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的曙光奮力穿透厚重的鉛雲,絲絲縷縷地灑落在雙峽隘。
隘口的戰場之上,匈奴人與漢軍已經展開廝殺。
匈奴人與漢軍短兵相接,喊殺聲、兵器踫撞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重甲軍與普通漢軍戰士緊密協作,組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恰似那巍峨屹立的堅固海堤,硬生生地擋住了如潮水般洶涌的西域步兵的瘋狂沖擊。
西域步兵前赴後繼,他們所組成的浪潮,一次次凶狠地拍打著 “海堤”,卻只能濺起無數血色的浪花。
而這些浪花,就是無數西域步兵的血肉。
經過半日的慘烈廝殺,西域步兵的折損已然極為嚴重。
匈奴大軍中,阿古拉騎在高頭大馬上,粗獷的臉龐冷若冰霜,宛如千年不化的寒冰。
他漠然地注視著前方的戰場,眼神中沒有絲毫憐憫,對于西域步兵的巨大傷亡,他視若無睹,仿佛眼前這些生命如螻蟻般微不足道。
“哼,老子就用這三萬人的性命去耗,去填。” 阿古拉低聲自語,聲音中透著一股狠厲,“老子就不信,你們的身軀能比鐵還硬。”
在漢軍的陣線之中,登臨始終屹立在鋒矢位,直面著最為猛烈的攻擊,承受著如山般巨大的壓力。
他渾身浴血,宛如從地獄中走出的魔神,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然而,手中的破軍槍卻依舊揮舞如龍,每一次刺出,都伴隨著匈奴士兵的慘叫與鮮血飛濺。
在他的身後,無論是重甲軍的精銳戰士,還是其他普通漢軍戰士,不時以崇敬且狂熱的目光看向他。
登臨的存在,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給予他們無盡的力量,使得他們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戰力,士氣始終高漲如潮。
諸位將軍多次勸說登臨暫時退出戰斗,畢竟他身為三軍主帥,肩負著全軍的生死存亡,不容有失。
然而,登臨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將軍們的好意。
他深知,接下來這幾天的戰斗,無疑是整個西征之戰的關鍵轉折點,不僅關系到西征軍全體將士的生死安危,更關乎這場戰役的最終勝負。
自己身先士卒地站在前線,將士們就有主心骨,就能夠極大地鼓舞士氣。
而且,以他超凡的實力,確實能夠為將士們分擔諸多沉重的壓力。
登臨不退,重甲軍的所有戰士就不退,他們堅定的站在王的身後。
——在重甲軍戰士的心目中,登臨就是至高無上的神祗,是他們甘願為之赴湯蹈火的王!
重甲軍身披堅不可摧的重甲,然而,其他漢軍戰士卻沒有如此精良的防護裝備。
在這慘烈無比的戰斗中,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傷亡風險。
渾身鮮血淋灕的傷兵不斷被戰友們抬下戰場,急匆匆地經過列陣的士兵,向著後方的軍營奔去,交由隨軍郎中進行救治。
而陣亡的將士,漢軍也不會讓他們留在戰場上,否則的話,會被雙方的戰士踐踏成泥。
它們會被抬到堆放尸體的地方,那里已然尸積如山。
劉玉娟和柳萍精通醫術,她們毅然加入到救治傷兵的隊伍之中。
兩位女子在無數傷兵之間來回奔走,原本潔淨的衣衫早已被戰士們的鮮血浸透。
一名傷兵被匆忙抬來,盡管他因傷重即將陷入昏迷,但口中仍虛弱卻堅定地念叨著︰“我…… 我還能打…… 弟兄們…… 放我下來,大帥還沒退…… 我又怎能退……”
不遠處,柳萍眼神復雜地望著這名傷兵,心中五味雜陳。
“師父,你怎麼了?” 劉玉娟察覺到柳萍的異樣,趕忙快步跑到傷兵身前,憑借著熟練的醫術,迅速處理著傷兵的傷口。
柳萍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快步走到徒弟身邊,幫忙協助救治。
“我從未見過……” 柳萍喃喃說道。
“沒見過什麼?” 劉玉娟一邊專注地忙碌著,一邊隨口問道。
“嗯,沒什麼,哎,小伙子的血管破了,趕快扎起來……” 柳萍趕忙轉移話題。
其實,柳萍真正想說的是,她曾經也見識過不少戰爭場面,哪怕是在異族的軍隊中,她也從未見過士兵在受了重傷之後,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也堅決不願離開戰場。
而士兵之所以如此,僅僅是因為他們敬愛的將軍,還在戰場上奮勇廝殺。
這樣的士兵,並非個例。
柳萍所見到的大多數傷兵,都念叨著類似的話語。
