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
總之,牛虎真的挺忙的。
忙到根本沒空當這個村長,更不願意去處理村中的雞毛狗碎。
在他看來,何大郎這個人還是很適合當村長的。優柔寡斷、婆婆媽媽,姑且說他良善吧,跟他那個二弟就不像是親的,就連同看似莽撞的何三郎,也是十分不同的。
何大郎:我真的會謝你的夸獎……
接下來的時間,大伙兒便很忙碌了。
何家的婦人們開始收拾房屋,房子里面十分潮濕,一股子霉味兒,需要用水沖洗,再用艾草燻燻除味道。
可如今哪里去找艾草?劉氏便找了些稻草、柴火之類的在屋里點燃,將草木灰撒在里里外外。
杜蘭月則帶領幾個小的,將家里剩下的石灰撒在牆角、炕沿兒…
何大郎三兄弟任務更重,臨時整做了架梯子上了屋檐,要將屋頂的漏瓦加固,若是下雨就麻煩了。
至于要不要撿瓦片?
那還是算了。
這房子早晚也是要重新建的,只是在建房之前,需要修補一下用來過渡。
壞消息是收拾了一下午,也才堪堪拾掇出三間屋子。好消息是,方氏驚喜地發現這幾個屋子里的炕都能用!
如今天冷了,可不怕挨凍了。
“大郎,後山上看著有不少的枯枝敗葉,咱們明日去收拾點兒,回來也好燒炕。”
方氏心里喜滋滋,這房子不比他們在何家村的老房子差,再說這也只是個過渡,等著明年,她就能住上新房子了。
她這輩子可就沒住過新房子,不過話說回來,這時候的婦人,又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造化?二郎媳婦偷偷給她說了,再蓋就要蓋青磚瓦房。
哎呦,青磚瓦房呦!
若不是自家二小叔考中了舉人老爺,他們這等農家,哪里有資格蓋青磚瓦房?
倒不是因為銀錢不湊手,而是因為大盛律例不允許!
這下好了!
何大郎點頭稱是,“行,我問過小吏,這後山是無主的,也沒名字。”
“那我便放心了。明日一大早我就去,順便看看有沒有野菜。”方氏道。
在荊州,許多山都是有主的,所以農人去山上砍柴也要小心翼翼,若是被主人家發現了可不得了。
這事兒是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若是遇到好人家,頂多訓斥一句,說讓下次注意。
若是遇到心思惡毒的,便要將你扭送官府。或者以“偷兒”為名打一頓,也是沒話說的。
方氏將何大郎幾個人的床鋪鋪好,便到隔壁找妯娌和小姑子去了。
他們如今人多,房子少。除了老兩口帶著兩個小的睡,其他的都是男女分開的。
珍娘幾個將鋪蓋鋪好,炕也被燒的熱乎乎的,幾個人高高興興地躺在被窩里感嘆,如今可算是踏實了。
一路上風餐露宿,哪兒睡過炕頭兒?在車廂里也算是不錯了,卻還是要蜷著睡覺,往往一覺醒來腿腳麻了,需要緩一緩才能正常走路。
雖說是進了村里,但何大郎還是很警醒,之前守夜的漢子依舊輪流在村口走了幾圈兒。
他們人生地不熟的,初來乍到,小心一些總沒有過錯。
好在,一夜平安。
第二日一早,何家人便又起來收拾。
家里的東西都還沒有規整造完畢,估計三天三夜也收拾不完。
何老爹帶著兩個兒子拾掇後院,得趕緊蓋個茅廁出來,之前他們自家有茅廁,實在是很方便,這安定下來便一刻也不能等了。
關鍵是家里的人多呀,一來干淨,二來也可以攢些糞肥,將來開荒也能用得上。
除此之外,全家人還要山上砍柴,準備冬天里取暖,那些炭火之類的就不用想了,農人哪里買的起?
這大山里都是柴火,只要勤快就凍不著。
全家人萬眾一心,必得在冬天來臨之前,將屋子都規整好,將過冬的糧食和柴火都攢夠。
其他村民大抵也是如此,大家目前安置的房子,修補一番都是可以住人的,至于坍塌的圍牆,有空的時候可以再修補,總之這村子里的都是熟人,他們也不怕什麼。
過了大概七八天,這屋里屋外就像模像樣了。
只是住人的房間依然不夠,這讓何二郎有些惱火。媳婦天天歡歡喜喜,似乎早就忘了同自己生兒育女的遠大計劃。
接收到何二郎時不時傳遞過來的幽怨的眼神,杜蘭月一想也便明白了,對此她也愛莫能助,人家大嫂兩口子不也一樣分居?
十一月下旬,天氣已經明顯轉冷,之前在路上存的糧食跟肉干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幾戶人家都商量著,該是去城里買糧食了。
這數量肯定不小,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需要買糧的人家各出一個人結伴兒進城買糧。
牛家莊那邊也是一樣,只他們大部分都是光棍兒,所以還在一處吃飯,依舊是一個團體,便由牛虎跟牛豹帶人一起去。
方氏強烈反對何大郎大包大攬,說是已經帶著大伙兒走出來了,買糧食這種事兒,以後都得自己干!
以前在何家村如何,現在就該如何?再說,憑啥讓他們家的牲畜受累?
不僅是方氏,就算是杜蘭月等人也覺得她說得對,何大郎一笑,也便同意了。
買糧可是進城的好機會,杜蘭月不想錯過,她還要去瞧瞧有沒有什麼生意機會呢?
自己手里的銀子不少,可大部分都是杜老爹和崔氏兩口子的,杜蘭月從心里覺得不能動用這筆銀子,萬一以後爹娘回來需要急用,也不至于捉襟見肘。
“二郎?”見何二郎出來,杜蘭月趕緊跑上前。
何二郎要去府城瞧瞧,有沒有合適的書冊,比如<小錄>,這可是前人科考之精粹。
曾經在荊州的時候,他倒是也想去買來著,可沒想到鄉試過後便遇到蠻人過境,這事兒便耽誤下來。
明年三月便到了會試的日子,雖說他如今胸有丘壑,但也不能大意,所以<小錄>是必須要熟悉讀的,若是有可能,還要盡可能地將真題弄幾份兒來,也好取長補短,比自己閉門造車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