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制片

第八九章 架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雪中軒 本章︰第八九章 架構

    最強制片!

    “公司如今走上正軌,網劇自不必說,是咱們起家的支柱。

    《我在他鄉挺好的》這部上星劇,讓咱們在電視劇打出口碑。

    後續推出的《愛情而已》《三十而已》的電視播映版權、網絡播映版權順利賣出。

    《三十而已》這類題材,我打算做成系列,《二十不惑》《四十正好》都在我的計劃里。

    下一批編劇組在寫的劇本《大江大河》《小別離》我考慮做成系列劇。

    系列劇是電視劇里最保險又能引流的,如果我的計劃成功,咱們公司在電視劇方面就不愁項目。

    下一階段,公司會加大在電影方面的投入。

    你們現在知道,《愛很美味》電影版,公司與企鵝視頻聯合制作。

    《救火英雄》,時代百納主控的主旋律電影,公司參與投資。

    《興安嶺獵人傳說》,公司獨立制作的網絡大電影。

    這些都是公司為進入電影市場前做的摸底與試探,電影與電視劇不是一回事,廝殺更慘烈,不確定性更大。

    但咱們得試著進入,因為電影能撬動的東西更多,文化、品牌、金錢、衍生品等等。”

    “這個我明白。”

    鄭晴點頭,“不過,想真正進入電影圈公司得拿出一部質量過硬或者直白點說是票房高的電影。

    就像《白夜追凶》立住了公司在網劇懸疑推理類型的標桿。

    《我在他鄉挺好的》立住了公司在上星劇都市現實題材的標桿。

    如果拿不出這樣一部作品,貿然進入電影市場,我不是很認同這個做法。”

    趙禎在公司雖有著一錘定音的掌控力,但他並不排斥不同觀點。

    因為一個公司,當有人急速沖鋒時,就要有人持重維穩。

    更何況這是自己老媽的意見。

    他把手中的筆放下,雙手交叉放在桌上,道,“鄭總監的顧慮是對的,在沒有合適的項目前,公司不會貿然進入電影市場。”

    鄭晴、甦元、吳荃,三人聞言,心下稍松,哪知趙禎接下來的話又讓三人心頭跳了跳。

    “電影、電視劇是吸引流量的載體,而流量具體投射是在演員身上。

    咱們公司出來不少爆款網劇、電視劇,利潤不少。

    但其實演員獲取巨大流量後的價值,並沒有被成功轉化。

    這部分流量的價值甚至比電影、電視劇本身還要大,眼睜睜看他浪費掉,實在可惜。”他道。

    “別的公司藝人,咱們公司管不著。咱們自家公司的藝人,代言、廣告、綜藝等等,各種通告可是不少。”商務總監吳荃說道。

    “還不夠。”趙禎道。

    甦元揣摩著話里的意思,道,“趙總意思是,再多接一些工作?”

    “不行,明星也是人,工作太多,扛不住。而且不是什麼工作都能接,有的藝人接工作要考慮調性合不合適。”鄭晴當即反駁。

    見幾人理解有偏差,他也不再藏著掖著,直接了當的說,“呵,咱們公司又不是黑心工廠,自然不能靠壓榨藝人存活。

    我的意思是,可以靠直播賣貨的方式,把這部分流量變現。”

    “直播?”三人面面相覷。

    “對,直播。”

    他重復了一遍,接著道,“我打算公司出資,投資開一家直播公司,培養一些主播。

    像《白夜追凶》《我在他鄉挺好的》的主創人員,到時候都可以去直播間當嘉賓,吸引他們的粉絲去直播間。

    這些粉絲只要去直播間,變現就很容易。”

    “藝人總不能一直參與直播吧?藝人不直播時,直播間怎麼辦?”甦元詢問。

    他道,“這里有個誤區,藝人做嘉賓是直播間的一個引流方式,是一個輔助手段,並不是說直播間全靠藝人。

    說到底,直播間平時還是要靠主播來賣貨維持,所以主播也要好好挑選。

    這個直播公司,既要直播賣貨。

    同時,也是一個把咱們制作的影視劇聚集到藝人身上的流量變現的平台。”

    “這樣可以。”

    鄭晴想了想,道,“只是一兩場直播的嘉賓,對藝人來說,也不過是多參加了一兩場通告而已。”

