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來了!

第60章 養老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簑煙雨任書海 本章︰第60章 養老制

    “陛下心系天下萬民,實乃社稷之福,萬民之福。”王天賜真心的說道。

    朱祁鎮擺擺手,說道“比起太祖皇帝,朕還差的太遠了。”說著,他似有所感,望著岸邊的那些縴夫又說道“西漢禮學家戴聖曾經說過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朕每每讀到這句話時,深以為然,一個國家不管在有錢、軍事實力在強大,如果做不到幼有所依、老有所養,那就是對百姓的不負責,這樣的盛世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

    “天賜,你是在地方上待過的,你應該清楚百姓的艱難,偌大的大明朝,朕可能做不到每一個人都不挨餓,不受凍,可朕希望朕在位的這些年里,能為百姓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至少在朕死後,老百姓們能說一句明興皇帝是個好皇帝朕就滿足了。”

    皇帝的話讓王天賜即震驚又感同身受,這些年他在家鄉沂州府行醫問藥,見過了太多太多鰥寡老人悲慘的晚年生活,還有那些孤兒,自小父母雙亡,或被賣于地主官宦之家為奴為婢,一輩子不見天日,或被餓死……

    “陛下,臣定當竭盡全力!”王天賜鄭重的跪下,大聲道。

    “回京之後,你就著手成立大明醫療保障司,你為首任司長,日後全國醫校、醫生、義藥局、養老院統歸醫療保障司管轄。”朱祁鎮道。

    “臣,遵旨。”

    養老院其實並不是現代社會進步的產物,《明實錄太祖實錄》、《大明會典》中記載,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詔“詔民年七十之上者,許一丁侍養,與免雜泛差役。”

    這條人性化的政策,朱元璋是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的,他了解農耕時代絕大多數人吃穿用度全靠田地上的收成,家里有70歲以上老人者,國家免除家中一人的差役,便可以讓百姓有更多精力從事勞作,如此就可以多賺一點財物去奉養自己年老的父母。

    這條政策是朱元璋實現構建老有所依的福利社會的開端,在朱元璋的設想中,他知道光靠子女種田來撫養老人效果並不好,因為如果某年收成不好,那全家人都會跟著餓肚子。

    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九年又下令“今特命有司存問于高年,恤鰥寡孤獨者必得其所,篤廢殘疾者收入孤老,歲給所用,使得終天年。”(《明實錄太祖實錄》)

    在這條新頒布的政策中,朱元璋增加了兩條新的養老措施,第一條是定期給老人發放米、糧、絲綢、棉絮這些生活物資,第二條是修建養老院,由朝廷出資照顧那些沒有子女照顧的老人。

    這些政策從明初一直貫徹到明末,雖然後期因為天災人禍以及北方野豬皮的入侵讓這些政策已經形同虛設,更有甚者利用手中權力官商勾結騙去朝廷撥給各地的款項,但是這確實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大進步,為朱元璋點贊。

    朱祁鎮看了看波濤滾滾的長江,望著南京的方向陷入沉思。

    ……

    畫面轉回蘭州(明稱為蘭縣,本文為了讀起來方便,以下皆稱為蘭州)。

    夕陽如血,戰旗獵獵。

    一場攻防戰結束後,隨著韃子又一次敗退,城牆上的身穿紅色甲冑的明軍發出陣陣吶喊聲。

    城牆下,黃色的沙土地上鋪滿了橫七豎八的尸體,尤以城牆根下的尸體最多,有韃子的,也有明軍的。斑駁的城牆上到處都是鮮血,碎肉和刀槍留下的痕跡。

    未死者的哀嚎聲、瀕死戰馬的悲鳴聲,夾雜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的寒風,以及城牆上不斷拋下的尸體,讓兀良哈的主將烏什哈有些惱怒。

    連續幾日的攻城,他的前鋒兩萬大軍已經傷亡殆盡,剩下的三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士氣低落。

    “該死的明狗!”烏什哈騎在戰馬上,看著明軍不斷將登上城頭戰死的蒙古勇士隨意的扔下城牆,還有城牆上時不時傳來明軍肆意的笑罵聲,這他感到非常的憤怒。

    “哈格,韃靼那邊怎麼說?”烏什哈撥馬回身問道。

    “將軍,那日勒將軍讓我們繼續猛攻,他說明軍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我們繼續進攻,明日一定能破城。”哈格低著頭說道。

    “放屁,他那日 只會讓我們兀良哈的兒郎去送死,他們有十二萬大軍,卻只會在我們側翼虛張聲勢!他不配做黃金家族的後人!懦夫,膽小鬼!”

