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 !
這些天受了這麼多氣,這個總算是贏了了一回,大家很高興。
韓喜︰“安安靜靜的,咱們都守紀律。
別扯老婆舌啊!”
韓喜話里有話,能听懂的自然懂。
就是讓大家別提糧食的事兒。
這里外村的人也很多的。
李大伯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了。
前面交完糧的,李大伯讓他們先回去。
後邊的人湊成一波再回去。
李向南自然是跟到最後的。
等李向南和村民們往回走的時候,都是自己村里的人,說話也就無所顧忌了。
大家嘻嘻哈哈的稱贊李向南干得漂亮。
顧長鎖和顧老二都在送糧隊伍里,當時的情況沒看到,現在算是全知道了。
他倆沒像別的村民那樣高興。
沒人管他們的心情,都熱火朝天的討論明天該怎麼做。
韓喜纏著李向南問東問西,稱贊她的話,不要錢的往外冒。
其實韓喜心里想著你這丫頭要是早回來至于受這麼多氣嗎?
但是他不敢說。
這幾天的晦氣,總算是吐出去一口了,應該知足。
李向南沒到村口的時候,就看見村口站了一個人。
看那身形就是李母。
她看見一群人走過來了, 她著急的往這邊跑。
李向南老遠的喊了一聲娘。
李母激動的都要哭了。“你這孩子回家就往外跑!
你怎麼不回家呢?”
李母說著就忍不住抹眼淚了。
兩個村子打仗,往前沖的都是老爺們兒,讓她姑娘去干啥呀?
李母沒擔心死了。
見到女兒平安回來,她總算是松口氣了。
看見李母這麼擔心,她才覺得抱歉。
李向南︰“韓叔,我先回家了!”
“回去吧,回去吧!明天早晨早點跟著運糧隊去公社,記住沒?”韓喜笑呵呵的說。
李母把她拉回家上上下下的打量確定她毫發無損,才罷休。
鍋里已經做好了飯。
李向北和顧長民,還有李母,她們注視著李向南把飯吃完。
李向南這才有時間,把下午的事情簡單的說下,真的是簡單的說。
李向北看她的眼神都放光了。
長民無所謂,反正眼前這個是自己姐姐就行了。
李向南和顧家人打架,大家說她厲害。
李向南帶著幾個小子去打魚的時候,把長安村的人一頓胖揍。
那是一戰成名。
今天她的表現,是一戰成神。
畢竟這年月胖子很少,就是村里身材高大魁梧的爺們兒,一般人都沒有一麻袋糧食重。
那一袋糧食180斤到220斤左右。
李向南輕飄飄的奪過來,可想而知她的力道有多大。
從此以後百安村里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從未有敢在李向南面前起刺兒的。
李向南把兩個小子支走了。“娘,村和村的打架不奇怪,但是我咋覺得長安村是故意的糾纏不休!
他們村長今天盯著我大伯那個眼神,好像很恨我大伯似的!
我怎麼記得好像我小的時候兩個村就有矛盾吧?
是啥矛盾啊,扯了這麼多年?”
李母輕輕的嘆口氣,“這中間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了!
兩個村兒是總有摩擦。
慢慢的小摩擦變成大摩擦了,我覺得這兩個村算是結下仇了!”
