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經蒙蒙亮了。
程偉濤面上的表情變化已經能看清楚了,他的臉色變了幾變。
程偉濤護著杜老與那麼多人周旋,這個人絕對是有些水平的。
不應該是一個七情六欲都上臉的人。
他問起了周博辰,那就是與他認識。
但那也用不著這樣吧。
竇興盛默默的把對程偉濤的防備又提升了一級……
下午的時候,搜山的民兵終于找到了他們。
這次搜山的有民兵隊、公安的,再加上縣里武裝部的。規模是非常大的。
等杜老一行人到鄉里的時候,也有一隊人馬到了鄉里。
他們的任務是為了加強對杜老的保護,還有對這次案件的調查。
杜老也要在縣里休整兩天。
老百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知道抓了好多人。
像鄉里的鄉長,大井月的村長,還有就是徐家崮的很多人。
程偉濤和竇興盛也配合調查了。
李向南就沒有去。
因為他們要確認尸體,程偉濤說一個女同志就不要參加了。
我們兩個就可以了。
程偉濤說話還是有一定分量的。所以就被采納了。
山上的尸體全被抬下來了。
程偉濤辨認尸體的時候發現多一個。
這具尸體已經被野豬啃的面目全非。是什麼容貌,看不出來了。
但從衣著上看,和襲擊他們的人不一樣。
他們都打扮成農民的樣子。
而這個人從破碎的衣服上來看,穿著非常好。從殘留下來的一只手上看,手的皮膚細膩一點繭子沒有,絕對不是常年勞作的人。
在他身上有沒有找到能證明身份的東西。
至于其他人就全能與程偉濤遇見的對的上了。
竇興盛見過的人少,他也一一辨認了。
事情發展成什麼樣,竇興盛肯定會詳細的告訴李向南。
對于多了一具無法辨認的男尸的事兒,竇興盛著重的詳細的說了一下。
因為肯定會有人詢問李向南的,畢竟是她與野豬正面遭遇過。
而這個男人死于野豬嘴下。
所以李向南用最簡單的方式回答。她不知道,她沒看見。
她就是吸引了野豬追她。
以她的速度和耐力,還有投擲石頭的攻擊力,也是費了很大力氣才甩開了野豬的群的。
短時間內能發動這麼多人搜山,尋找杜老。
是由上面領導調配的人員。
上面的領導是怎麼知道消息的,據說凱旋是京都的老同志。
京都的老同志是怎麼知道的?因為是李向南。
這次的事情驚動的人非常多。
調查的同志,雖然不知道詳情,但也不至于什麼都不知道。
不管是李向南的背景,還是因她的努力,杜老才平安無事。
他們對李向南都非常客氣。
就連程偉濤都又一次給李向南道了歉。
他表示他剛開始身處危險之中,警惕性比較高,所以對李向南都有懷疑。他表示歉意。
他們住在招待所里,就按照最基本的招待水準。
就是有吃有住,但是吃的食物填飽肚子而已。
程偉濤為了表達歉意,李向南吃的飯菜是他自掏的腰包。
竇興盛悄悄的和李向南說,這個人八成有短處在周先生那里。
李向南諒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敢做什麼,所以她就坦然接受了。
不管是詢問李向南的工作人員,還是竇興盛或者是程偉濤,誰都不眼瞎,明顯看得出來李向南精神萎靡。
工作人員還特意找了醫生來給李向南檢查一下。
得出的結論,她是驚嚇過度了。
她需要好好休息,晚上再吃點鎮靜安眠的藥物就行了。
男女有別,竇興盛也不好一直陪著她。
再說,竇興盛還有事情要做。
徐家崮的人,該判死刑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習村長,一個是他兒子,不過這兩個人都死了。
可是活著的人呢,徐家崮很多人都跑不了。
他們做偽證的,欺負田家的,參與欺負搶人的,還有跟著佔便宜的。
