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我記得你辰哥找了人收拾他們了。
他們兩兄弟犯的事不少,白大軍抓到他們的證據給他們舉報了,陳五把所有的罪都認了,攔在了自己身上。
陳三沒啥事兒,當時他很快就離開京都了!”
“查出來陳三想做什麼了嗎?”李向南問。
“他們被放出去了,以為沒啥事兒了呢。
過了一階段,他們又開始盯著咱們的廠子。
吳紅兵給他們漏了個破綻,他們以為抓住機會了就進了咱們廠子,被當場抓住了。
這回可就抵賴不了了。
他們經不住審問就招了,說是看見咱們的東西漂亮,想偷兩個。
但是廠里看的太嚴了,他們靠近都不敢。
可是陳三兒務必讓他們偷到。
而且陳三答應的報酬還挺高的。
等去抓陳三的時候,陳三就跑了。
我總覺得這事兒不對勁兒。
陳三是怎麼看見咱們的東西漂亮的?其實他們不就是想偷樣品嗎?
再說我認識陳三也不是一兩天了,他就是粗人一個。
咱們那團扇精致的,我覺得買扇子的人一般都不是為了扇風用的,而是為了擺著好看的。
他們外商就是這想法。
所以我就琢磨著前前後後發生的事。
現在咱們廠管理的嚴,對于保密的問題,要求的挺多的。
服裝制衣間,刺繡間,都是不允許工人亂竄的。
咱們的新樣圖新樣品就是廠里工人不能都看見的。
那陳三是怎麼看見咱們扇子好看的?
我就仔細想,這些東西都經過誰的手。
咱們刺繡的東西就是拿去給外商看的時候有人看見,其余的時候可都沒露面。
當時除了有外商,還有金輝制衣廠的,政府的人也有。
這些人我都留心了,這些人我都想辦法留意了。
政府那邊的人員,我找的我大伯,沒有發現什麼。
金輝制衣廠,我是先讓林淑敏注意的。
我把林淑敏派去學習了。
林淑敏能去參觀學習,我是找的他們廠的工會主席幫忙的。
明明當時說好了星期一去,可是工會主席說廠里出了點情況,讓林淑敏晚兩天去。
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我當時根本就沒在意。
我問林淑敏他們廠里是什麼情況,其實我也不知道想知道什麼,反正我就是問她看見什麼了,學會什麼了。
林淑敏說了一大堆。
她到了金輝制衣廠,見到了他們這些年來出口的商品留樣,也見了他們不少的新的設計圖。
她說的一件事讓我起疑了。
他們有一個刺繡工作間,是不讓她進的。
廠里的人也不隨便進。說這次任務是她們要出口的。
林淑敏問過他們廠里的老工人,原來不是這樣的,是在林淑敏進去前一天他們才在采取了這樣的制度。
我又問了,在咱們廠做指導的那個老繡工,她說,以前他們廠里也沒有這樣的事兒。”
“你的意思他們就是防著林淑敏了?”李向南問道。“他們廠以前沒有參觀學習的人嗎?他們以前是怎麼對這些人的?”
“我打听了,北方出口刺繡廠家不多,他們相互參觀學習的時候也有,只要在進廠的時候簽一份保密協議就行了。一直以來大家都挺遵守的,也沒有誰做出過出格的事……
再說,他們準備出口的樣品我都見過了。
我就覺得不對勁兒!
鄭公安是鐵了心想幫助咱們忙的。
陳三跑了,但是跟著他身邊的人被抓住了。
他交代陳三和制衣廠的副廠長來往挺密切的。
這事我越想越不對勁。
我就問了齊副廠長,他說各個廠子對樣品重視程度不一樣,出口刺繡的廠子是對樣品保密的程度要比別的廠子高。
但是對于已經簽了訂單的,看見過的人就多了,沒听說這樣的還需要這麼保密的。
別看他們保密,但也不是鐵桶一塊……”
鄧宏宇閉了閉眼楮。“他們工作間里刺繡的是咱們給外商的樣品!
工會主席把李淑敏安排去工廠學習,當他們的副廠長羅玉輝知道的時候,對他大發雷霆。
之所以推遲了日子,就是留出時間來安排他們刺繡間的保密工作。
他就是怕林淑敏看見他們正在剽竊咱們的樣品。”
合同是是他們廠子簽的,現在他們廠子也在加工刺繡產品。
是什麼目的,一目了然了。
李向南︰“你是覺得他們坑了咱們。
他們剽竊了咱們的樣品去出口,那咱們的刺繡,他們就不會要了是嗎?”
“剛開始我覺得是這樣的!”鄧宏宇懊惱極了。
“這怎麼可能?
訂單合同確實是他們簽的,但是刺繡樣品是咱們的。
你當時沒和他們簽訂協議嗎?”李向南覺得不可能不簽協議吧!
“簽了……所以他必須得要咱們的團扇,那他們自己刺繡的團扇呢?
我越想越不對。
金輝制衣廠簽訂出口合同,在政府都是有備案的。我去打听過了,他們簽訂的合同是6000個團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和咱們簽訂的協議五百個團扇。”鄧宏宇不得不承認他是疏忽了。
“這事能瞞一時,瞞不了一世,難道他們不害怕傳出風聲來嗎?
他們廠要是傳出了這種事,以後誰還和他們合作?”李向南覺得尤其是國營企業是比較注重口碑的,這麼做不合理呀。
“咱們是私營企業,跟著人家就是跟班的。不管是在外商還是政府面前,咱們都沒有名頭。
外商沒有當場定下來,他們說要回去考慮一下。
等和外商簽合同的時候是他們兩方人員簽的,根本就沒通知我。
和我簽合同的是他們的副廠長,和辦公室主任。
只要簽合同時在場的人是他們自己的人,過後他們就不承認,咱們也沒辦法。
說不定他們還會倒打一耙。
說他們是為了關照咱們才給咱們讓出了500個團扇的。”鄧宏宇太清楚了,這種事情真是百口莫辯。
原來的時候,他從來沒覺得自己和自己的工廠會低人一頭,現在他不得不承認,私營的,人家就沒看在眼里。
看來這個啞巴虧是吃定了。
其實這也暴露了他們的一個很大的弱點。
鄧宏宇家庭有背景,做事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找到簡潔的辦法。
人情社會中的人情並不意外。慢慢的都習以為常。
包括李向南這個原來沒有特權的人都覺得習慣了。
金輝制衣廠廠長也是賣鄧家的面子,讓鄧宏宇去參加的。
鄧宏宇萬萬沒想到他們在賣人情的時候擺了他一道。
喜歡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