她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漢人的軍隊中能再多出幾個像登臨這樣的將軍,何愁不能將異族徹底消滅。
可惜,這個天下,只有一個登臨。
……
殘酷的隘口之戰持續了整整一天,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匈奴人的西域步兵陣亡人數達到六千余人,而漢軍的傷亡也有三千人之多。
在下午時分,重甲軍出現了第一位陣亡的戰士。
到了傍晚,又一位重甲軍戰士倒下。
他們並非遭受致命的外傷,而是在長時間的高強度戰斗中,體力耗盡,脫力而亡。
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依然緊緊握著重刀,仿佛那是他們堅守的信念。
他們身上的九黎重鎧,在胸膛和背部的位置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傷痕,坑坑窪窪,觸目驚心。
要知道,九黎戰甲的材質極其堅韌,能形成如此之多的傷痕,可想而知,戰甲所承受的攻擊數量是多麼難以想象。
當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落下,籠罩雙峽隘時。
匈奴與漢軍各自收兵回營,暫時結束了這一天的血腥廝殺。
……
第三日,晨曦再次照亮雙峽隘,匈奴與漢軍的戰斗如昨日一般,繼續在這片土地上激烈展開,從清晨一直持續到夜晚,未曾間斷。
在日間的戰斗中,漢軍巧妙地投入騎兵進行攻擊,試圖引誘匈奴騎兵參戰,然而,阿古拉經驗老到,並未上當。
這一天的戰斗同樣慘烈,匈奴軍的傷亡人數竟高達八千人,漢軍的傷亡人數也達到了三千五百余人,而重甲軍有四人永遠的倒下。
古語雲︰“傷敵一萬,自損八千,是大勝。” 若用這句話來形容匈奴人,那無疑是一場大敗。
短短兩天時間,三萬西域步兵已然折損了一半。
若是換做普通軍隊,如此巨大的傷亡足以引發大軍的崩潰或者嘩變。
然而,阿古拉面對這樣的局面,卻顯得格外鎮定。
此刻,他正悠然地坐在軍帳之中,大口喝著烈酒,大塊吃著烤肉。
當手下將步兵的傷亡數字呈報給他時,他僅僅是微微愣了一下,隨後便若無其事地繼續喝酒吃肉,仿佛那些死去的步兵並非鮮活的生命,而只是任人宰割的牲口。
實際上,他的心情還算不錯。
因為在下午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則重要訊息,阿不遲親率的十萬大軍距離此處已經不遠,預計明日午時之前便會抵達雙峽隘。
“登臨…… 重甲軍…… 你們的死期就要到了。” 阿古拉臉上露出一絲猙獰的笑容,一仰脖,將碗中的烈酒一飲而盡。
……
與此同時,在登臨的軍帳之中,西征軍的眾位將軍齊聚一堂。
軍帳內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壓抑,仿佛有一塊無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眾人的心頭。
因為,登臨剛剛向大家通報了斥候和討賊會聯手傳回來的最新訊息。
第一條訊息是,阿不遲親率十萬大軍,血洗了距離此處最近的一座城池,此刻距離雙峽隘僅有不到半日的路程,預計明日午時之前便能兵臨城下。
第二條訊息也讓眾人憂心忡忡,斥候探明,在西征軍回撤的兩處必經之地,均埋伏有匈奴騎兵。
一旦大軍返回,必將遭受重創。
而且,這兩支匈奴騎兵還掐斷了大軍的糧道,使得虎牙要塞的糧草無法及時運送過來。
這也就意味著,西征軍在三天之後,將會徹底陷入斷糧的絕境。
在古時的戰爭中,向來遵循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的原則。
對于一支軍隊而言,斷糧所帶來的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即便西征軍將士們的士氣再如何高昂,當人處于極端饑餓的狀態時,也難免會做出一些瘋狂且不可控的事情。
登臨一臉疲倦地坐在帥座上,連日來艱苦的行軍與戰斗,若不是他擁有逆天的體質,恐怕早已累得癱倒在地。
他揉了揉太陽穴,試圖緩解一下那如潮水般襲來的疲憊,緩緩說道︰“我已向附近的討賊會群雄發出命令,讓他們盡快收集糧食,送到軍中,希望能夠暫時解決一些燃眉之急。”
如今,大家已然是生死與共的戰友,因此,登臨也不再隱瞞,將自己是俠影這件事,坦誠地告知了眾位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