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

46.第 46 章 有恃無恐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金玉滿庭 本章︰46.第 46 章 有恃無恐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 !

    清早漳縣街上, 天色微亮路上還沒有行人,幾道炊煙就已經飄到了天上。

    陳老三是跟著他兒子從玉溪縣來到漳縣的。

    陳老三的兒子名叫陳二牛,上歲末和漳縣吳村的吳三娘成親, 留在了吳村過日子。陳老三唯一一回來漳縣,就是參加兒子的婚宴, 就待了兩日,可對吳村的印象卻很深刻。

    他和親家商量好了, 日後兒子媳婦都留在親家身邊住,生了孩子還都跟著媳婦姓,這就是入贅了, 所以從婚宴到新人新房,都由吳家準備。沒法子, 他家的孩子實在太多了, 早就養不活了, 有成年勞動力沒有田地也是白搭,只是多了一張吃飯的嘴, 還不如讓離開家里自己去尋條活路。

    只是他沒想到吳村竟然那樣富裕, 婚宴擺了八大桌, 桌桌都擺了好幾個葷菜,用豬油炸的肉片, 裹著一層金黃的面皮,炸的外酥里嫩, 吃一口能好吃的咬掉舌頭,咸甜的雞腿, 上面裹了一層醬汁,舌頭一舔肉就從骨頭上掉進嘴里,听說這鹵汁還是吳家花錢專門從鹵味鋪子里買的鹵汁, 平日都是城里人才吃的起的好東西。

    半條胳膊長的大魚,什麼佐料都不放,只放在蒸籠里清蒸,蒸好以後撒上半碗蒜汁,鮮美無比。烤得金黃的鴨子,金黃油亮,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油。

    陳家一家子窮鬼哪吃過這樣好的宴席,他們村里村長家的大兒子成親也就是一桌子上有一道葷腥罷了,陳老三那天吃得肉都要往外吐才依依不舍離開。

    本來陳老三以為最早也得等到明年年前才能再見到自己的二兒子,可沒想到剛開春沒多久陳二牛就提著雞鴨回到了家里,說他們老兩口可以到漳縣做工,正好現在漳縣做工可以用工分換田地,說著怕他們不相信,還從懷里掏出了他自己做工換來的地契。

    陳老三拿出自己那早死了的親爹留下的地契一比,果然有九分相似,只幾個字長得模樣不同。

    原本陳老三還在猶豫,畢竟他是一家之長,一下子也不能說走就走,再說了,這天底下哪里有那樣好得到的田地呢

    可形勢容不得他猶豫了,上一歲地里的收成不好,三兒媳肚子里又揣了娃娃他和老婆子去漳縣,好歹家里能少兩張嘴吃飯。

    于是陳老三夫妻就跟著陳二牛來到了漳縣。

    陳二牛卻沒把他們老兩口帶回他家,而是直接把他們帶到了縣上,交給了一個少了半只耳朵的高大漢子。

    那漢子問了他們的籍貫和姓名,就將他們帶到了一間小屋,告訴他們可以現在這間屋子里住著,第一年住不收租金,第二年再住每月就要交十個大錢了。

    又給他們二人發了兩個胡餅和一陶壺清水,讓他們二人先對付一頓,明日自然有人帶著他們熟悉情況。

    陳老三和他的婆娘一夜都沒睡好,兩個人商量了一晚也沒商量出什麼來,只覺得那兩個胡餅香甜酥脆,好吃極了。

    一大早,陳老三和陳婆子就起身穿好了衣服,干瞪著眼等著人來叫他們。

    雞叫三聲之後,他們的屋門終于被敲響了。

    陳老三連忙走到門邊把門拉開,站在門外的是一個比他兒子還要小的半大小子,手里抱著本書。

    “某名寧行,排行第十七,你們可以喚我寧十七郎,從今日開始算起,三個月內,你們在漳縣中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或者惹到了麻煩都可以來問我。”寧行示意陳老三和陳婆子跟著他走。

    這一條巷子里都是這種挨在一起的磚石房,每戶都沒有院子,只有一間屋子,屋門外面就是路。

    巷子里已經有了許多人匆匆忙忙奔波,每一個人臉上都帶著熱情的笑容,渾身充滿干淨,走路全不似陳老三先前在村里道路上遇到的人那樣散漫。

    寧行帶著二人邊走邊講,很快就走到了巷子頭,他指著最前面那個戶門大開的屋舍道“我平日就在這兒辦公,爾等可以到此尋我。”