“開始到底是為啥事兒啊?”李向南不解。
“我也是嫁給你爹之後知道的詳細一些。
我說說你就听著,不許到外面多嘴,知道不?”李母就說起了往事。
大伯娘當年在他村里是出名的漂亮和能干。
也就是那些年侵略者已經被趕出去了,要不然這樣的姑娘可不敢讓人知道。
大伯到他們村的時候就踫見了大伯娘……
也就是說大伯和大伯娘在沒結婚之前就認識,而且大伯娘和大伯算是兩情相悅。
大伯娘家給她說親的時候,大伯娘相看一個不同意,相看一個不同意。
這期間李奶奶也托媒人去說過親。
在農村父母雙方有一方有缺失的,這樣的家庭都不是說親人家願意挑的人家。
所以大伯娘家沒相中李家的條件。而且好像大伯娘還不知道李家去提過親。
大娘家相中的就是現在長安村的村長。
大伯娘是說死也不同意。
反正最後大伯娘娘家是疼孩子的人家,他沒有拗自己家的姑娘,就同意這門婚事了。
關志國和李大伯的過節就是從這里來的。
年輕的時候他們兩個去交公糧的時候遇到還打過架。
後來兩個人都當了自己村的村長。
尤其,關志國的媳婦,要論相貌肯定是不如大伯娘的不說,她嫁過去頭幾胎就生姑娘了。
關小年是他家唯一的兒子。
這個道理李向南懂。
不管是農村的男人和女人,都不自覺的和人家比自己家兒子的數量。
兒子多了是人丁興旺,門庭興旺,是人家羨慕的對象。
大伯家可是四個兒子。
李母雖然擔心向南,但是一點都不阻攔她這麼出頭。
因為如果長安村一直這樣和百安村較勁,李大伯這個村長當的都不安穩。
因為這個麻煩是他招來的。
李向南默默的在心里吐槽,關志國不僅只有一個兒子,個子還長得那麼矮小……
男人有些心思也是很奇怪。
他肯定沒有想過妻子陪自己過這些年的不容易。
他想到的也許是妻子不夠出彩,肚皮不夠爭氣,唯一的兒子又……
李向南忽然道︰“娘,關志國對媳婦兒是不是不咋好?”
李母肯定的點頭,“關志國打媳婦是出了名的,直到他當上了村長,應該是因為怕影響不好才很少打媳婦了!”
“大娘還是很有眼光的,確實這樣的男人不能嫁!
我大伯是人品多好的一個人啊!”李向南忍不住說道。
“你這孩子!長輩的事情少議論,知道了就行了……”
人的心思是很微妙的,在這些事情上不要談什麼正確不正確的。
如果百安村一直被長安村的人找麻煩,百安村的人用不了多久就會對大伯有意見。
晚上,村里開了一個簡短的動員大會,就是鼓勵村民明天去送糧。
婦女主任組織全村的婦女準備行動。
第二天李向南對這件事情很重視了。
原來是她作為集體的一員要參于。
現在的信念是必須贏。
她在百安村送糧的隊伍里打頭。
長安村今天把他們精挑細選的壯勞力放在前面抬糧食。因為人工抬著糧食,搶位置的時候才靈活。
後面跟著緩慢的牛車。
糧隊要往前行的時候,他們就往前擠。他們覺得這麼多人,難道還擠不過一個小姑娘?
這個時候說白了就是比力氣。
在前面擁擠的人數都是差不多的,但李向南一個就頂那邊的幾個人。
李向南拉住長安村最前面抬糧食的人,那人情急之下,居然對李向南動手。
李向南極為自然的一招反制,就把男人的手腕扣住,壓的死死的。
對方驚訝極了,他沒想到李向南不僅是力氣大,其實還會兩手。
一麻袋糧食兩個人抬,那個人看同伴被制要伸手幫忙。
李向南另一手狠壓抬糧食的木杠。
突然巨大的力量襲來壓在了肩膀上,一下就把他壓跪下了,就把他的進攻化解了。
這就等于把他們的隊伍一下就壓住了。
他們長安村還有點怕李向南搶糧。
李向南怎麼會那麼傻?現在已經引起了那麼多的人圍觀,她怎麼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什麼。
長安村隊伍的最前面被李向南糾纏,百安村的隊伍則順利的往前去了。
今天的形勢一下就逆轉了。
看見李向南這麼厲害的不只是長安村的人。
之後李向南打頭領著村里的運糧隊,和他們相遇的人都開始避讓。
百安村的人開始交糧,連續的,後面的都是百安村的人。
這些天百安村真是被壓制的很憋屈。
村里的婦女干活差不多的全都出動了。
牛車馬車運來糧食,往旁邊一卸,體力好的女同志,兩個人也能抬得起一個麻袋。
體力差點的婦女,四個女人抬起一個麻袋。
她們抬著糧食插進自己的隊伍。
體力再差一些沒有後勁兒的,幫著卸車。
或者是一幫人交換著幫著推平板車。
那車上推著的也全是糧食。
體力最差的,今天村里開火,她們給做飯。
並且負責送飯。
早晨兩三點李向南鐘他們就出發送糧了,到9點左右就餓的前心貼後背了,自己帶的窩頭哪有熱乎飯好吃……
可以說今天一上午百安村的人排上號後,其他的村子就沒擠上去多少。
到了十點,村子里往外運糧的隊伍就停了。
12點左右糧站這邊,白安村的糧食就交的差不多。
大家意猶未盡,嚷嚷著糧食接著運呢?
