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甦城把還沒拆火漆的信遞給陳瑜。
沉甸甸的信讓陳瑜心情都沉重了“三城先帶著人去休息,晚飯過來一起吃。”
“行。”甦城拱手離開。
陳瑜退了左右伺候的人,喝了一盞茶讓自己放松下來,這才打開書信,逐字逐句看完後,輕輕的嘆了口氣。
如今二月中,書信是一個月前寄回來的,那邊暴雪阻隔了兩軍,甦四郎並不曾到陣前,在宣德府駐扎,兵士只有三千,余下近二十萬大軍被暴雪圍困在長峰山中。
長峰山是長夷國最後一道屏障,真正的惡仗是在春暖之後,長夷國必會舉國皆兵的反撲,甦四郎寫信回來只有兩件事,一、讓陳瑜務必要保護好甦家,以免嘉靖帝的遭遇出現在蕭祈玉身上,那樣勢必很多人會拿甦家祭刀,二、要糧食和草藥。
陳瑜把書信收好,起身出門在院子里慢慢的走著。
甦四郎不跟朝廷求救的原因自己知道了,空殼的大越國可能真不如甦家更殷實,但是二十萬大軍啊,陳瑜覺得自己的頭都要炸開了。
能動用的是樂成府所有的糧食,可百姓還得活,一旦露出破綻,那才是滿盤皆輸。
所以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坐地收糧,甦家的商隊全都撒出去,以甦家的名義收糧,再秘密的送到宣德府甦四郎手中。
草藥的話問題不大,自己置換空間里一直都在種植草藥,只需要把草藥制備好,送出去就行。
不管怎麼說都得去一趟望京府,但自己不能去。
讓尋梅去請甦謙修回來,祖孫倆在屋子里仔仔細細的商量了一遍,最後決定陳瑜回甦家莊,甦謙修去望京府,甦城的車隊先在梁州府收糧食運回甦家莊,三個商隊匯合後,往宣德府去,名義上送貨物,不容易被發現。
而這一切都不能跟蕭祈玉說。
當晚,陳瑜把鋪子里的掌櫃的和賬房都叫到一起,這些人每日進賬都交給大公子,甦謙修跟穆臨淮說明了收糧的目的是釀酒,穆臨淮自然願意幫忙,下了公文給梁州府和周邊的百姓,公平買賣百姓手里的余量,價格比糧鋪高出三文錢。
清晨,陳瑜囑咐甦謙修,一旦去了望京府務必想要把四海酒樓開起來,諸多買賣中,四海酒樓是聚財最快的買賣,而這些帶出來的廚子都交給了甦五郎,讓甦五郎到望京府後,听甦謙修的安排。
甦五郎知道事情大了,自是有什麼本事用什麼本事。
陳瑜讓周大寶趕車,一路往回走。
八天後到家,陳瑜直接去找甦義舉了。
事關甦家存亡,陳瑜知道甦義舉在甦家人心中的地位,雖不能和盤托出說得那麼詳細,但陣前需要糧食不能瞞。
“這好辦,甦家各處娶的媳婦兒都可以回去娘家散播消息,咱們坐地收糧,這事兒我來。”甦義舉答應的痛快,既是家族,必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瑜讓鄭月娥管賬,糧食都是給現銀,又讓村子里的人采藥,老君山是不行了,但明珠山的姜家都不在了,大可放開顧及。
而清明前後正是采茶的好時機,陳瑜還不忘去了一趟老君山的茶廠,甦二郎帶人在這邊建好了房屋,平整了空地,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妥當,陳瑜也就放心了,嚴母和柳母帶出來的徒弟可不少,茶園伺候的非常干淨。
家里的事情都心里有數後,陳瑜直奔樂成府。
如此奔波,汪婆子都心疼的直蹦了,看著老夫人疲憊的靠在馬車里,只能小聲囑咐周大寶放慢速度,趁著天還沒黑進了樂成府。
“香琴,到了嗎?”陳瑜問。
汪婆子過來“到了,老夫人您慢著點兒。”
陳瑜睜開眼楮,撩起簾子往外看了眼“去宅子里,讓酒樓送吃喝過來,再告訴他們把所有賬目送到宅子這邊,連帶著銀子一並送過來。”
一夜未眠,冷香和對賬目,尋梅和汪婆子清點銀子,天斗蒙蒙亮了,陳瑜讓周大寶把所有銀子封箱,周大寶在外屋,陳瑜讓汪婆子幾個都在里屋,床上和腳踏上鋪好了被褥,睡一覺緩緩精神。
陳瑜沒睡,她去置換空間直接泡在天來泉里了,周身的疲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後,整理草藥,兌換藥物,壇壇罐罐的刀傷藥、止血藥、促進愈合的藥物都準備好,這院子不小,後座倉庫里可以放下很多藥物,神不知鬼不覺,只需要自己走後,讓李斯忠差人把這些都裝成車運送到宣德府就可以了。
能听到汪婆子在打鼾了,陳瑜知道這幾個人都累得不輕,也就沒急于一時,越是著急的事情越要慢慢的辦,這才不會忙中出錯。
下半晌,幾個人都醒了,陳瑜也趁機‘醒’了,讓周大寶去李府請李斯忠和甦芸娘過來。
李斯忠看到岳母大人,趕緊行晚輩禮。
“免了,四郎來了書信,我只給謙修看過,斯忠過來看看。”陳瑜拿出書信給李斯忠。
李斯忠看過之後,良久無言,好半晌才說“母親,以甦家名義運送糧草過去是最合適的,樂成府百姓手里余糧比每年多,小婿這就去下公文。”
這也是陳瑜的打算,讓李斯忠過目了這些箱的銀兩“越快越好,還需要斯忠在這邊準備押運的馬車和人手,甦家那邊的是商行車隊不夠用了。”
李斯忠表情凝重的離開。
甦芸娘擔憂的坐在陳瑜身旁“娘,真要是這麼難下去,豈不是日子又不好過了?”
“是一直都不好過,百姓不知道罷了。”陳瑜閉目養神“芸娘,你在外面闖蕩的時間最久,筆五郎和六郎都更有見識,娘不妨跟你直說,這件事成了,李家未來都不止這一步,甦家更是會盛寵至少百年,要是不成,只怕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甦芸娘給陳瑜揉著額角“娘,放心吧,這事兒我知道咋辦,樂成府的知府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我會安排人手往宣德府去的。”
陳瑜點頭“能抗多大的事情,才能享多大的福分,這條路不是咱們選的,可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唯有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