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的夠久,就沒人是我對手!
二人談話間,酒肆內屋突然沖出一個仙氣飄飄的白衣女子,叫罵道。
“格老子的,哪個打傷了老娘的妹妹!”
原來這白衣女子在屋內等著老板娘許久,卻一直不見妹妹進來。
出門一看竟發現自己可憐的妹妹被打傷在地,一時間怒火攻心。
兩條袖子如同出鞘長劍,沖著徐凡面門而來。
“施主,這回是一人一個了。”
玄奘不急不慌地笑道。
這不正經的花和尚!徐凡暗嘆口氣,氣定神閑地抓住直撲面門的袖子。
還未發力,只見袖子斷裂。
兩只白慘慘的不明物體閃著利刃光芒沖下三路而去。
徐凡頓感下半身一涼,極速躲閃。
好險躲過,這也太陰了吧。
差點被迫封心鎖愛???。
玄奘還在旁邊邊看熱鬧,邊解說“好一招猴子偷桃……
又一招黑虎掏心,施主差點沒躲過,可惜。”
白衣女子听到玄奘聲音,生出急智。
這禿驢也不是個好的,何不來一招聲東擊西,于是瞬間起招攻擊玄奘。
玄奘解下腰間酒壺,大喊一聲,“大威天龍!”
壺中酒液潑向白衣女子。
那酒液一沾身,白衣女子臉色大變,身上衣服被腐蝕地破破爛爛。
“阿彌陀佛,紅塵色相,皆是虛妄。”
玄奘微笑打量著女子,只看見一片坦途。
原來並非白衣女子,而是個男妖怪。
“好你個禿驢,我白素貞必不放過你——”
“吃我一板磚!”
“啊!”
徐凡又一板磚將這妖怪打暈。
這妖怪在地上抽抽了兩下,變回了原型。
原來是一條白色的胖頭蛇。
唯一與其他蛇不同的地方大概是生了兩條尾巴,每條尾巴後有個白色蠍子鉤。
“施主,這稍微有點暴力了。”玄奘人模狗樣地對徐凡說。
徐凡微笑以對,回想玄奘的那句“大威天龍”,屬于經典再現了這是。
萬萬沒想到,這個胖頭蛇居然是白素貞,似乎哪里出了一點點偏差。
徐凡收拾起這兩條蛇,蛇身濕漉漉的,沾滿了酒氣,原來和尚那壺里是雄黃酒。
還帶了些許的佛家之氣。
玄奘跟在後面說道“施主,這兩條蛇可否交給我處置?”
這和尚不會是想打打牙祭,吃個炖蛇煲吧?
“蛇煲雖然好,但這兩條蛇還不能吃。”徐凡說道。
玄奘阿彌陀佛了一聲,“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原來這兩條蛇並不害人性命,不過吸取一些過路客人的精氣,這導致不少男人流連忘返,回家交不上公糧。
這惹怒了這些男人家中的妻妾,她們聯合起來湊了幾錠金子,找玄奘說服酒肆的妖怪從良。
徐凡捏了捏額頭,“既然她們不害人性命,那廢了修為放生就是。”
畢竟白素貞和小青,日後應該還會有其他際遇。
想想一個男的白素貞對上傳說中的許仙,莫名還有點小期待呢。
?? ???? ??????
“我拿這兩條胖頭蛇給那些女施主看一看就好。”
徐凡將兩條蛇交給玄奘。
玄奘收起蛇,問道,“施主,你說咱們是老朋友,可是前塵之事?”
不愧是有慧根的男人,一猜就中。
玄奘被抹去神識,又重入輪回,保不準如來會吸取前車之鑒,動什麼手腳。
因此徐凡並沒有打算立刻告知玄奘前世之事。
“不知你可願隨我一起,共謀一番宏圖偉業?”
徐凡露出八顆牙齒,標準一笑。
“我之前不只是你的老朋友,也算是你的事業導師了。”
嘻嘻,雖然被坑了一把。
“哦?看我現在的樣子,我當年的事業應該是不太成功。”玄奘抬眼看向徐凡。
“人生重來一次,就像重新開局,不試一試,怎麼知道這次不行呢?”
“願聞其詳。”
……
天上的星子熠熠生輝,宵禁後的長安城一片寂靜,只有零星的巡邏兵游蕩在街道。
與此同時,金碧輝煌的唐宮正在夜宴。
琵琶聲陣陣,舞伎擺弄著柔軟的腰肢。
衣袂飄飄地跳著飛天舞,近些年皇帝大興佛教。
飛天舞也成了皇庭宴會的必備項目。
長安城的主人不復壯年,在御座上昏昏欲睡。
內侍大膽上前,輕聲道“陛下,陛下。”
皇帝清醒片刻,道“何事?”
“已經二更天了,您看……”
“下去,讓人都散了吧。”皇帝擺擺手。
夜宴結束。
皇帝躺在寢宮龍床上,望著金色床幔。
昏昏欲睡間想起自己前半生,勵精圖治,躊躇滿志,這長安城的繁華,至少有一半是他的功勞。
他日怎麼也會青史留名,不枉此生。
忽而又惆悵,少年得意,不知老之將至。
最近無論做什麼,都覺得頗為力不從心。
做人間帝王,終究逃不過衰老死亡,蒼天何其殘忍。
耳邊還傳來愛妃的呢喃。
與年輕貌美女子的相處,仿佛能讓他感受到青春的回光返照。
卻也不過片刻。世人都說他不如年輕時英明神武,逐漸沉迷女色。
溫柔鄉里仿佛夢回年少,誰又能懂呢?
半夢半醒時,忽然身處一片虛妄之地。
靈台似有片刻清明,只見西方光芒四射,一朵祥雲飄然而下。
七彩蓮座在祥雲中生出,坐著一尊男身女相的菩薩。
“這……”皇帝沒見過活的菩薩,愣在當場。
“我乃觀世音菩薩,特來夢中與你相會。”
一時間,皇帝腦海中閃過襄王神女,共赴巫山之類的典故,出家人,不是戒色嗎?
“菩薩。”
皇帝做了一輩子萬人之上,自然不習慣彎腰扣頭,只別扭地行了個禮。
觀音菩薩微微一笑,說道“听聞唐王想要國泰民安,讓王朝千秋萬代,我特來祝你一臂之力。”
皇帝微微一愣,道,“謝菩薩。”
回想年少壯志,今多已實現,唯一不平之事,大概就是壽命。
且多年帝王生涯,早讓他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既然觀音有所給予,必然也有所求。
果然,觀音又道。
“佛法無邊精妙,若命一人來西天求取真經,必能救眾生于苦海,使百姓安居樂業,王朝安穩長久。”
“請問菩薩,可有合適人選?”
“貴朝高僧,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