    他笑了笑,“對有代表作的藝人,只需有作品上映來直播下就好。

    但對于公司那些參演微短劇的演員,需要在劇集熱度期內,都要駐扎在直播間。

    別小看微短劇,它吸引流量可不低。

    前段時間制作的《招搖》播出,兩百萬成本,分賬2000萬。

    蔣若潯、林沐在抖音粉絲十幾天上漲七八百萬,這些可都是利潤。

    蔣若潯要拍《法醫秦明》、林沐拍《三十而已》,兩人進組,咱們就不去說了。

    不過後期有大批微短劇在籌備,在這之前,直播公司也得趕緊弄好。”

    頓了頓,讓三人消化了片刻話里內容,他接著道,“為了攝取流量,提升藝人知名度,也為了盡量拓展公司結構完整性,我還計劃投資開設一家綜藝節目制作公司。”

    “綜藝節目制作公司?”

    電影、直播、綜藝三連擊,直接把甦元、鄭晴、吳荃三人整麻木了。

    “對。”他點頭。

    “綜藝節目競爭也非常激烈啊。”甦元隱晦的提醒道。

    他笑笑,道,“我知道,綜藝節目卷的不能再卷了,各種類型、各種立意五花八門。

    加上如今全民娛樂時代,進入到所謂的垂直賽道。

    別說不同年齡段了,就連同一個年齡段的人也別想湊一起。

    所有人群都被細分再細分,好比挺好一塊牛排,就這麼給剁成餃子餡。

    戀綜,你得分個熟齡和年輕的,年輕的里面,還要再分出母胎單身的。

    音綜,姐姐們要乘風破浪,哥哥們要披荊斬棘,raer們要自信說唱,有的還要按照主題唱上一整季的港台音樂。

    慢綜藝也門派林立,請明星去山里干農活的算一類,讓年輕男孩光膀子的算一類,把社恐明星湊一窩搞社會實驗的又算一類。

    這樣細分的特點,確實以選擇的窄小調和了眾口,滿足了每個小圈層觀眾的胃口,卻也將他們區隔在了一個個“趣味繭房”中。

    現在的綜藝制作團隊,都在過細地做工作。

    綜藝招商t,甚至早把每個嘉賓的人設和炒作模式都定好了。

    相應的,還有那些預計可以撬動熱搜的話題。

    工作到這個程度,已經不是用“內卷”就能文過飾非了,而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打個比方,就像那種刷了習題的考生,得分目的性非常明確。

    又好像剛從情專那里學了幾手的男生,迫不及待地對女孩子施展套路。

    小樣兒,哥不得把你迷死!

    《浪姐》在初期,確實贏得了很大的觀眾基數和聲量。

    這與當時呼吁女性不要年齡焦慮、容貌焦慮、爭取權益的社會共識有強關聯,順應網友呼聲上馬的《浪姐》第一季,也確實完成了娛樂與價值傳遞的統一。

    比起《浪3》《浪4》的站樁唱歌隨便扭扭,當年的《浪1》可真是奔著成團的架勢去的。

    雖然後來發現,“成了團沒什麼用”。

    互聯網的特點就是越少數的群體越會抱團發出更大聲音。

    綜藝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住這些聲音去迎合、去放大,注定只能把自己越做越小,讓沉默的大多數愈加摸不著頭腦。

    如果找個不算恰當的類比,大概就像美國的lgbt話題,越加工越極端,只能討好極少數活躍群體。

    我沒有說這樣不好,而是說有些適得其反。

    我在做影視劇制片人時,一再強調故事的重要性,劇本的重要性,導演、演員都是輔助。

    不過在綜藝節目制作上,我覺得應該反過來。

    合適的藝人更為重要,節目類型、立意則為輔助。”

    見趙禎顯然是仔細了解、調查過,甦元、鄭晴、吳荃三人雖心有猶疑,但也只能選擇相信。

    就像當時他力排眾議,把公司所有資金壓在了《白夜追凶》上時一樣。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

    以如今公司的體量與現金流,一家直播公司、一家綜藝節目制作公司,還不至于讓如今的禎娛樂傳媒傷筋動骨。

    趙禎見三人都不反對,當即拍拍手,起身抻了抻腰身,笑道,“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藝人經紀,直播。

    這些業務,會為公司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

    你們到時候都是負責一環的關鍵,在古代,也算分封的一地諸侯,到時候可得通力合作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最強制片》,方便以後閱讀最強制片第八九章 架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最強制片第八九章 架構並對最強制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