    “大將軍,如今天色已晚,不如我們先回營地吧。”

    烏什哈又回頭看了看對面高大的蘭州城牆,狠狠的猛抽了一下馬鞭,往營地而去。

    剛進營寨,就看見了中軍大帳前一個熟悉的身影正焦急的來回踱著步。

    “哈喇,我的弟弟,你怎麼會到這里?”烏什哈跳下戰馬,給了哈喇一個擁抱。

    “大哥,你怎麼才回來。”哈喇急道。

    “出什麼事了?”烏什哈見一向沉穩的弟弟臉色不對,問道。

    “大哥,明軍十萬大軍正在攻打咱們的兀良哈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烏什哈一听,心中大驚,暗道自己擔心的事情終于還是發生了。

    本來他就不同意父親和韃靼結盟去攻打瓦剌,因為明軍已經恢復了大寧都司,雖然他們還未完全掌控大寧都司,可他們就像躲在暗處時時窺測羊群的狼,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趁你不備咬你一口。

    可惜自己的父親烏倫被韃靼許諾的利益蒙住了雙眼,完全听不進自己的建議。

    “大哥,撤軍回援吧。”哈喇拉著烏什哈的胳膊道。

    “撤軍?”烏什哈一時猶豫了,現在撤軍,等于告訴對面的明軍他們不行了,再說他們這一撤,那兩萬戰死的勇士不就白白死了?他剛剛還暗自發誓等破了蘭州城一定要屠盡明國人,為勇士們報仇。

    再者他們撤了,等于把韃靼給賣了,明軍如果趁機殺出城外,韃靼那邊肯定傷亡慘重,說不定日後還會把這筆賬算到兀良哈的頭上。

    “不能撤軍!”烏什哈迅速做出了決定。

    “如今只有攻下蘭州城,大軍直下明國關中腹地,然後揮師向東直逼大明京師,吸引明軍回援才能解兀良哈之圍。”烏什哈道。

    不得不說,烏什哈還是有些戰略頭腦的,你明軍圍攻我老窩,我反手也給你來一次,看誰著急,而且他們都是清一色的騎兵,來去如風,又是在明國境內,絲毫沒有後勤壓力,沒有吃的,搶就是了。

    “大哥,必須撤軍回援。你不知道,這次明軍中有一支兩萬人的騎兵,他們一人雙馬,還配備了一種非常厲害的火器,打的又準又遠,百步之外就能將人打死。咱們的兒郎們剛剛開始沖鋒,他們的火器就打了過來,且連綿不絕,兒郎們還未沖到他們六十步之內,就已經死傷大半。而且他們的戰法很髒,根本不和我們正面交鋒,打完了就跑,等你追累了,他們又反撲回來,在再來一次齊射,然後上馬再跑,讓勇士們找他們決戰的機會都沒有,這幾日,父王帳下最精銳的虎師已經損失過半了。”

    “什麼,連最精銳的虎師都傷亡過半了?”烏什哈一時腦子有些不夠使的了,他听韃靼的一些將領說過明軍火器犀利,可是他不相信這世間有這麼逆天的火器。

    烏什哈有些游移不定了,撤軍回兀良哈最近的句就是越過北面的陰山山脈,繞過明軍的的關卡沿外長城穿過韃靼的防區回兀良哈。

    可是這一路也不太平,大明寧夏榆林鎮陝西北部各衛,很容易就能偵知大軍的動向,就憑這剩下的四萬人馬,只要明軍半路層層設伏,估計自己回不到兀良哈就會交代在半道上,最安全的就是說動韃靼一起撤軍,兩軍合起來還有十七八萬人,料他明軍也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敢和如此龐大的騎兵軍團硬踫硬。

    對,和韃靼一起撤軍。烏什哈打定主意,準備起身去韃靼的軍營,可隨即他又有些犯難,該怎麼勸說他們撤軍呢?

    “哈喇,兀良哈單獨撤軍回援太凶險了,以明國人的狡詐,我們剩下的這點人怕是回不到兀良哈就已經被明軍…所以,為今之計是說動韃靼一起撤軍最安全。”烏什哈道。

    “他們會同意嗎?”哈喇有些擔心。

    “哼,他們會同意的。拋開大家的祖先都是黃金家族的後裔不說,如果兀良哈被大明滅了,他韃靼也不會獨善其身,有兀良哈在,大明即使恢復了大寧都司,兀良哈也會是他韃靼的東部屏障,明白嗎?”烏什哈道。

    哈喇點點頭道:“大哥,要不我去勸說他們撤軍吧。”

    “不,現在還不是時候。”

    “可時間不等人啊,咱們南部的幾個部落已經被明軍屠了…”

    “哈喇,鎮定!現在我們必須打下蘭州,即使打不下,也要讓明軍知道蘭州咱們志在必得,只有把他們打怕了,我們撤軍背後才會安全。”烏什哈大聲道。

    “好吧,我听大哥的。”哈喇一屁股坐下,端起面前的一碗馬奶酒,一口灌下。

    喜歡大明,我來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來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來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來了!第60章 養老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來了!第60章 養老制並對大明,我來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