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把包裹郵走了。
這是村里人對周博辰的感謝。
李向南也沒忘了答應周博辰的事。
剛剛進入農閑,又沒冷到滴水成冰的時候。
有不少人晚上都是出來湊在一起玩兒的。
顧老二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套麻袋給揍了一頓。
當有人听到動靜出來的時候,打人的人早就跑的沒影兒了。
顧家的人在村子里的人緣真的不算好,誰也不願意管他的閑事。
能把他送回家就是不錯的了。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踫到這種事顧老二除了自認倒霉,也沒其他辦法。
顧老二被打的不輕,鼻青臉腫的不說。身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听說他半個多月都沒下來炕。
沒把人打死了,李向南已經是盡量收著力氣了……
……
別的村子都是農閑了。
但是百安村忙碌的人還很多。
周博辰當初是給郵來了技術指導的書籍。
村里的養殖規模呢,到現在這種程度確實是離不開這些書籍的。
但也離不開知青和村民們的努力。
現在知青們拿著養殖的事可重視了。
比如技術數據上曾提過母雞的人工授精。
如果母雞人工授精成功的話,就可以減少母雞和公雞的飼養比例。
原來村里人養雞的經驗,七八只母雞就要有一只公雞。
如果母雞再多了,公雞少的話,受精蛋的比例就會降低。
人工授精成功的話。公雞和母雞的比例就可以是1:30~50。
這樣不僅降低飼養種雞的成本,還能提高受精率。
李灼和馮富民去公社的畜牧站尋找這樣的技術書籍,他們沒有,又到縣里去了。
8月份的時候,他們第一批的人工受精蛋就進入孵化了。
這一批雞蛋受精率極高,他們飼養的又精細,損失的特別少。
入冬後,春天養的小雞開始下蛋了。
到過年的時候,8月份孵化批小雞也能開始下蛋。
主要是即使這麼持續下去,一年四季他們村子都能賣雞蛋。
以後母雞淘汰下來還能賣一大筆錢。
總之,想一想村里都在掙錢啊。
在養殖中知青們付出的努力,但同時他們也是受益的人。
李灼和馮富民是管理者還是技術骨干。
這倆人每天是十二個工分。
其他人但凡是在雞舍干活的,每天都是8工分。
往年現在開始貓冬了,哪有工分可掙啊。
現在還能輕輕松松掙工分,誰不願意?
挑種子的事一般都安排在過年後。
但是今年春天的時候村里已經體會到格外忙了,所以現在就把這項任務安排上。
還有用草簾子的事兒。
今年夏天,家家都儲存了不少蒲草。
現在閑著沒事就搓麻繩,編草簾子。
外村子的人都眼紅。
很多村子的村長來找李大伯,想從他這里取經。
別人問什麼,能說的,大伯肯定說。不能答應的,那是堅決不行的。
比如說想去參觀參觀雞舍。
李灼說的,外來的人員隨便進出,很可能會帶來雞瘟的。
所以除了他們的干活的知青和村民,誰也別想進去看。
就連他們進出都是要換衣服的。
就是公社領導開口了,那也不好使。
再就是有關種子的事。
他們春天的香菜、菠菜,還有小白菜。再就是地里種的冬儲菜。
那種的,就和他們這里種出來的東西不一樣。
還不只是早晚的問題。
從產量和外形上都不一樣。
這樣的種子是從哪里買的呀?
其實他們早就打听到了。是人家李向南的對象弄來的,而且村里還沒花錢。
不花錢的誰不想佔點便宜。
不只是李大伯,就是村里的其他干部和村里人听見這話,都覺得你們的臉咋那麼大呢?
我們都想補償人家呢,不能白佔人家的便宜。
明年能不能有種子我們還不知道呢。
這些人……簡直了……
李向南待在家里安安穩穩的,這些都干擾不到她。
“姐,姐,公社來人了!
不是公社,是公社陪著來的,好像是領導。
開著小車來的呢!”向北進門就喊。
和自己沒有關系的話,向北不會這麼著急。
“他們到村後去了!彩霞姐讓我叫你!”
這個說話大喘氣的。
李向南“走!去看看!”
公社里帶的人來的,肯定是要先到村里。
李大伯帶的人都在村後。
這些人並不和村里或者是公社的人多說什麼。
是陳彩霞堅持讓等一等。
她讓向北去喊他姐了。
看見李向南,陳彩霞激動的直接跑過去和她擁抱在一起。
“恭喜你,彩霞姐!”李向南說道。
陳彩霞激動得直點頭。
“以後剩下的都是好日子了!”
“向南,告訴你四哥,我會回來的!
你一定要幫我把話傳到啊!”陳彩霞在李向南的耳邊輕輕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向南“我也等你回來看我們!”
“陳老您看,離火車發車的時間不遠了!”一個工作人員和陳爺爺說道。
“彩霞!”陳爺爺說的向李向南他們的走來。“這次咱們著急回去時間緊。
以後你想回來的時候再回來!”
“向南,這些年謝謝你!”老爺子說著給李向南鞠了一個躬。
“陳爺爺,你千萬可別這樣!”李向南急忙把老爺子扶起來。
小汽車能來到村子里,早已經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不少人都向村後聚來。
唉喲,這是人家要走了?
那老頭咋給李向南鞠躬?
李向南“陳爺爺,以後有時間的時候我去看你!”
“你可一定要去呀!”陳老這話說的實心實意。
這些年要是沒有這個姑娘的照應,別說吃的那些苦,就是遇到的那些事,他們爺孫也挺不過去。
“你好,你是李向南同志吧?”一位工作人員主動向李向南伸手。
“你好,我是李向南!”李向南落落大方的和人家握手。
這個人走向了李向南,他身後跟了一堆人。
里面為首的是一個中年男人,而他旁邊的則是李向南的老熟人,鄭干事。
鄭叔微笑著朝李向南點了一下頭。
李向南知道,這個場合怕是不好特意打招呼。
工作人員說“小同志,你的文采很好!
在你的文章里能看到我們廣大農村的活力和對新生活的向往。
領導都對你的文章贊不絕口呢!”
至于是哪位領導,人家就不說了。
“這是一塊生機勃勃的土地,我生在這里,我熱愛這里!”該有的場面話李向南是不會缺少的。
喜歡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