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 !
一個女人帶著4個孩子過日子,肯定是不容易的。
當時小的剛出生,最大的才15歲。
按說這樣的日子也能過下去。
可是這個時候李母突然失去了身強力壯的丈夫,也是上了一股大火。
給丈夫辦後事的時候,她是硬挺著。
喪事完了她就躺下了。
她突然腹痛不止,還發著高熱。
送到公社一檢查是急性闌尾炎,必須做手術。
農村人看病全是現錢,還一分不報銷。
辦喪事的時候把家里的錢都花完了,還欠了外債。
做手術的錢就全是借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
李母做手術時,是留大女兒在家照顧李向北。
李向北還吃奶呢,村子里的人還是挺有人情味兒的。
有幾個正喂孩子的嬸嬸,這家的給孩子喂一天奶,那家給孩子喂一天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15歲的孩子照顧家倒是沒問題了,可是讓她照顧一個幾個月孩子可就挺難的。
李母從醫院剛回到家就發現孩子發燒了。
先是按村子里原來的土方子,又是擦又是用針挑的。可是都沒管用。
第三天的時候一看這孩子燒的不行了。又帶著孩子去看病。
診斷為小兒肺炎。
為了給李向北治病,又花了不少錢。
通常來說,一個沒有男人的家庭,還錢本來就難,借錢就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是舊債沒還,又借新債。這錢恐怕就借不到了。
好在,原主的親大伯李文山是這個屯的村長。他給做了擔保。
真是一家幾塊錢幾塊錢的湊。
才湊夠了給李向北治病的錢。
這幾件糟心的事情下來,這個家負債200多。
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大筆錢啊。
李父李文軍,孩子到了年齡就送他們上學去了。
這個時候,大姐和二哥都在念書。
大姐知道家里的難,就說什麼也不再念了。
二哥也是這個想法。
丈夫死了,李母覺得能做的事情就是按丈夫的心願繼續讓孩子讀書。
在李母和大姐的極力堅持下,李向白念到了高中畢業。
李母挺能干的,原來就能拿8工分。現在為了給家里掙錢還錢,她就開始拿10工分。
辛苦是肯定的。
李母說李向東身子骨還沒長成,只讓她干6個工分的活。
李向南在家里幫著看孩子。
那真是小孩看小孩。
原身李向南小時候也挺不容易。
在農村,就是拿一年的滿工分到年底的時候,一個人能剩下二三十塊錢就是多的了。
家里還要花銷呢。
也就是說她家欠的債,沒個7年8年的肯定還不上,要是年景不好的話,時間會更長。
現在一般十六七就開始相看,十八九的,多說20歲就結婚了。
李向東是老大又是一個女孩,嫁人的時候不給陪嫁就不給了。
兒子結婚的時候沒有彩禮,可沒有姑娘願意呀。
所以李家的日子難著呢。
在丈夫剛剛死了沒多久的時候,有人問李母是否改嫁。
她是一口否決的。
一年之後,這些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
她要怎麼辦?
村里的顧家老三顧德忠的媳婦難產死了。
這媳婦兒拼死生下一個男孩兒。
剛出生的孩子沒奶吃,真是很難養活。
也是村里的婦女幫著喂一喂。
但是不可能人家天天給喂。
所以還得自己想辦法。
這時候村里的老人兒就想撮合李母和顧德忠。
顧德忠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
家里三個孩子。
老大和李向白差不多大的年紀,叫顧長鎖。
老二是個女兒叫顧翠華比李向南大三歲。
老三就是這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
那個年月早就不提倡寡婦守寡那一說了。
這兩家日子過得都難,要是合成一家,顧家的那個小崽兒,說不定就能養活了。
顧家也是白安屯的大姓。
顧父有親兄弟好幾個。
這也算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家。
這不是李母願不願意的事兒了,現實就這麼殘酷!
顧父要不是有剛出生的孩子實在是照顧不了,他怕媳婦兒拼了命生的孩子養不活。
估計他也能這麼快就答應這個事。
李家這邊李向南的親奶奶還活著。
李家兄弟4個,李文軍排行老三。他們還有一個妹妹,排行老五。
在崔秀花有改嫁的意思的時候,李家沒有人阻攔。
就是提出孩子不能改姓。
現實擺在面前。
李向南家的一屁股債需要有人幫著還。
大的孩子嫁娶需要有人幫襯,小孩子需要養活。
不過事情也沒有立馬就辦。
但是,顧家的那個小崽兒,後來起名叫顧長民的,先抱到李家去了。
三個月後李母和顧家老三顧德忠開了介紹信,辦了結婚登記。
兩家這麼一堆孩子就湊在一塊兒過了。
這麼多人在一起,不可能沒有磕磕絆絆的。
但說起來也沒有多大的事兒,日子也過下去了。
李向白18歲的時候去參了軍。
前年才結的婚。
顧長鎖結婚早,今年孩子都好幾歲了。
要說原主是怎麼出的事兒呢?
從她的二哥李向白說起。
李向白在執行任務中為了救戰友犧牲了。
一個當母親的,這個時候真是悲痛欲絕。
兒子還這麼年輕,她的妻子才剛剛懷孕。
兒子還沒有看見他的孩子出生。
被救的戰友中,有一個叫周平,就是他們前進公社的。
這個戰士的親爸是供銷社的副主任,他媽是供銷社的售貨員。
在供銷社屬于吃公糧的,在那里賣貨的人都很牛逼。
當個小領導的就是挺了不起的存在。
周平他媽親自上門來感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