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接下來,凌霄天被活捉的那些手下,一個個感受到了濃濃的挫敗感。
仿佛一群一直自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體型犬種的京巴,突然遇到了雄壯的藏獒一般自慚形穢。
就在他們以為陳生只給他們一副地圖的時候,真正越獄還要靠他們自的時候。
其實越獄的每一個細節,陳生都已經給他們做足了功夫。
每一個該拜訪的人物,陳生都已經拜訪,各個重要的關節,都做好了疏通。
守門的獄卒,全都換成了為非作歹的幫閑,如果越獄他們的貢獻可以為零,可以讓凌霄天成功逃出去。
城門的老卒故意沒有關城門,可以加快他們逃出城去的速度。
縣城內所有的官員都時刻準備著,這一場大戰,此次與韃靼的探子作戰,只要是一場大勝,他們環縣的每個官員,嘉獎肯定是少不了的。
佯裝成百姓的巡檢司兵丁雖然毆打這些越獄的人,但是他們只是將韃靼的探子殺死,至于凌霄天手下的士兵要麼活捉,要麼打暈過去。
這才是真正的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這麼多的工作,都是陳生花費了整整一天的心血做到的,他跟朱麟跑遍了各個衙門,拜訪了不知道多少個縣里的大人物。
陳生要感謝老爹帶著自己去過幾次縣城,縣城里有什麼衙門,讓他都一清二楚,該怎麼打點他也明明白白。
這便是優勢,一個偽官二代的優勢,
在城門附近樹林里等候的陳生心情很壓抑,這一次他可謂機關算盡,將所有人都規劃到自己的計劃之中,但是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好兄弟老沐能夠給自己惹下那麼大的禍患。
這次真的給陳生十足的教訓,再完美的計劃,再完美的局,都可能會出現難以彌補的意外。
看到越跑越少的韃靼的探子,還有緊緊跟隨的凌霄天,眾人都露出了如負重釋的表情。
尤其是朱麟,更是對陳生的能力佩服的不行。
一個堪堪十三歲的少年郎,竟然能夠運籌帷幄到將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都調動起來,讓所有人都去配合他的計劃。
這份能力,他自信大明的年輕一代除了陳生之外,沒有人可以做到。
相比陳生,自己更是不堪,除了閑暇時間唱唱曲,自己還能夠做什麼?
想到這里,朱麟愈發的堅定了不能讓陳生受到老沐殺害袍澤事件的影響的決心。
大明軍方多少年出了那麼個天才,若是因為這點小事,就這樣英年早逝,這將是大明武人的巨大的損失。
想到這里,朱麟準備寫一封信給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定國公,讓他動員力量,早作準備。
至于凌霄天手下的鷹隼騎二隊的將士,更是將陳生敬若神明一般。
既然要和他們一起退敵,李棟自然不可能將計劃隱瞞他們,當李棟說出自己的布置的時候,所有人都新生愧疚。
他們竟然誤會陳生會對凌霄天動手。
人家在縣城里,費勁辛苦想的是如何救出凌霄天。
而兄弟們卻殺過去,要找陳生討個說法,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死了副百戶一下十幾個人,這件事情怪老沐嗎?
怪!
但是也怪鷹隼騎二隊的這些人做事情沒腦子!
見到那些探子和凌霄天出城,眾人都焦急的看著陳生。卻見陳生躲避在叢林中,呆呆的出神。
一個個緊張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卻不敢上前打斷陳生的思考。
實在是陳生今日暴躁的脾氣嚇壞了這些人。
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出現的草木發出了 的聲音,眾人緊張的四處張望。
卻見不遠處來了一行人,眾人都是大明官府官員的打扮,尤其是為首一人身穿緋色官袍,頭戴烏紗帽,四十五六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頜下和兩腮留著長長的美髯。
竟然是縣令攜本地巡檢、典史一同到來。
陳生不敢有絲毫的猶豫,翻身下馬,躬身施禮“三千營鷹隼騎百戶陳生見過縣尊大人。”
那知縣並沒有故作清高,更沒有因為陳生是一介武官而蔑視他,而是急忙上前攙扶陳生“當不得百戶大人的一拜,百戶大人談笑間將韃靼的探子玩弄于鼓掌之中,端是有三國周公瑾的風采。老夫只恨手無縛雞之力,上不得戰馬不能與大人上馬廝殺。只能將手下的捕快、衙役、巡檢司的兵丁、典史手下的獄卒、富貴人家的家丁全都給您動員來了,這一戰是小王子入侵以來的第一次反擊,希望陳百戶馬到功成,振奮我大明的士氣。”
縣令大人的話說的滴水不漏,仿佛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豈不知這些都是陳生提前打點好,打好招呼的,甚至連軍功如何分配都談好了。
只等縣令大人點頭就好了。
但是他這麼一說,便將這統籌的功勞分去一半,真的可以說是老奸巨猾。但是作為縣令,他沒有摸去陳生一個武將的功勞,也可謂是仁至義盡。
見到手下人有些不忿,陳生上前一步,拱手感慨道“若大明的大人皆若大人一般明辨是非,武將們定然原為大明肝腦涂地,不讓小王子敢越雷池一步。”
那縣令朗聲喊道“諸位同僚,此次作戰,你們一定要听從陳百戶的指揮,不許私自行動,若是壞了百戶大人的計劃,本官定然上報陛下,治你們不尊軍法之罪。”
“是。”眾多官員紛紛稱是。
陳生縱馬帶兵離去,剩下知縣和師爺以及些許僕役。
那師爺不解的望著縣令,要知道縣令好歹也是皇庭唱名的進士,為何對一個小小的百戶如此的彬彬有禮。
當下便開口問道“此次剿滅韃靼的前鋒探子,計劃周詳,大人自然可以將功勞引導自己身上,您又何必對一個小小的百戶如此的禮讓呢?這次作戰是在咱們環縣,他一個小小的百戶難道還敢跟您搶功不成?縣令大人大可親自指揮,將陳生放在晾在一邊便是。”
那縣令恨鐵不成鋼的看了自己的師爺一眼,搖搖頭說道“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做縣令,你只能當師爺的原因。我們看不起武將,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耐,只打敗仗。你看眼前這個少年郎,僅僅十二歲便是三千營的百戶,更是陛下欽點的戶部大使,我觀他性度恢廊,雅量高致,將來前途定然不敢限量。我可不敢因為貪圖一時富貴,得罪了他,將來惹他惦記。”
那師爺不信的說道;“我看他沒有您的說的那麼厲害?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
那知縣淡淡的笑了笑道“如果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而沒有過人的本事,能讓幾百個殺才對他言听計從麼?如果只是一個孩子,能一席酒宴勸動老夫配合他麼?如果只是一個孩子,敢上前追殺韃靼的探子,深入虎穴麼?回去替我寫一道請功的折子,記住著重提及三千營百戶陳生的功勛。如今他如同幼虎在巢,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此時我幫他一次,將來定然能夠與他在朝中互相扶持,換取老夫在朝堂上一展抱負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