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
此時,兩人已經坐在車廂里,小翠在外頭守著。
何二郎摟了她在懷里,任憑她發間的清香沖入鼻腔。
“小翠?你是打算讓三郎習武?”
牛娃同大丫年齡太小,珍娘是女子且年紀已經過了學武最佳時期,唯一可能的便是三郎了。
何二郎驚訝地看著她,想不到她為自家考慮的這麼多。
荊州若是亂了,這里距離邊關最近,胡人的鐵騎踏進來,必然會十室九空。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最為擔心的!
若是能堅持到秋闈,他們便可以在秋闈之後前往京都,若是堅持不到秋闈,那也是命數使然。
只希望那荊州的老刺史大人,能有所作為,否則百姓又要受一番苦難了。
“三郎是個習武的好材料,我瞧他身體壯實,骨骼清奇,總要發揮些長處才好。我是嫂子,自然希望他能好。”杜蘭月認真道。
至于三郎到底是不是練武的好苗子,她可看不出來,但就算是練不成高手,也能練練膽量和力氣,總歸不是壞事兒。況且,還能把小翠弄到身邊,雖說這丫鬟頭腦有些粗糙,但用來防身再好不過了。
“月娘做的對,以前我也想著要讓三郎歷練一番,只沒錢請武師傅罷了,倒是讓月娘費心了。”何二郎內疚了一番,吃軟飯多少有些難堪。
杜蘭月道,“這有什麼?你我如今夫婦一體,更是要攜手並進。如今荊州不太平,三郎學成武藝不是壞事兒。”
這回,到輪到何二郎驚訝了,他知曉這些事兒,也是不容易的,可月娘是如何知道的?從以往的蛛絲馬跡,他發現這小娘子不簡單,若說當時只是懷疑,現在就是肯定了。
“月娘覺得,荊州能撐多久?”
這哪里能難倒杜蘭月?她可是看過回放的呀。
“荊州靠北,這個季節還好,關外的胡人們還能過得,自然有水草豐美的地方,餓不到他們。可到了冬日就不好說了!
听我阿爹他們說,荊州王的身子不像傳聞中那麼弱,反而十分康健,能拉開十石的弓箭。朝廷距離這邊太遠,這幾年賦稅越發沉重,荊州關內的百姓叫苦連天,覺得朝廷已經不管他們了。”
這句話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令何二郎有些震動。
這幾年,別說是荊州關內,就算是和縣的賦稅,也是一年蓋過一年,若不是如此,何家人勤勞至此,哪至于還是勉強溫飽?
是呀,除了荊州刺史,守關的還有一個荊州王!
荊州王,實在是太過隱形了,這點兒何二郎不是沒有懷疑過,若是荊州王要反呢?!能裝數十年的,是個不折不扣的狠人!
若反,那麼和縣便是他從荊州入關的必經之路。
這荊州王乃是當今聖上的叔父,只當初他母親身份不顯,只是個小小的嬪位,荊州王當時年幼,也沒有參與皇位之爭。在先皇登基之後,他便自己請了封地,到了這兔子不拉屎的北地。
到了北邊之後,荊州王也一直都是一個听話的王爺。先皇感念他的老實厚道,特意給了他不少的權利,當然這些權利也沒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比如,每年朝貢的時候,可以派家中親眷來京朝賀,而不必自己親自前去。又比如,每年的納稅,荊州地界兒上都要比別的地方少幾分,說是荊州地處貧寒,田地產量不高。
這些皇帝都答應了!
故而,荊州的百姓對這位王爺,也是十分擁戴。若不是荊州王自己的身子骨兒不爭氣,哪里還愁建功立業?
可嘆,這位倒霉王爺的子嗣運也不咋滴,除了有一個嫡子,一個嫡女之外,其他嬪妃皆無所出。
大盛朝,在外封地的世子,都要入京都國子監學習。這荊州世子,如今就在京都做人質呢!
別說是老皇帝,就算是如今的皇帝,也對荊州王這個不怎麼謀面的叔父十分放心。各地封王的王爺,手中並沒有兵權,為的就是防止他們起了異心。
兵權呢,都是掌握在各地的刺史手中。
刺史會不會同王爺勾結?當然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京都的智囊團也出了對策,刺史一屆三年,不得連任。三年的時間,足夠你干出點兒業績,但也不至于深入太多,要想要勾結起來造反,這個時間也太短了點兒!
而且,造反是需要代價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如今兵丁的糧草,都是來自于國庫,自個兒在原地駐守,這糧餉才剛剛夠,想要再多的,那是沒可能了!又如何能長途奔波,去京都造反?
再者,刺史的家人們都在京都當著皇帝的人質,哪里就敢輕易反了?
所以,想要造反?除非你擁有足夠的糧草和足夠狠辣的心腸!說白了,還是要有錢。
荊州這麼個貧瘠的地方,最窮不過。就算是別人都反了,荊州王也不可能反。
當然,這只是世人的想法。但最不可能的,往往也是最可能的。
何二郎深諳此道,也有深深的無力感,縱然知道有這種可能,但卻不能救人于水火。
杜蘭月似乎知道他如何作想,道,“二郎,如今我們也只是螻蟻,能力有限,何需自責?若有一日,你能站在眾生之巔,再為民做主,也為時不晚。不過,咱家還是要籌謀一番,若真是禍到臨頭,可得趕緊跑路。”
說著,還做了一個跑路的手勢,形象地把何二郎都要笑倒了。
之前的陰郁也被一掃而空,笑道,“月娘,我是何德何能,才能娶你為妻?簡直連做夢都能笑醒了。”
“是吧?我也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
“嗯,是很好。”如今,何二郎已經習慣了媳婦的語氣,在他眼里這不是自大,而是事實,還帶著些許可愛。
“那月娘回去跟爹娘交代,今夏的糧食便不要賣了。”
若真的被月娘給說準了,今年冬天必有一難,那還是要做些準備。
書中有雲,“宜未雨而籌謀,毋臨渴而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