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三層棺槨
    在東北,人們稱呼銅錢為“大錢兒”,具體是因為啥,那就不知道了。
    雖然大錢兒這玩意兒沒啥用,但王安依然將它們全部收了起來。
    因為這玩意兒雖然數量太多,基本啥用沒有,但不得不說的是,那種數量較少的大錢兒,也是多少值點錢的。
    王安前世在籬笆子里的時候,同屋的無期人員可以說干啥的都有。
    有幾個專門盜墓和倒騰古董的,給王安和其他獄友,普及了不少關于盜墓和古董的知識。
    其中一個就說過,那種品相好,鑄造流通較少的大錢兒,也有人專門收藏,要是踫巧趕上了,也能賣個不少錢。
    所以說,萬一有那麼幾枚,在後世能夠值錢的呢?
    蚊子再小,它也是肉啊。
    王安將這些大錢兒裝進袋子里,裝的過程中王安發現,這些大錢因為都是裝在罐子或小壇子里,所以保存的正經挺好,除了銅綠以外,腐爛的大錢兒都很少。
    最關鍵的是,這些大錢,除了少量的宋朝大錢兒以外,剩下的都是明朝的。
    歷朝歷代的大錢,只有明朝的“大中通寶”最為特殊。
    因為只有明朝的大中通寶,背面是地名,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九種。
    往後像“永樂通寶”,“嘉靖通寶”,
    就不是這樣的了,背面啥也沒有。
    除了這三樣大錢以外,王安從大錢兒堆里,還看到了“弘治通寶”“隆慶通寶”“萬歷通寶”“泰昌通寶”“天啟通寶”和“崇禎通寶”。
    不得不說,這些大錢兒,基本把整個明朝的大錢兒都包含在內了。
    但是像南明以及清朝的大錢兒,那就一個子兒都沒有了。
    除了這些,還有不少祭祀用的那種跟雞蛋一樣大的大錢,具體是哪個朝代的就不知道了。
    王安猜測,這個墓的主人,十分有可能就是明朝崇禎年間的人。
    當然,對王安來說,具體是啥時候的人,根本就不重要。
    當王安把所有的大錢,全部裝起來後,竟然裝了整整一面袋子。
    王大柱已經觀察兒子半天了,也是直到這時,王大柱才皺著眉頭指著大坑說道︰
    “這玩意兒整點就中唄,咋也得給人家留點啊,你整這老些干啥啊?”
    王安聞言怔了一下,主要是“給人家留點”是啥意思?
    然後王安笑呵呵的說道︰
    “我尋思哪天找個人賣了,多少也能賣點錢呢。”
    王大柱白了王安一眼,卻沒再說話。
    隨著大坑面積的不斷擴大,各種器皿也隨之出土,隨著“喀嚓”“喀嚓”兩聲瓷器碎裂的聲音響起,王安再也坐不住了。
    這特麼可都是明朝的瓷器!
    即使不是珍貴的瓷器,那也是古董啊!
    于是王安立刻喊道︰“慢點慢點,好東西都讓你們砸碎了。”
    說實話,就這死冷寒天的,是真的不適合挖土。
    不使勁兒的話,土凍的邦邦硬根本整不動,使勁的話,誰也不知道冰 子或者大鏟底下會埋著什麼東西。
    所以像是瓷器或者壇壇罐罐啥的,干碎了也實屬正常。
    這個年代,在偏遠的地方,人們對于瓷器和古董啥的,除了自己使用以外,是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的。
    即使是很多城里人,也是不知道這些的。
    主要是這些玩意兒在農村,互相之間也不存在買賣,關鍵是也沒人買。
    當然,這時候全國的古董熱,也才重新剛剛興起,並且主要也是愛收藏的人互相之間買賣或者交換。
    也就是說,古董的圈子,在這年代其實是很小的。
    後世之所以這玩意兒值錢,歸根到底,都是資本炒起來的。
    實打實的講,古董這玩意兒除了“欣賞”,或者是某些歷史學家研究的時候用用以外,這玩意兒對普通人來說,可以說沒有絲毫的實際價值。
    不過,對于把錢變得“干淨”一點兒,用處還是相當不小的。
    因為王安前世就曾經這麼干過,花了一千萬,買了個茶壺,然後又500萬賣了.
    所以,眾人對于王安的話,是多少有點不理解的。
    不過王安畢竟是把頭,還剛剛給眾人分了錢,所以王安說的話,還是起作用了的。
    眾人開始小心謹慎了起來。
    然後一個個埋了吧汰的瓶瓶罐罐,還有盤子和碗啥的,就被完整的挖了出來。
    要說碎的也不少,但碎的確實不如剩的多。
    最後,終于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那就是挖到棺槨了。
    這麼多年過去,棺槨也早就腐爛成了朽木,但也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
    因為這棺槨雖然略有損傷,但屬實影響不大,也就是說里面的東西,應該全是完好的。
    要知道的是,棺槨不是棺材。
    棺材是裝死者的,而棺槨是裝棺材的,簡單來講,棺槨是一個比棺材要大上很多的箱子。
    而古人的隨葬品,絕大多數都是裝在棺槨里的,當然,裝在棺材里的也有,但不多。
    用 子撬開棺槨的蓋子,就是整個墓葬的重中之重了。
    不得不說,這個死者,生前即使不是個官,那也絕逼是個獨霸一方的地主老財等有錢人。
    因為棺槨是有層數的,一般來講,有一層就已經挺牛逼的了,而這個死者,卻有三層。
    從上往下,第一層都是銀子。
    2斤重的銀瓜2個,銀如意2個,2兩重的銀元寶72個。
    還有一些銀盤子,銀碗,銀筷子,銀酒杯等銀器,以及銀頭釵,銀項鏈,銀腰帶,銀鐲子,銀戒指等首飾。
    不過這些銀制品,此時都是黑乎乎的,這也就證明,這個棺槨的封閉性屬實不咋地。
    第二層都是金子。
    1斤重的金磚2塊,金如意2個,2兩重的金元寶和金條各36個,其它就是一些盤子碗筷子還有酒杯等金器,以及一些金首飾。
    第三層都是玉器。
    不過這些玉器,除了一個玉如意以外,大多都是擺件或者首飾。
    這些金子和這些銀子以及玉器,都是圍著整個棺材擺放,也不知道是有啥說道,應該是方便死者隨時取用吧。
    可能是因為正在刨墳的關系,眾人雖然見到了這麼多金子,銀子和玉器,但卻沒有一個人發出驚呼聲或者是笑聲。
    反而所有人都是緊閉牙關,沉默不語。
    說實話,不管這個墳墓的主人已經死了多久,但眾人的確是在做挖墳掘墓的事兒,所以不管咋說,眾人也是多少有點  得慌的。
    王安也沒瞅好壞,便將這些東西,全部分著裝進了3個麻袋里,速度還正經挺快的,能清晰的听到里面東西相撞的聲音。
    其實玉這個東西,比石頭要硬很多很多,所以這個東西它並不是那麼容易就碎的。
    裝好這些東西,王安便打算把棺材撬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