李大伯不讓了,就組織著村民往回返。
大家也就是嚷嚷而已,好多人也都想明白的。
全讓百安村堵著上交糧食,也會引起眾怒的。
下午就讓給別的村了。
大家心里都有數,這糧食可是沒少運,也沒少交啊!
要是這麼下去的話,他們大隊能是第一個交完公糧。
最先交完的可是有獎勵的。
這時候大家的集體榮譽感特別強,全都樂呵呵的往回走。
還商量著村干部,今天晚上他們半夜就往這走……
第二天依然這樣順利。
交糧的時候李向南是打頭的,交完糧之後,李向南也是最後跟著回來的。
早晨的較量,長安村就知道他們肯定是贏不了了。
第二天也沒有來找麻煩。
後續的幾天也是平平安安的快速的運送糧食。
果然,百安村是公社里最先完成交糧任務的。
交完糧能休息幾天,接著秋收就要開始了。
李向南搶了長安村兩麻袋的糧食,差不多就是400斤啊。
這事誰也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但背地里可都知道了。
村干部開了會決定,李向南同志在送公糧的任務中貢獻突出,獎勵她80斤糧食。
在運糧過程中,他們村子的村民有受委屈的,(就是那些挨打的)每人補貼20斤糧食。
大家伙听到這個消息有後悔的,為啥自己沒往前沖呢?要不然挨打的不就是自己了嗎?糧食也是自己的。
挨幾下打就20斤糧食啊!
大家休息了幾天之後就開始秋收勞動,李向南又像倉鼠似的儲藏著自己的食物。
李向北和顧長民。就是自己的後盾。
今年到秋天的時候李向北基本上把村里的人名都認識了,也會寫了。
這是他特意讓姐姐教的。
所以來換農具的人,他就能應對了。
就是速度慢點。
等四哥下工回來或是姐姐回來之前,他完全可以幫著姐姐看倉庫。
村里人多數是寬容的。
再說李向南的威名在前,誰會挑李向北的毛病呢……
秋天的時候就這樣忙忙碌碌的過去。
今年收的秋菠菜香菜要比去年多得多了。
從春天到現在,雞蛋攢了3000多枚。
李向南看著自己收獲的這些東西滿意極了。
當貓冬的時候,就是他們開始努力學習的時候了。
平時也是學的,但是比較松懈。
只要村里沒有組織大會學習的話,他們都要在家里最少學習半天。
即使是學習的時間多了,李向北出去逛的時間少了,他也能听到村里的八卦。
李向北︰“姐!顧小三想和知青李灼處對象,被李知青給罵了!”
顧老二的三兒子,大家都叫他顧小三,李向南還真不知道他大名叫什麼。
“你知道啥叫處對象啊?後來呢?”李向南問。
“大家說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李知青長得多好看啊!
大家還說她家條件好!
姐,我咋就不知道啥叫處對象呢,就是顧小三想娶媳婦兒唄!”李向北叨叨著。
“那我們向北長大了,想找啥樣的媳婦兒啊?”李向南也是沒事了,逗她弟弟。
李向北︰“我不找媳婦兒,有媳婦還得幫媳婦干活!太累了!
我要幫姐姐干活,我還要幫長民呢!”
李向南︰“臭小子,你自己說的!
等你找媳婦的時候我就問你,我的活誰幫我干啊?”
這倆孩子從春到秋是沒少幫李向南干活。
尤其摘野菜,晾木耳、榛子、蘑菇什麼的。
李向南只要采回來就不用操心別的了。
李向北︰“我說了,我給姐姐干活!
我可不能像馮知青似的,天天給李知青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