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四合院求你不要過來啊!!
二皇子駕到鹽海城,城中肅然一清。
一幅盛世安泰的鹽海城,展現在晌午明媚的陽光下。
更有無數城民聚集在大小巷道里迎候二皇子,人群規模空前。
潛藏在人群里的虞先生催促主子動手。
這位主子原本年輕人的模樣該換位老者,傳音低斥“閉嘴,暫緩行動,這位二皇子不對勁?”
“主子,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虞先生急出一身冷汗,心說你關鍵時候掉鏈子,事後拿我開刀就全完了。
身為主子不為所動,虞先生背在身後的右手打著手勢暗號行動。
處在虞先生身後的死士,迅速打手勢,行動。
“讓讓……”人群騷動起來,向外蔓延成片,驚動了潛藏人群的主子,怒道“混賬,誰讓你們私自行動?”
“主子,不是我們安排的人在搞事,可能是東臨郡王的人動了,我們怎麼辦?”虞先生張口栽贓東臨郡王。
人群中潛藏著權貴家族各勢力的眼線,以及特別行動組,察覺虞先生下令行動,相繼做出反應,聚眾向正街上的二皇子雲集,準備發難。
這種行動,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這位主子分不清虞先生的話的真假。
處在他們對面巷道里的柳青芸也動了“各小組立即行動,爭取在二皇子抵達三百米外的督察府之前,整出最大的動蕩,行動?”
“讓一讓,干什麼,滾開,找死……”人群亂紛紛,響應成片,連綿不絕炸滿大街小巷。
端坐在白馬上的二皇子緊張的舉目四顧“來人,護駕,肅靜,你們想造反啊?”
“打死殘暴不仁的二皇子,為臨江城屈死的十萬冤魂報仇雪恨,殺?”一人拔刀沖殺,民眾恐慌的逃竄起來。
可惜人太多,相互擁擠起來,導致人群不受控制的被人潮推擠到正街上,形成四面八方的人牆。
不到一分鐘就把二皇子圍堵在街心。
禁衛軍奮命抵擋人潮的沖擊,根本不敢拿民眾開刀“殿下,快撤,我們擋不住人潮了……”
“二皇子是暴君,現已成為乾元仙門的傀儡,屠殺民眾十幾萬,殺了他……”再次有人造謠生事。
一人驚呼,百千人響應,剎那間就把二皇子定罪了。
二皇子眼見禁衛軍阻擋人潮的沖擊岌岌可危,憤怒的躍到馬背上怒斥“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膽敢圍困本皇子,想死嗎?
還有戴伯爵,滾出來接駕……”
“二皇子殿下,我家伯爺昨夜遇刺中毒,現已昏迷不醒,請恕罪……”督察府師爺站在督察府門前台階上,抱拳行禮回復,傻子才去迎駕。
別人不知曉鹽海城內肅然一清的實際情況,作為鹽海城督察府的師爺,那是門清,也怕了。
論理,戴伯爵無論如何也要率領鹽海城各部官吏,前往渡口迎駕,否則就是對鄭氏皇權的大不敬。
大不敬之罪,輕者罰俸祿,重則罷免官職,乃至滿門抄斬都有可能發生。
可是自從二皇子乘坐官船趕來鹽海城的時候,整個鹽海城里的勢力家族全都動員起來,肅清城池。
乍一看,這是對迎駕二皇子的肅清,以示皇權至高無上。
暗中卻是詭異布局。
詭異到各大小勢力家族自發的肅清城池。
誰敢信?
時下,躲在督察府後院水榭中心亭里的品茶的戴伯爵冷哼“滿朝叛賊,以本伯爵為誘餌,釣大魚,豈有此理?”
“父親,女兒認為各勢力家族下棋試探二皇子的虛實沒錯,誰讓二皇子來的蹊蹺呢?”黛玉陪在他身邊分析局勢,一臉憂愁,心里不斷的默念著未婚夫的出現。
戴伯爵看出她的心思“玉兒,雖然為父知道付琊此時現身,才能解救戴氏一族。
但是那不現實。
為父總覺得付琊背後乾元仙門所圖甚大,恐怕一個大離王朝都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啊!”
“父親是指自打仙朝崩毀之後,天地靈氣日漸稀薄,逐漸淡化著天道規則。
這讓修士修行神速,若非大奸大惡之徒,修行起來基本上沒有瓶頸。
乍一看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隨著修行資源的匱乏,靈氣日漸稀薄的情勢,要想飛升得道,必須以最快的手段集中資源,已經搜刮功法秘術,才有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修道飛升。
否則就沒機會了。
這種局勢導致某些人發瘋,不約而同的算計到付琊背後乾元仙門頭上,布局下棋,不擇手段?”黛玉七竅玲瓏心,道出洞察時局的結論。
戴伯爵詫異的擱下茶杯,欣慰的撫摸著胡須笑道“玉兒越發長進了,為父幸甚,戴氏幸甚……”
“父親,女兒覺得還是不要選擇退避三舍,再等等看……”黛玉緊張的渾身顫抖,抖落下一身冷汗,生怕父親犧牲自己,成全一部分族人。
權貴家族以戴氏秘境做局,戴氏必無善存的道理。
患寡而患不勻。
總要有人犧牲與背鍋,成全布局下棋人的野心。
戴氏一族成為眾矢之的,前途渺茫!
戴伯爵聞聲心底一沉,面色晦暗,無語凝噎望蒼天“玉兒,為父已經敗了!
陛下托付為父坐鎮江南,手握十萬大軍,卻堪堪維持鹽政運作,不能總領郡城縣衙城鎮里的軍士,受制于權貴家族,如今再被野心勢力重創軍團,十去六七,犯下失職之罪。
江南一帶已落入東臨郡王與某些勢力家族手中。
王朝再無收回的機會,相當于為父養虎為患,難免被人彈劾,勾結地方勢力,圖謀不軌。
何況戴氏秘境是死穴,隱瞞不報,犯下滿門抄斬之罪啊!”戴伯爵急得直搖頭,搖下一串串心酸而又不甘的淚珠,情感失控,不能自已。
黛玉心疼的起身安撫,陪著掉眼淚,就听見外面喊殺聲震天響“殺,殺了殘暴不仁的二皇子……”
“殺啊!”戰亂爆發,以二皇子為中心的大街小巷,蕩起腥風血雨。
主事人卻閃到安全地帶旁觀“這個二皇子是個草包,榮親王躲在臨江城沒敢來送死,老狐狸……”
“爺,東臨郡王的人對民眾下刀子,大屠殺了……”虞先生興奮的表功,這下不用死了。
這位爺喜歡整事,調兵遣將,鬧得越大越開心。
唯獨不計較勝利成果的大小,除了京都那場暴亂成果不滿意,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