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多謝了!”
鄧宏宇“南姐,你別跟我這麼客氣!
我也不是白忙活。
對了南姐,有件事我要特意叮囑你一聲。
你們最好不要隨便到遠處去賣假領子。
就在你們熟悉的那個地方吧。
我再幫你找個地方賣。兩個地方,我估計足夠你們銷貨了!”
“怎麼了?發生什麼事兒了?”李向南問。
“我覺得有點不太平。
最近發生了好幾起盜竊和搶劫案了不說,前幾天在一個空倉庫里發現了一具女尸。
是一個很年輕的姑娘,死的可慘了!
南姐,你們女同志晚上的時候也少出去。”鄧宏宇今天來也是特意要囑咐這件事的。
陳彩芳給鄧宏宇倒了茶水,正好把這句話听得真真的。“有人殺人了?
是挺嚇人的!”
“臨近過年了,發生了命案,公安部門應該很重視吧!
盡快抓到凶手不就完了嗎?”李向南听鄧宏宇說死的可慘。就猜到死者死前應該受到了侮辱。
這種人就應該趕緊抓住槍斃。
“死人的地方是個空倉庫,地處偏僻很少有人的。
公安根本就沒找到什麼線索。”鄧宏宇想想死者的死法,他的心情都不好了。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李向南好奇的問。
“那空倉庫是屬于紡織廠的。
我二嬸她們工會把一批淘汰下來的東西放進去,才發現死尸的。
也是很巧的,那空倉庫一年都不打開一回,也沒有人看守。
要不是工會要用,都發現不了死者。
我跟你們說別拿這個不當回事兒。
凶手很殘忍,誰知道他殺了第一個,不會殺第二個?
要過年了,又發生這樣的事,各方面都要嚴查。
現在政策剛松下來,可以悄悄的私下買賣東西,誰知道會不會因為這事又有變化,總之小心無大錯!”鄧宏宇這話說的時候態度很鄭重。
李向南不是不知好歹,自然就答應下來。
……
李母和大伯夫妻來了,除了魏姥姥身體不好不能出門。邱姥爺,孫老和黃老都來看過他們了。
自然也看到了他們全家忙忙碌碌的在做假領子。
都知道過日子難,掙錢是大事,耽誤不得。後來就說好了,年後的時候大家在一起,就去魏姥姥家聚一聚。
他們各家給李向南家和李大伯家分別送來了過年的禮物。
知道他們沒戶口,買東西不方便。過年給他們都送的是需要的東西。
送的是米,或面或油,還有各種各樣的票。
年前辦年貨這事兒全交給李向南了。家里其他人全都奔著掙錢使勁。
李向南騎著周博晨之前送她的自行車。自行車後座上掛了一個筐。
每一次她回來筐里都是滿滿的東西。
院子里時不時就飄著肉的香味。
小峰饞的直咽口水。
有的時候他干脆就跟在三姑身後。三姑做好什麼吃的,他能先嘗一嘗。
來到京都之後,他的臉都比以前圓了。
“三姑,要過年了,你說我媽能不能給我來信?”小峰一年多都沒見過媽媽了,她也想。
“估計你媽媽也想給你寫信,但是應該現在的情況不允許。”
李向南也沒有收到周博辰的信。
過年的前一天,李向南挨家送她做好的鹵貨。
不只是鹵野豬肉,還有鹵 子肉。
不過她送的也不全是肉。
有鹵蛋,鹵豆腐皮。她去副食品商店還搶到了海帶。她也把海帶鹵上了。
正好明天晚上年夜飯的時候吃。
因為是過年了,李向南不光送了鹵出來的東西,還送了榛蘑、木耳。外加一份碧綠的菠菜。
這個季節送綠色蔬菜,絕對是稀罕的東西。
這是很像樣的年禮了。
這些鹵貨是大家的喜歡的美味。
尤其是鹵鹿肉。
他們不知道向南是怎麼淘換回來。
就包括周爺爺那樣的級別,鹿肉他也一時半會兒的弄不來。
別人收到年禮都特別開心。
可是邱阿姨總覺得心虛。
周博辰和李向南處對象從開始到現在,雖然中間算是鬧過別扭。但那不和好了嗎!
這算起來也已經好幾年了。
以前李母在鄉下,那離得遠沒辦法。現在都來京都了,這雙方家長不應該見一見了嗎?
可魏姥姥說,這過日子掙錢最重要。人家就指著年前這幾天掙些花銷,讓邱清婉別去打擾。
其他的等過完年再說。
其實,越要過年了,周父越忙,要是讓他擠點時間也挺不容易的。
確實也是過完年方便。
但邱阿姨總怕向南多想。
這要過年了,她家該不該給送點東西過來。
要是讓家里司機送去,好像不夠尊重。自己送去吧,沒有正式拜訪呢,就這麼上門也不太恰當。
邱阿姨就在家里這麼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
自從李向南放了寒假,她也沒見到,也沒機會問問她是什麼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今天可下看見李向南了。
李向南也沒想到邱阿姨和周叔要上門拜訪。
其實這也在情理之中。
李向南也沒有拒絕的道理和理由。
看見李向南點頭了,邱阿姨心里偷著樂。
這樣發展下去是良好的兆頭啊!
李向南她們這屆學生因為國家急需教育人才。本來四年制的,結果改成了三年制。
最後的半年是實習。
李向南上學已經過去一學年了,也就是說還有一年半就可以實習。
邱阿姨覺得李向南開始實習了,這兩個孩子也可以把結婚提上日程了。
這是多麼美好的事。
邱阿姨也不心虛了,就剩下開心了。
她拿出來時先給李向南買個深紫色的呢子大衣。
給李母準備的布料。
給向南兩個弟弟一對羽毛球拍,一個籃球。
還有一些吃的像桃酥、餅干,奶糖。
這些東西都是邱阿姨事先裝好的。
可以說誠意滿滿。
邱阿姨還關心他們做的假領子怎麼樣了,好不好賣。
這都是她從魏姥姥那兒听來的。
李向南尤其這個時候覺得邱阿姨是特別難得的一個人。
不說周家,就說他們夫妻二人,她是知識分子,丈夫是高干。
她從來沒有瞧不起農村出身的李向南,也沒有瞧不起要自己做生意的李母。
街上賣東西的人悄然興起。很多人都因為這個,感覺到了生活的方便。
他們願意買東西,願意享受這種方便,但十個里頭有九個半的人,瞧不起這樣的人。
這樣做小買賣的小攤販,他們哪能和有正式工作的,吃供應糧的人比啊!
可是邱阿姨真的是這方面的想法一點也沒有。
喜歡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