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五胡屠夫 !
雷弱兒笑道︰“姚襄反叛晉室,如今形如喪家之犬,身無安息之地。
若是他能夠同時得到我們秦國和燕國的許諾入駐洛陽,即使他明知洛陽是座火山,他也不得不前往!”
苻健點頭道︰“也是,乞丐若是能夠得到一塊饅頭,哪管他是肉餡還是有毒,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我現在便修書于燕國,叫他們連夜招撫姚襄。”
薊城(今北京市)。
這一段時間以來,燕皇慕容�y很是郁悶,廣威將軍慕容評帶領3萬騎兵圍剿冉閔,不想最終未能剿滅冉閔,反而3萬騎兵僅余3000人存活。
3萬騎兵啊,那可是整個燕國的絕對主力啊,就這樣白白的犧牲了,而且還一無所獲。
這不得不令慕容�y不痛心啊!
慕容�y想撤職查辦慕容評,以熄眾人之怨。
可是慕容評乃是自己的叔父,又是自己的絕對支持者,自己的心腹之一。
如今燕國表面上太平安寧,但其實也是暗波涌動,再加上自己近來身體不好,若是一旦再失去慕容評的支持,只怕將來燕國又會發生內亂。
慕容�y左思右想,舉棋不定,此時恰巧傳來消息,說晉室北伐失利,姚襄反叛,殷浩敗北,一時大喜。
五日後,慕容�y正想再議慕容評之事,卻不想傳來秦皇苻健的書信。
書信中,秦皇苻健建議燕皇慕容�y同時下書招撫姚襄,將河洛之地讓給姚襄,以作為羌人的繁衍生息之地。
慕容�y當即撇下慕容評之事,朝堂之上緊急議論姚襄之事。
此時,尚書令陽騖說道︰
“陛下,如今冉閔縮居于野王,若是將河洛之地讓于姚襄,便可斷絕冉閔南下之路,使冉閔與晉朝不能相聯。
如此,我們便可集中力量,集合秦、姚三方之力合圍冉閔,最終消滅于他。”
此時,太尉封弈也道︰
“陛下,河洛之地遠離河北,而靠近關中,且姚襄與苻健乃是世仇。
若是我們消滅冉閔之後,姚襄必然會集中力量攻打關中,奪取關隴之地。
如此,我們還可借姚襄之力牽制于秦國,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眾大臣經過一番商議,紛紛同意將河洛之地讓于姚襄。
慕容�y听後,也是心中高興,于是令中書令韓恆擬發聖旨,將河洛之地讓于姚襄。
兩道“聖旨”齊至,姚襄見後,心中大喜。
姚襄,字景國,南安赤亭縣(今甘肅省隴西縣)人,羌族,姚弋仲第五子。
羌族,原是中原人民對居住在我國西部游牧部落的一個泛稱,最早約有一百五十余種部族。
據史書記載,在殷商時期,羌人便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
《詩經•商頌》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說明古羌人已經與殷商往來密切。
在周朝時,大量的羌人融入華夏民族,並在春秋戰國時期,建立了義渠國。
後又與秦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最終以羌人為主要成分的諸戎逐漸為秦國所融合。
不過仍有部分羌人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
于是,秦國便以部落為單位,將羌人開始細化,有旄牛種、白馬種、參狼種等。
至漢代時,漢王朝為了加強羌人的管理,建立了地方行政,設置護羌校尉等官職以管理羌人事務。
此時,歸附漢王朝的的羌人開始大量東遷,漢人將進入關中、中原的羌人統稱為東羌;將未進入中原、關中的羌人則稱為西羌。
曹魏兩晉時期,在甘肅的西南部天水、武都地區居住著大量的羌人。
姚襄的祖輩便是世代居住在這里的的西羌人。
姚襄的六世祖名為姚遷那,曾率眾歸附東漢,被東漢王朝拜為冠軍將軍、西羌校尉、歸順王,至此便遷居至南安郡赤亭縣(今甘肅省隴西縣)。
姚襄的父親名叫姚弋仲,年少時便英勇剛毅,為人大方,常常救濟貧苦百姓,故而受到眾人擁戴。
永嘉之亂後,姚弋仲便率眾向東遷徙到榆眉(今陝西省千陽縣東南),跟隨者有數萬人之多。
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前趙皇帝劉曜進軍關隴,迫于前趙大軍的壓力,關隴地區的氐、羌各族部落都紛紛投降前趙。
劉曜任命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
公元328年,劉曜被石勒打敗,姚弋仲率眾歸降後趙。
姚弋仲為人外圓內方,為了族人,先後兩度投降前趙和後趙。但姚弋仲做人做事,又剛直不阿,不畏權勢,忠心不二。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冉閔殺害石鑒並誅殺石氏宗室,姚弋仲等率眾討伐冉閔,並在襄國(今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區)大敗冉閔。
姚弋仲是羌人,而苻洪則是氐人,兩族原先都生活在秦隴之地。
自後趙滅亡之後,姚弋仲和苻洪二人都有意回到故鄉,佔據關中,于是姚弋仲派姚襄率領5萬兵眾進攻苻洪。
苻洪也是迎頭反擊,打敗了姚襄,斬殺3萬多人。
由此苻氏取得了進軍關中的優勝權,最後建立了前秦。
而姚弋仲則無家可歸,于是只好向東晉投降稱臣。
姚弋仲死後,第五子姚襄繼承大任,統領本部。
姚襄威武雄健,17歲時便已身高八尺五寸,垂臂過膝,好學博能,多才多藝。
而且為人心細如發,明察秋毫,又善于安撫籠絡族人,故深受族人愛戴和敬重。
姚弋仲臨死時,準備確立長子姚益生為羌族代理人。
但是族人、百姓都積極擁戴姚襄,每天前來請求的人多達上千人。
最終姚弋仲順從民意,將兵權交由姚襄掌管。
姚襄掌管羌人軍隊之際,正是殷浩北伐之時。
可是作為一代玄學名士的殷浩,打心眼里看不清羌人,同時又害怕姚襄反叛,于是屢次想將姚襄置于死地,而後吞並他的部屬。
可是對于身經百戰的姚襄來說,殷浩那就是個未曾長大的小孩,他的一舉一動早被姚襄看在眼中。
于是姚襄數次大敗殷浩,被斬殺俘虜者上萬人,同時又繳獲了大量的物資甲仗。
但同時,姚襄也得罪了晉朝。
如今正在自己走投無路之時,卻不想秦國和燕國兩道“聖旨”齊至,雙方都願意讓出河洛之地,作為自己的生息之地。
這讓如同無根浮萍的姚襄頓時看到了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