    陳老三和陳婆子對視一眼,鄭重將這個地方記下。

    到了現在,他們心中已經踏實了許多。背井離鄉最怕的就是到了陌生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負,申冤都不知道往哪告狀。

    現如今他們在漳縣有了靠山縱然寧行說他自個就是個普通小吏,可縣衙中的小吏對這些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大人物了。有了可以依靠的人,知道他們不必如無頭蒼蠅一般亂轉,心中的擔憂自然就消失了大半。

    寧行又帶著二人來到食堂。

    漳縣這半年來的人口增長十分迅速,目前外來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千人,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願意在漳縣定居立冊的流民,另一部分則是如陳老三這種被前面來的人呼朋喚友喊來的其他縣、村的百姓。

    這麼多人吃飯就是個大問題,流民和過來的百姓大多數都身無長物,連個碗都沒帶。李長安索性把食堂搬了出來,在流民區設立了一個大食堂,每日統一做飯。

    寧行帶著陳老三二人來到食堂門前從袖中掏出兩片竹片遞給二人“你們兩個人是新來的可以免費在食堂先吃七天的飯,這是憑證,爾等收好。七日後再吃飯便要自己花錢買竹片了。”

    “一個竹片十五文錢,可以在食堂內一日兩餐吃七日。”

    寧行帶著陳老三二人走進食堂,食堂里側有一排排的窗口,廳堂內擺放的都是桌椅,每一張桌子都是長桌,邊上放著圓椅,一張桌子上便能坐二十人。

    而這食堂內擺放著數十張桌子。

    一邁入食堂,喧囂聲幾乎要把陳老三二人耳膜給沖炸了。

    廳中每一個人都在說話,因為吵鬧,所以要扯著嗓子才能讓身邊人听到自己的話,又因為人人都扯著嗓子,聲音匯聚起來便如道道驚雷一般。

    陳老三二人打了個哆嗦,下意識就往後縮了縮。寧行去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聲音,招手示意陳老三二人跟著他走。

    寧行觀察了一下隊伍的長短選了一列最短的隊伍排隊。

    終于排到了他們,寧行教著陳老三二人將手中的竹片遞給一個廚娘,陳老三顫顫巍巍將手中竹片遞了出去。

    廚娘手中拿著一個鐵夾,只見她將竹片放在鐵夾中輕輕一夾,竹片上便多了一個月牙豁口。

    然後她身側負責打飯的廚娘便端出一碗飯來,下面是粟,上面則是一勺青菜,還能看到幾片薄薄的肉片。

    寧行領著二人又往右走,第二個廚娘身側放著一個大桶,一手拿碗一手拿長勺,一勺湯正好能盛滿一碗,每碗湯里都飄著幾片蛋花。

    最後再從第三個廚娘手中領筷子和勺子,這就打完飯了。

    陳老三二人看著手里的飯已經是嘴巴張的比雞蛋還大了。

    “這樣好的飯竟是不要錢給咱們吃的”陳婆子面上浮現如夢似幻的表情。

    “這都是李娘子好心看不得百姓受苦。”寧行驕傲道。

    這樣的好菜好飯,放在尋常百姓家中也得是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好飯食了。

    陳老三喝了口湯,兩行老淚瞬間順著他滿是皺紋的赤色臉龐上滾落下來“這湯是咸湯啊”

    鹽這樣貴的好東西,李娘子竟然舍得往湯里放。

    盡管還未見過李長安,可陳老三已經在腦中虛構出了李長安的形象。

    一定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善人

    正在縣衙中一手拿著毛筆,一手拿著草稿紙列算式的李長安連打了兩個阿嚏。

    她吸吸鼻子,抬頭狐疑左右看了兩眼。

    莫非李泌已經發現了玉溪縣人口流失嚴重,在背後破口大罵自己不成

    李長安思索了一會兒,覺得李泌還是有道德的,應該不會背後罵自己。

    再說了,這些百姓也不是她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逼他們到漳縣來的嘛。老百姓自願來,漳縣縣衙只是給予了一點小小的幫助罷了。

