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現在咱們也算是逃出來這麼遠,這里吃食那麼便宜,住的也舒坦,是該安定下來了!”
張家早在平順村祠堂那會兒就不想服從他們崔家的安排了,嚷嚷著留下來的呼聲最強。
劉家也有十五戶人家,兩個宗族加起來也比崔家同宗的二十一戶多多了,更別提李家才十一戶,戶數更少,且里頭大部分都動搖了。
“可是上次在村里听到的消息,這北邊不安寧!”
方九哥之前跟著探听到韃靼的消息,快馬加鞭可不是他們這種慢悠悠行進的速度。
一家子老小,落在外徒手里……
“有什麼不安寧的,定北侯鐵定能攔住,打了這麼多年都沒有事,也就是你們大驚小怪罷了。”
也不知是張家的哪個小年輕,巴不得讓他們張氏一族能佔上風︰
“我說方老九,莫不是跟崔家小崽子待久了,膽子也跟著小孩一樣,變小了吧?”
張氏的人一哄而笑︰“哈哈哈哈哈哈就是啊!”
無論是長輩們搶聲望,還是小年輕們搶地盤,張氏早就看崔氏不順眼了。
二族的摩擦早已深埋胎芽,前面因為災禍跟沒日沒夜地逃荒給抑制住了,現在可以說是借此機會愈演愈烈,一觸即發!
如果說是還有看家犬,怕是張氏狗還要狠狠吠崔氏的,從上到下都要一爭勝負。
“就是啊,咱們都走了那麼遠了,應該也波及不到我們這。”
李家听著分析,也在思考著,“如果大部分人都留下來了,那他們就十來戶,鐵定不方便再往前走了啊……”
每個人都在有著自己的想法,各懷鬼胎,要走的走,要留的留,爭個不停。
娃娃們被這人性鬧劇的氛圍,嚇得一動不敢動,緊緊地扒著娘親。
崔七七只覺得無語,真是吃飽了的沒事干!
好好的吃了頓飽飯,穿了洗淨的衣裳,然後美美地在被窩里睡一覺不好嗎?大半夜又大冷天的鬧騰這些作甚。
且不說,她崔七七是一定要去找她大姐一家的。
加上她內心深處的感知,隱隱覺得這貢山縣也不安全,並不覺得逃到這里就能規避戰亂了。
她湊到阿詩娜身旁,想看看當地人的意見。
阿詩娜心領神會,拋去這座城給她帶來的回憶,閉眼感知。
沒一會兒就皺起眉頭,心慌害怕,低聲湊到崔七七耳邊說︰“我總覺著這里不能久待。”
“阿詩娜姐姐,我也是這麼感覺的。”
崔七七一听有人跟她感知一樣,那說明這真的不能待!
至少她一家為了尋找崔姐兒,肯定是會離開這里,包括汪大夫,還有衙役他們一行人。
但是,其他人呢……
但是她人微言輕,吃食還能裝傻提供點意見,他們還會采納,現在說了什麼都不頂用,只能干著急。
“我說崔大哥,你也得為你那幾個兒子著想,哪能听一個娘們說,等時局平穩了再去找溫姐兒消息不更好?”
劉家二房的老三劉志強也動了心思想留在縣城里,必然要靠著崔七七他們一家,更別提還有汪大夫。
“對啊!崔大哥,您想想,阿珂跟您大兒子在這好好孝敬您,生個大胖孫子,不比去亂世里找個外嫁女稱心如意?”
听聞村里人話里話外譏諷自己的女兒,還這麼直呼兒媳婦的閨名,崔大伯氣得面紅耳赤,想沖上去跟這小子扭打一起。
劉志壯雖然也想分家,但可不想被崔家給揍死,悄悄拉了拉他三哥的衣袖︰“三哥,別說了。”
崔七七她爹也連忙去拉住他哥︰“大哥,我們指定不留下,溫姐兒從小看到大的,這沒個消息,哪怕是住金窩銀窩也不安穩。”
“那是肯定的,一家子在一起才是家。”
崔七七狠狠認同她爹的話,她爹越發有長進了。
劉志強非但沒有收斂,見崔七七她爹靠近,嘴更欠地再苦口婆心勸說崔七七一家︰
“我跟四弟一起扛貨拉包,哪怕是去城門外砍柴,天氣涼了,也能養活自己,更別提你們家那麼多有本事的,”
還嚇唬崔七七︰“嘿嘿,而且不說你弟妹那麼小,逃荒一個不留神怕是你呀!可不就成兩腳羊了?”
劉老頭見這倆小兒子嚇唬人,見狀連忙呵斥︰“說的是什麼混賬話?!”
馬招娣也忍不住寒心,她可是從小童養媳養在劉家的,劉家四個孩子年齡差的十分大。
她雖說是嫂嫂,其實從感情上來看,更像是家里的大姐。
听到從小背到大的三叔子這話語里透露的輕視,怕是也覺著她是“外嫁女”,壓根不用再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