就算了,還讓他上課?
“父皇,你要是這麼干,以後可都沒有人願意給你干活了!”
陸承天是真的很少看到太子吃癟的模樣,這一年來,都是他在倒霉兒子這里吃癟,他更加高興了。
“明天一早,朕要在尚書房看到你!”
小太子這次沒有裝病,而且還非常積極,一大早就去了尚書房,等候太傅的到來。
陸承天收到消息 ,那叫一個舒心,太子的叛逆期終于過去了,終于又開始進學了。
百官們得到消息,一些中立黨,保皇黨,終于放心了,只要太子肯進學,正統繼位,才是他們維護的禮制!
太傅大人也很高興,畢竟,曾經的太子殿下機敏好學,聰慧過人,近一年時間開始厭學, 他也是心痛不已。
這眼下太子殿下又要進學了,他一定要悉心教導,讓太子回歸正途!
一些支持其皇子的官員心里難免緊張了起來,太子乃一國儲君,那是正統,而看這情況,皇上還是非常屬意太子的,又讓太傅教導,這些大臣們自然緊張的不行。
可是誰知道,受各方關注的太子殿下,雖然是一大早的就進了宮,也非常听話的去了尚書房。
可是吧,結果就一言難盡了。
陳南山可是大梁極其有學問的大儒,門生無數,他接到旨意之後,精心準備了次日要上課的內容。
哪里知道,他還沒講幾句內容呢,就迎面來了一大堆的問題。
小太子睜著一雙眼溜溜的大眼楮,一臉誠懇的問道,“太傅,民以食為天,不管什麼時候,糧食肯定都是需要放在首位的,孤作為太子,可不能對農事一竅不通,太傅學富五車,博古通今,滿腹經綸,肯定能為孤答疑解惑。”
陳南山一邊笑著點頭,一邊捋著胡須,“太子殿下有何疑問?”
“太傅,你看這百姓辛苦務農,可是,地里的收成有多少,全都是看天吃飯,你如此博學,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陳南山︰“……”
他是大儒,不是農科的官員。
小太子一臉憂愁,“還有太傅,大梁耕地如此之多,百姓也都勤勤懇懇,即便是風調雨順,百姓家也難有余糧,一旦有個什麼旱災洪澇災害的,基本上杠不過去,最後都是餓死的結局。”
“孤左思右想,也就只有提高糧食產量這一個解決辦法,只要一畝田地上,能收到更多的糧食,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小太子又拿出了認真渴望的眼神,“太傅,你學識如此淵博, 一定知道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吧?”
陳南山︰“……”
他捋胡須的動作都一頓,有兩根胡須被他扯下來了。
他是一輩子的讀書人,從來就沒接觸過農事,他連地都沒有種過,哪里會知道這些事情?
看著太子殿下那雙真摯求學的眼神,陳南山的心里頓時生出了一股羞愧,作為太子太傅,他竟然無法回答太子的疑問!
小太子還是非常善解人意的,見陳南山沒有回答,他立刻提議,“太傅這些年一直做學問,必定是不熟悉農事,這問題又是如此之難,太傅還是回去多多思考,等想到了答案,再為孤解答。”
一直如坐針氈的陳南山听了之後,那還等什麼,趕快回府研究啊!
萬一下次太子又來請教,他還是什麼都回答不上來的話,那也太過丟人了,最起碼,他基礎的一定要了解。
所以,小太子進尚書房待了一刻鐘,就溜溜達達的回了東宮。
陸承天下了早朝,本想著招太傅問問太子的學習情況,哪里知道,太傅已經回府了!
他就上了個早朝的功夫,課程就講完了?
陸承天認真算了算,這還不到兩刻鐘呢?
哪有這麼短的課程?
就離譜!
等把人招來之後,陸承天立刻了解了情況,陳南山那可是非常懂得春秋筆法的。
他一方面著重稱贊太子憂國憂民,勤奮好學,善于思辨,一方面說自己學識有限,需要翻閱古籍,仔細研究,這一段時間是不能繼續教太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陸承天能怎麼辦?
他只能換一個同樣學識淵博的官員,給太子上課。
小太子最近對種地的熱情極大,眼下正是春耕的日子,他直接在東宮開了一塊地,開始種地了。
就是吧,第一次種地,種菜,雖然他在小超市學了一點,但是吧,真正上手,那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尤其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小太子解決不了,老狐狸父皇又讓他進學,正好了,這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這不一拍即合嗎!
次日一早,他依舊非常通話乖巧的去了尚書房,這次來的是翰林院的學士,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清流。
這位翰林院學士還以為,屬于他的機會終于要來了,畢竟,他終于可以發揮所長,皇上終于看到了他的才華!
可是,當他信心滿滿的去了尚書房,然後就遭到了小太子的連番追問。
翰林院學士遭遇了和陳南山一樣的待遇,同樣的問題,一,怎麼才能確保年年風調雨順。
二,怎麼能讓糧食增產?
這個翰林院學士哪里懂啊?
單憑他學問再好,這些事情他也是一竅不通啊。
翰林院學士直接就一個原地懵逼,一個字都回答不出來,最後只能一臉羞愧的離開了。
這次可比昨天快得多,昨天一堂課還沒有用得上兩刻鐘,今天一堂課,連一刻鐘都沒用上。
小太子又溜溜達達的回了東宮,繼續他的種地大業。
陸承天知道之後,重復了一遍昨天的行為,再次收獲了翰林院學士對太子一籮筐的夸獎,然後收到了對方請求翻閱古籍,潛心研究的請求。
接下來一連七天, 老師一個接著一個的換。
但是對方堅持的時間一天比一天少。
陸承天收獲的眾人對太子的稱贊那倒是與日俱增,他覺得,再這樣下去,他那不學無術的倒霉兒子已經要成為聖人了,沒有人能教的了。
那些站隊其他皇子的文武百官可算是放心了,太傅有了等同于沒有,根本就不用擔心太子會集聚東宮勢力。
而陸承天也堅持不下去了,朝廷里已經沒有大儒能給太子霍霍了,已經有9位大儒整日在家,閉門謝客,潛心研究如何種地了。
他擔心再這樣繼續下去,朝廷里就沒有大儒做學問了,全都被這熊兒子忽悠瘸了,上課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他正尋思著,交給太子一些差事兒,讓他在辦差中學習,哪里知道,就在他磋磨的功夫,這倒霉兒子又出ど蛾子了!
喜歡夭壽!我家超市能穿越請大家收藏︰()夭壽!我家超市能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