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 !
顧長鎖被他爺爺說的怕了。
最後,張杏兒被顧長鎖打了,據說打的不輕。
這是她嫁進顧家來頭一次挨打。
李向南︰這些人早干什麼去了?他們要是早有畏懼之心,何至于如此?
第三天晚上,王老太太,楊老頭,老顧頭親自上門,接李母回去的。
從下午的時候就開始下小雨,李向南覺得不至于非趕在雨天回去。
但是顧老頭不願意,他怕夜長夢多。
小雨淅瀝瀝的,下了一夜都沒停。
等李向松起來的時候,就發現李向南那屋都鎖門了。
這下雨天都不用上工,李向南又去采蘑菇了。
李向松︰“向南,是真勤快!”
“唉!這孩子也是要強!
今年秋天咱們要是搬出去了,她一個人住,不知道能不能行!”王小菊擔憂的說。
他們家從去年就開始準備,預備著今年秋天蓋房子。
李向松︰“你是沒看見她踹顧長河的那一腳……
我的體格可打不過顧長河吧……”
“你說的事我總覺得不信!
行了,別�@鋁耍 br />
趕緊去吃飯,一會兒孩子讓娘看著。
咱們也趕緊采點兒山貨!”王小菊推了自家男人一把。
此時的李向南在森林里歡快的忙碌著。
從昨天到現在的小雨滋潤,蘑菇有很多了。
偶爾能踫上木耳。
她一邊走一邊摘
她的目的地還是那片都柿。
這兩天因為擔心李母,怕他們找事,李母應對不來,所以她沒敢走遠。
都柿還剩下一些不太熟的,經過這兩天該熟了。
靠山吃山這話一點也不假,大山真是給予了人們豐富的物產。
宋老頭會看一點天氣,他說明天能晴。
大家都盡量的去林子里采蘑菇。
不管什麼東西都能填肚子啊!
李向南覺得自己都夠早的了,她出來的時候還踫見了幾個村民。
打招呼是最起碼的禮節了。
不過大家看起她的目光都有點探究。
李向南又不是真正的這個時代的人,你們願意看就看吧!
李向南看了,能有200多斤的都柿了。
這一小片的都柿被她采光了。
采完都柿,李向南就開始采蘑菇和木耳。
木耳和蘑菇比,可是少多了。
往農場那邊去也能采到蘑菇,但是木耳就沒有了。
李向南猜想,在那邊會有人要木耳的。
李向南還遇到了一只兔子,可惜沒打中。
她可真是懊惱的夠嗆。
那可是肉啊!
李向南回到家的時候,她娘正在給她燒炕。
這天氣下了雨,燒了炕才舒服,要不然潮乎乎的。
炕邊上還擺了糧食袋子。
李向南︰“娘,你給我拿糧食了?”
“嗯!顧長鎖他不是個東西,淨身出戶了。
我女兒又不是不懂事的!”李母看的出女兒是擔心她。
李母的心里熱乎乎的。“我知道你是擔心我把糧食拿出來了,他們不樂意!
顧翠華今年才開始掙工分,我以前的時候沒讓她喝西北風吧?
就她掙的那幾個工分,她還打算自己留著,沒打算往家里交呢!
她能吃家里的飯,我的向南就能!
誰也說不出來什麼?”
既然李母這樣說了,李向南就什麼也不說了。
孩子多的再婚家庭必然就有這樣那樣的麻煩。
鍋里李母給貼的苞米餅子。
天天吃苞米做的食品,李向南已經不舒服了。
前天開始,她心口窩那兒就像被人抓住了似的難受。
真是吃苞米面多了燒心了。
沒辦法,她沖了一點小甦打水,她喝下去了,壓一壓。
她既沒有胃藥,也沒有其他的糧食作為主食頂替苞米。
還能怎麼辦?大環境就是這樣。
生產力低下,窮啊!
李向南拿出來一個活珠子,扒了皮遞給李母,這個東西她怎麼舍得吃?
李向南勸說了半天,又拿出來三個讓她看,待會兒她們幾個一人一個。
李母才吃了,還說下回讓向南留著自己吃。
李母走後,李向南發了好半天的呆。
以前不管是朋友聚餐也好,或是參加別人的宴席……桌子上常常有些食物不受歡迎都整盤子整盤子的剩……
剩下的饅頭,別說是半個的,整個的都白花花的被扔掉了。
就是那菜湯都油汪汪的……
現在,吃飯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分食物的,李向南現在的食量要比原主大的多了。她覺得自己也就能吃個半飽。
常常餓的心里焦躁難受。
她想起了唐僧掛在嘴邊的話,罪過罪過!
那些事都不要想了,越想越覺得……往事難追!
好在,自己分出來過了,現在有300斤糧食打底兒,秋天的時候她肯定還能分到糧食。
以後七分飽還能實現吧?
李向南把自己的思路回籠,她拿了一個小盆,端著半盆都柿去了李村長家。
李向南進了屋就和屋里的人挨個打招呼。
李奶奶還那樣愛搭不理的。
李村長開口說話了。“向南啊,你有事兒?”
“我采了點都柿,拿給孩子們嘗嘗。”李向南招了招手,大堂哥二堂哥家幾個小的都圍了過來。“拿去,洗洗你們分著吃吧!”
“向南,采點東西不容易。
下回有東西留著,你自己吃吧!”大伯娘說道。
“也沒多少,給孩子甜甜嘴!”李向南接過大堂嫂遞過來的空盆就要走。
李村長就跟著出來了。
他一個長輩的用不著送小輩的出來。
這是他有話要說啊。
走到院子門口沒人了,李村長才開口。“以後一個人過日子,有自己撐不住的活,你記得來找你堂哥他們!”
這一刻李向南的眼楮有些酸酸的。“知道了!”
“你沒有去公社是對的。
你是個女孩子,向北年紀也小,你娘也不能離開顧家……
這世上的事情不是除了黑就是白的,不黑不白的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多了!”李村長說道。
這是李村長在教導李向南。
李向南點點頭。“大伯,我看見那些勞動改造的人,他們趕牛車來回拉麥子。
去的時候倒是容易,坐著牛車。
我看回來的時候,他們跟不上牛車,就他們那個年紀和身體……”
“他們都是來勞動改造的……”李村長覺得他也無能為力。
李向南︰“這世道,也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成不變的。
做人留一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相見。
他們這些人在沒有出事之前都是很有來歷的。
誰又能說的清楚,他們會不會東山再起。
咱們就是不結個善緣,也不能留下惡緣……”
從最近的這幾件事情上的李村長越來越對李向南刮目相看了。
她說的道理自己懂。
不過是誰的日子不苦呢?很多事情李村長懶得上心了。
不管是在教育上還是在生活上,李村長對他們都不積極。
“知道了!快回去吧!”李村長沒有進院子,就站在門口看著李向南。
她想小小年紀,沒想到想得還挺長遠!
他四個兒子,都比向南大,可是沒有一個能想到這件事情。
向南能挺起來老三這股……
要是向白再不出事多好……。
“行了,人都走遠了,快進屋吧!”大伯娘說道。
“你這個婆娘,催我干什麼?”李大伯好似抱怨,他的腿卻老老實實的往回邁了。
“難怪張杏兒去搶孩子的東西吃,都柿怪好吃的。
你快進屋吧!要不然連個皮兒都給你留不下!
也是向南有心了。”大伯娘念念叨叨的。
“你囑咐幾個兒媳婦兒,瞅著向南點。
有事的時候都伸把手。”李村長囑咐道。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