听負責這事的工作人員說,全都會重判重責。
他們給竇興盛透了個底,就是關于給他們量刑的。
徐孝森父子,也就是那個傻子的爹和大哥,刑期二十年。
作偽證的是10年。
其他村民,有不少也會根據情節判5年到10年的。
所有參與去習家窯的人,最輕也要關三個月。
可悲的是,徐家全族,沒有幾家是不牽扯其中的。
畢竟他們是要听村長的,畢竟他們都恃強凌弱習慣了。
他們從來不是吃虧的那一個。
他們以為和往常一樣,不過是全村的人出去打了一架。
誰想到就變成這樣了。
徐村長家被人翻了個底朝天,發現了不少財物。這些事情他媳婦不可能不知道,尤其是他老娘。
她們下場都不會好。就是他家嫁出去的女兒,也會受牽連。
至于鄉長,還有一些鄉領導,估計都是吃槍子兒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井月的村長,杜老的堂弟,也會喜提監獄生活。
六叔公是為了救人而失手殺人,最後肯定定為無罪。
七叔公老當益壯,依然坐在村里。為了保護烈屬,集全村的力量去反抗。
徐村長被傷不假,但最後是被嚇死的。他之所以能被嚇死,也是他做的虧心事多了,這與七叔公無關。
七叔公自然也沒事。
總之是這件事牽扯了很多人。
習村長跟在竇興盛身後,把這些消息打听的清清楚楚。
徐家崮的青壯年九成都被關抓起來了。家里人老人和孩子跑到鄉里哭哭啼啼的。
那是沒用的。
徐家崮亂成了一鍋粥。
這些人怎麼處理,李向南不關心。
她惦記的是田家。
在徐家崮人的眼里,是村長父子,還有徐孝森家惹出來的事。
可是他們死的死,判刑的判刑,村民們就是想找他們家算賬,也找不到了。
作為普通老百姓,肯定也不知道,這件事情牽扯的那麼大。
他們只會知道這件事情的起因是田家。
田家沒有錯,田家是無辜的。
可是若沒有田家因為水的事,與徐家崮的人打架,也不會牽扯到後來的事。
上面的領導,村民們不敢找,村里牽扯事的人死的死,判刑的判刑,沒處找。
徐村長是漢奸的兒子,這件事在他們看來算大事了,可因為人死了。
人死債消。
村里人想找他們麻煩,也沒有機會。
他們能看見的,能怨恨的只有田家。
且田家弱小,可以欺,可以恨,可以遷怒。
習家窯就算是人心團結,可田家人難道不出來勞作,不出村嗎?
徐家族人只會覺得因為一個田滿,要折進去全族九成的成年男丁。
田滿上學,每天要步行幾十里的山路。
徐家崮那麼多人家,只要有一家起了歹念。
這孩子就會毀了。
這件事情在起初大家意識不到,等徐家崮的人確定男丁都回不去的時候,想到的人就多了。
六叔公、 七叔公也是無奈,他們也無能為力。
習村長讓田家人不再去兩村交界的地上做農活了。
那塊地,到時候村里人幫他家打理。
等這塊地收成了之後,給他們家換一塊地。
徐家崮現在肯定不敢到他們村里來生事。
但是其他的事情,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像,田滿姐弟總要去上學的吧。
顯然,田家人也想到了。
竇興盛去他們家的時候,他們正一副愁雲慘淡的樣子。
田家夫妻,愁是必然的。但也沒有退縮,他們努力的在想辦法。
他們一咬牙想送兩個孩子去縣里上學。
因為縣里的學校可以住宿,不用天天走山路。孩子在縣里的學校,誰家使壞也夠不著。
田父每到放假的時候就去接孩子。
但這樣花銷要翻倍。
家里恐怕供不了幾年。
李向南讓竇興盛。看著田家的具體情況由他決定。
他們決定說供孩子去縣里上學,也不是不可行。這樣也最簡單,他們錢不夠的時候,支援他們一些就行了。
到最後,竇興盛還是把田滿帶出來了。
喜歡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