    思及此處,李長安接著低頭算著這一段時間的漳縣gd增長。

    居民消費大大增加,一方面是居民數量增多,另一方面則是漳縣百姓收入途徑增加賺的錢多了消費意願就自然就強烈了。

    這一點最直觀的反應就是她名下的幾個肉鋪銷售額日益增多。

    現在整個漳縣幾乎家家戶戶養雞鴨。雞和鴨實在是好東西,雞能吃肉還能下蛋,鴨能吃肉鴨絨還能塞進衣服里保暖,最重要的是雞鴨的養成周期短,比起需要以年為單位飼養的豬羊和根本舍不得的牛馬驢來說,雞鴨幾個月就能養大一批,還不用費心喂食,綜合比較下來簡直就是最好的肉類來源。

    企業投資也增加了不少,縣里的鋪子多了,下面村子里村合作社規模也擴大了許多。

    另外就是縣衙購買部分漳縣的府庫中已經堆滿了糧食銅錢和布帛,有錢就要花出去,在李長安的提議下,漳縣縣衙正在進行重新修建,所用的磚石是統一向磚窯購買的。

    修建水渠和水庫挖出來的那些土也不能浪費,李長安就組織人手就近設立磚窯,燒磚技術在唐朝已經完全成熟了,正好能將挖出來的土全都燒成磚。

    既處理了建築廢料,又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和生產產品,一舉三得。

    唯一薄弱的部分就是淨出口了,目前漳縣向其他州府販賣的貨物都還是依靠制糖工坊衍生出來的貨物。不過這個不急,等再發展兩年,漳縣自己生產的東西夠用了自然就會往外賣東西。

    計算完了gd李長安又開始逐個看起各個公眾設施的收支情況。

    然後就更滿意了。

    就連食堂也能實現淨盈利,大規模采購最大程度壓低了食材成本,用大鍋做飯又減少了生產成本。

    目前來看支出最大的就是買鹽了,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這些人都要去做開荒挖渠運土燒磚這樣的重活,攝入的鹽太少可不行。

    人手還是不太夠。李長安捏捏下巴,嘆了口氣。

    受限于戶籍制度和地理交通,目前漳縣能吸引到的外來人口還僅限于附近的幾個縣。

    嗯,政策倒是可以再寬松一些

    五月,帝王下旨冊封楊玉環為貴妃。

    蝴蝶掀起的翅膀已經引起了一股不小的風暴。

    史書上,楊玉環于開元二十八年入宮,改名楊太真作為女道士居住于大明宮。

    開元二十九年又搬至興慶宮。

    直到天寶四載,李隆基才正式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盡管在楊玉環被稱為貴妃前,她享受的已經是皇後儀仗了,可終究是無名無份,如今卻在剛入宮就成為了貴妃。

    七日內,荊州收到了一封信,又送出了一份奏折。

    張九齡在得到這個消息後暴跳如雷,被掐著人中好半天才緩過神來,緩過神來後不顧旁人勸說立刻提筆寫了一封勸誡李隆基的奏折,快馬加鞭往長安送。

    不過李長安覺得他的這份奏折一點兒用都不有,說不準還會牽連他自己再被貶官。

    畢竟李隆基獨夫之心日盛,早就不是開元前十幾年那位廣開言路的聖明天子了。

    可也沒辦法,大唐朝廷的文武百官現在也就張九齡一個人敢寫奏折罵李隆基了,其他還能留在長安圍觀的臣子早就被李隆基和李林甫二人聯手收拾的老老實實了,硬骨頭早就被貶出了長安。

    張九齡就是這樣的脾氣,眼里容不得沙子,旁人不敢勸誡皇帝,他敢勸誡。

    只是張九齡還是那個張九齡,李隆基早已非昨日的李隆基。帝王要一意孤行,哪個臣子又能勸得動呢

    收到信的人是李長安。

    〔室非懸罄,野有青草。〕

    是楊玉環的字跡。

    信上只寫了一行字。

    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這是出自左傳的句子,齊孝公攻打魯國,魯使者展喜勸其退兵。

    孝公嘲笑魯國百姓家里沒有存糧田地里沒有莊稼,問展喜有什麼依仗覺得不恐懼呢

    楊玉環改動了兩個字。

    李長安嘴角越咧越大。

    室非懸罄,野有青草,則她可有恃無恐。

    李長安頓時躥了起來,像一只箭一樣往沈初書房躥。

    還讀什麼書寫什麼詩啊,有這一句話在,區區狀元算什麼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方便以後閱讀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46.第 46 章 有恃無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46.第 46 章 有恃無恐並對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