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你鴻鈞竟然是好人?!
其實鯤鵬的大道受阻是對 的一種保護,若是 此時強行證道,只會落得被速之大道沖擊,最終身亡的下場。
只有當 真正悟通了所融合的那些大道之後,才是 證道的最佳時機。
同樣是證道成聖,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證道的難度自然也不同,成聖後的收益肯定也天差地別。
就拿接引與準提二人舉例 們兩個用的是功德證道的辦法,成聖那就只是成聖了,對于後續的道路一點幫助都沒有。
並且還需要填補之前缺少的大道感悟,不然之後的大道修行將會寸步難行。
只用創世證道之法成聖的修士,相當于與世界進行了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樣只是成聖了而已,只不過沒有後顧之憂,並且還有世界大道感悟,加快修行速度。
不過創世證道之法只是輔助之法,修士們都是在修行其他證道之法的同時,將其作為輔修,沒有人會只修煉這一種證道之法。
就目前來說,洪荒中最難的證道之法就是以力證道,其次便是鯤鵬和玄元所走的融法創道之路。
路都是自己選的,幽冥也只能祝 成功了。
鯤鵬在回去的路上,剛巧遇到了慢悠悠晃蕩過來的玄元,兩人一同返回北海。
倒不是說玄元遁速慢,準聖大圓滿境界,就算不善于遁速,也慢不到哪里去。
玄元只是在知曉鯤鵬前去地府之後,明白已經不需要自己幫忙,索性一邊閑逛,一邊等待返回的鯤鵬。
在回去的路上,鯤鵬將自己的情況講述給玄元。
得知事情始末的玄元,卻是淡然的笑了笑,表示無需憂心,這種事情心急不得,緣法到了自然而然就成了。
甚至言說可以等鯤鵬成功後,與 一起證道,還說那種盛景應該會再次震撼洪荒生靈。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回到北海再次蟄伏。
這一去,便是千載時光。
這日,鯤鵬再出北海,轉瞬之間來到地府,在幽冥的幫助下,鯤鵬將所有化身投入輪回,隨後本體盤坐于酆都殿內,全身心感知眾多化身在輪回中的領悟。
要說鯤鵬這千載時光倒還真沒白準備,投入的化身數量比冥河當初的都多。
鯤鵬化身入輪回後,幽冥將視線投向巫族之中。
這段時間以來,巫族動作頻頻,十二祖巫訓練葫蘆七兄弟與三霄的同時,族內部分族人在一些大巫的帶領下,進入到洪荒之中攪風攪雨。
巫族的動作,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中獸族的反應尤其強烈。
獸族與巫族這兩個種族,都是出了名的好戰,差別就在于獸族好戰源于領地意識,平日里還是相對溫和的;巫族好戰那就純粹是源于血脈中的本能,喜歡用戰斗的方式尋求刺激。
當兩個好戰的種族相遇,會發生什麼樣的奇妙反應呢?
答案是獸族與巫族打的激烈、打的開心,打出了感情、打出了熱情,就是周邊的種族和生靈遭了殃。
兩個種族也不知道出于什麼目的,只在洪荒範圍內戰斗,準聖級別的修士不參與戰斗,只負責看場子。
只要有人前來勸阻,就被兩族用“最和善”的方式勸了回去。
不過好在兩族的生靈也不是什麼小氣的人,每次戰斗結束後,都會對己方造成的損失進行修補或者賠償。
以前在洪荒征戰、斗法,看的是你有沒有實力、有沒有勢力。
現在的洪荒在洪荒問道庭的帶領下,征戰、斗法前要先考慮考慮自己家底夠不夠豐厚,手中的資源夠不夠賠。
有了規則、有了約束,大家互相之間起爭端的時候,就會更加克制一些,盡量避免戰斗對洪荒造成的破壞。
真要斗法的時候,也有專門的場地使用,不過修為不足大羅金仙的,就沒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了。
如今的洪荒經過晉升,已經非常穩固,太乙金仙還不夠資格造成大面積破壞,打的再怎麼激烈也就毀壞幾座山峰罷了。
而在洪荒動蕩頻發的同時,神農恍若未聞般,繼續與听 四處游歷。
某一天,兩人游歷之時忽見遠方直入雲霄的泰山。
見此情景,神農會心一笑,知道這便是自己此行的終點,當下也不猶豫,牽著听 的手向泰山走去。
待來到泰山腳下時,神農放開牽著听 的手,一步一步的開始攀登泰山。
隨著每一步落下,神農身上的醫道氣息便會濃郁一分,等神農到達山頂時,已經臨近證道成聖的邊緣。
此時的神農,只需要立下醫道,就可證得地皇果位,晉升成聖。
正此時,天邊一道流光劃過,以極快的速度來到神農面前,光芒散去後,露出其內的一本書冊。
此書便是燧人氏多方奔走,最後由元始煉制而成的極品先天靈寶。
乃是由狡的獸皮,輔以紫劍竹煉制所成,可完全承接醫道的氣運,作為載道靈寶。
(注古代記載文字經歷骨片、石器、青銅器、竹簡、紙張等過程,這里選用了竹簡和紙張,方便大家理解。)
這時候,神農立身于山頂靈湖旁,手持書冊,腰間別著純白葫蘆,周身散發出治愈、復甦的氣息。
“匚圓之間天無定,清潔自矢道可醫。
大道在上,今吾神農,立下醫道,以全大道。
以此書冊承載醫道,潔醫葫蘆鎮壓醫道氣運。
天、地、人三道共鑒之。
醫道!立!”
(注匚通方,fang,念一聲部。)
轟!
大道顯化,認可了醫道的誕生,隨後再次隱匿。
天道降下無量功德,慶祝醫道誕生,同時給予神農獎勵。
功德一分為三,神農得其六,剩下四成由狡分得一成,听 分得一成,書冊和潔醫葫蘆各得一成。
書冊在吸入功德後,封面上劃分出一塊空白區域,緊接著《神農本草經》五個銀鉤鐵畫的大字浮現于其上。
自此,書冊有了名字,名為《神農本草經》。
其上以文字方式記載著所有醫道的傳承,並用圖畫形式將針灸傳承記錄于內,並且這種里面的記載會隨著醫道的發展不斷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