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農家廚女】帶著空間逃荒發家 !
一旁的崔村長跟糧鋪老板商議,汪大夫引薦︰“現在這進城糧食是賣不到的,我特地買了這麼多,是公道的價格。”
糧鋪老板根據汪大夫之前的說法,他是八兩銀子買的一車糧食,跟鄉親們報價是報六兩。
“可是真的?”崔村長一听,他前些日子進城,也已經是七兩一車糧食了。
“汪大夫于我有恩,這才是賠本地回饋父老鄉親們,汪大夫已經付過錢款,你們若是需要,就跟他買。”糧鋪老板為他們圓謊。
“其中有兩架是汪大夫自己用的,兩架是捕快衙役他們的。剩下的四架是兩車米,一車白面,一車玉米面。”
“怎會不需要!糧食是現在最緊要的事兒。”
崔村長感激不盡,拉著族長跟青壯年向二人鞠躬行禮。
“真是不知如何回報你們啊!”
汪大夫扶起眾人︰“我們與崔家是干親,怕是這一路上也要同行,叨擾眾人,還望海涵。”
其他人驚喜萬分︰“才是我們的榮幸啊,能有一位大夫隨行,傷痛傷寒都有人醫治了。”
“我所帶的藥材也不多,但是盡我所能醫治大家,銀針我也帶著,像傷痛風濕之類的,還能給大家扎針呢。”
汪大夫承諾,有村子的人護著,他們回春堂才能平安到達�城。
等到了那邊,還可以繼續開醫館,也不怕融入沒人幫忙。
張家族老淚流滿面︰“俺們之前被流民傷著了,這重傷的都沒法醫治。”
“快帶我去看看。”
汪大夫著急地說著,治病救人不等人啊。
糧鋪老板見大家都在忙,便揣著手說︰“那我便告辭了!”
“且慢,我想問問……你們二房的兒媳婦兒過得可還好?”
崔村長有些不好意思,他大閨女崔幼琴,取勤勞之意。
也是想取詩經的先秦中溱河一詞,也著實如此,脾氣很暴,像波濤洶涌的溱河一般,也不知在夫家過得可好。
嫁到東旺縣糧局,糧鋪老板是他閨女的大伯。
他問著隔房的媳婦兒,對她的印象卻不深,糧鋪老板也不太好意思︰
“原來是親家公啊!那是必然不錯的,小兩口咱家都是一齊的,我到時候幫您通個消息。”
崔村長作揖致謝︰“多謝您了。”
糧鋪老板看著滿滿當當的八個車架說︰“這馬車上的吃食,可得騰下來了。”
“快,大家伙都動起來,把糧食搬到地上。”崔村長指揮眾人,自己也上手去騰出馬車。
“大家之前說要去城里,補充針線跟布匹的,都一同去,順便送糧鋪老板一起回去。”
崔村長見糧鋪老板帶的人不多,這麼多輛馬車,順道互送一下,也能蹭一下免費馬車。
這不,其實是他們佔便宜了。
糧鋪老板可感動了︰“多謝你們互送,我跟守城的士兵有些交道,到時候都說你們是我糧局的人即可免了入城費。”
如此意外之喜,崔村長更開心了,這入城費一人三文,窮家富路那肯定是能省則省。
“這大老粗買針線可得長著心眼兒,不能買的太貴咯,幾家對著比,知曉嗎?”
崔大奶奶看著興奮的小年輕們,細細叮囑。
衙役們都幫忙把幾車糧食分好,買糧食的大家伙,都把沉笨的水缸換下,舍不得丟棄的破爛罐子也不要了。
怎麼也得騰出位置,買上一袋半袋糧食。
現在這幾架馬車,還有滿滿當當的糧食,崔七七薅的配料各家各戶還剩下一些。
為了鼓舞士氣,崔大奶奶說著︰“咱平順村都平平安安的,吃頓熱乎的吃食,一起去避難!”
“好 !”
大家都起火架鍋子,每家都按照一個人頭半碗米,一小塊拇指長的羊肉。
崔七七在一旁遞了一些空間的香辛料粉,煮上一大鍋羊肉湯。
秋日的山谷,金黃色的樹葉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大地上布滿了金色的光影,宛如鋪上一層金色的地毯。
羊肉湯咕嚕咕嚕翻滾,白色的溫暖霧氣緩緩升起,平日里大家都在干農活、做家務,一刻也不能停歇。
山谷中靜謐而美麗,微涼的風輕輕拂過,帶來淡淡的清香,輕柔的陽光灑在山坡上,映出夢幻般的色彩。
身旁的婦人嘮嗑聊天,娃娃們嬉笑打鬧。
“開飯了!”翠蘭嬸子看著米飯蒸好了,大家伙一人兩湯勺的羊肉湯,里頭的肉粒竟然有拇指塊大,足足有一層。
“我要吃我要吃!”
鐵柱、虎娃幾個調皮搗蛋的小屁孩第一個沖上前。
崔大奶奶虎著臉站在鍋子旁,用勺子一個敲一個娃娃的手︰
“這麼燙的鍋子,都給我往後退!先給你們爹娘,才到你們。”
平順村村民,跟府衙的家眷都在一起做飯,隔閡仿佛被打破。
他們聚集在一起,圍坐在鍋子旁,一邊歡聲笑語,一邊聞著羊肉湯的香氣,期待著喝上一碗熱乎乎的滋補湯品。
虎娃他們噘著嘴,眼巴巴地看著鍋子被分走,每舀走一勺羊肉湯,都焦急增加一分。
“都少點,少點,待會兒要沒了!”虎娃霸道地在一旁提示。
鐵柱︰“憑甚少點!你又不是我們村子的人。”
虎娃端著碗,桀驁地仰著頭︰“我娘說了,我是男娃,以後我舅的東西都是我的!”
“我也是男娃,我舅舅的東西不是我的啊……”
鐵柱覺得很疑惑,這是什麼道理。
鐵柱是劉老頭的孫子,鐵柱的娘是馬招娣,他娘是童養媳,沒有娘家一說。
馬招娣拍了拍鐵柱的後背︰“趕緊吃,你這麼多廢話,我把湯都給你哥吃了!”
鐵柱趕緊低頭苦吃,大家伙因為虎娃這話,都沉默不語。
翠蘭嬸子心中嘀咕︰“這張霞妹怎麼教的娃娃,天天惦記娘家的東西,都給長歪了。”
飲上一口羊肉湯,這崔七七調的香辛料粉是暖而不沖。
隨著溫暖的湯羹順著喉管向下,他們的疲憊感和寒意都逐漸消逝,被溫暖和滿足所充盈。
只有一聲聲的舒服的感嘆,沒有人說話。
遠處的山巒在秋日的陽光下若隱若現,仿佛籠罩在一層淡淡的薄霧之中,朦朧而神秘,靜謐而寧靜。
這山河給予的獨特美麗,仿佛沉浸其中,是一棵樹,一方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