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來了!

第45章 龍江造船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簑煙雨任書海 本章︰第45章 龍江造船廠

    攤子鋪開了,主要人員也選定了,現在就剩最後一個任務了:分地。

    “…河南清丈田畝,已經初見成效。老百姓有了自己的田地,尤其是那些以前失去田地的百姓,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有些百姓甚至五更不到便就已經到自家田地里干活了…河南各地的農具、耕牛騾馬等一時間竟供不應求,有的商人甚至跑到臨近幾個省收購農具耕牛販賣到河南…”乾清宮內,陳循正向朱祁鎮介紹著河南分地後的成效。

    朱祁鎮听到這些很是高興,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沉思一會道:“老百姓經常說,手中有田,家中有糧,心中不慌。之前朝堂上很多大臣還反對清丈田畝,如今分田到戶,百姓們不僅為自己種地積極性高漲,而且還帶動了當地其他產業發展…好,非常好,陳愛卿,你功不可沒啊。”

    陳循一听,趕緊跪下鄭重行禮道:“臣不敢居功,陛下心系百姓,實行包產到戶,讓百姓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若論功勞,陛下當為首功。”

    陳循還真不是故意拍皇帝的龍屁,當初河南分地,他還有些擔心,皇帝行千百年來從未有過之改革,打破地主豪紳控制田地的舉措會不會造成動亂,現在看來,他的擔心多余了。

    百姓們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僅種田積極性高了,而且對官府的信任也高了,以前朝廷納稅征糧都要強拉硬拽,甚至威逼利誘,弄的天怒人怨,現在百姓們不僅主動繳納糧稅,還將自己多余的糧食拿出來售賣,當地糧價甚至和洪武朝的平均糧價差不多了。

    朱祁鎮擺擺手道:“朕只是提了想法,具體干活的是你們。”

    一旁的南直隸總督陳暄道:“陛下,那南直隸是否也完全按照河南之法進行分地?”

    “可以,但是南直隸情況畢竟不同于河南,這里手工業比較發達,朕听說有些百姓覺得種糧收益少,不惜將自家田地種上了桑樹養蠶?”朱祁鎮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黃福。

    “陛下所言非虛,尤其是甦杭等地,這幾年當地改糧為桑確實有很多,臣前幾日翻過黃冊,松江、甦州、杭州等地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已經改糧為桑了。”黃福道。

    朱祁鎮听罷臉上的笑容沒了,轉而語氣有些嚴厲:“此風斷不可漲,良田都改成種桑養蠶了,一旦發生天災,當地顆粒無收,當地官府拿什麼來賑災?若在踫上奸商囤積居奇,趁機哄抬糧價,百姓們還活不活了?”

    “陛下,江南絲織業發達,百姓們也比較富裕,若真有天災,其實也不必擔憂,當地糧食儲備還算充裕,再說可直接從甦北等地調糧…”

    “糊涂!”黃福話沒說完,便被皇帝一口打斷。

    “你也是為官多年的人了,虧你想的出來,一旦大災,當地糧食你想沒想過能撐幾天?當地官府逐級上報需要幾天?等朝廷的批復下來又要幾天?你敢保證當地糧食夠用?如果遇到洪災沖毀了糧倉呢?這些情況你想過沒有?”朱祁鎮越說越生氣,不過他並不是特意針對黃福,這些人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思維里,改變起來很難。

    “傳旨,這次南直隸分田,各地統一執行分田到戶的政策,同時限定各地桑田、果園的田畝數不得超過總畝數的五分之一,已經種上桑樹果樹的,必須清除,還有,應天府附近的皇莊拿出一半的地來,發賣給百姓。皇家受天地萬民供養,要那麼多皇莊干什麼。”

    “臣等遵旨!”皇帝賣自家田地,自然沒人答對,幾人還對皇帝此舉歌功頌德了一番。

    “皇爺,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兼右都御史王崇古大人,松江府知府趙豫趙大人已到殿外等候!”門口的侯寶進來稟報道。

    陳循一听王崇古這廝來了,眼前一亮,暗道皇帝這個時候讓王崇古趕來南京,恐怕又要讓這廝背鍋了,這幾天他和陳暄正為那些該殺的地主士紳犯愁呢。

    “讓他們進來!”朱祁鎮回到御案前坐好道。

    不多時,二人走進殿內,行禮後等著皇帝問話。

    “王愛卿一年不見,蒼老了不少,你在河南辛苦了。”朱祁鎮雖然不喜歡王崇古,可王崇古卻是真心想攀附上皇帝這條大腿,這一年他是下了決心要干出點政績,爭取調回京師的,在下面雖然也是大權在握,可他還是覺得離皇帝太遠,自己干的再多皇帝也看不到。

    皇帝一句辛苦了,王崇古頓時心花怒放,可眼中確是淚花翻涌,他噗通一聲跪下:“臣為陛下、為河南百姓辦事,不敢言辛苦,只是陛下經年不見,您都瘦了,身為人臣,卻讓君父如此操勞,實在是臣等的過錯。”

    屋內眾人對于王崇古的話是一陣膩煩,同時感嘆這小子一年之內從一個七品御史升到一省三品右布政還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果然有一套,就這馬屁拍的,他們就是拍馬都不及啊。

    果然皇帝笑道:“起來起來,愛卿一帆苦心,朕知道了。”

    王崇古擦了擦眼淚,又鄭重磕了個頭才起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朕將你從河南任上調到南直隸,是有重擔要壓給你。”

    “為君分憂,是臣的本分,陛下吩咐便是。”王崇古也不問皇帝讓他干什麼,一口應承道。

    “想必你也听說了,南直隸馬上要進行分田到戶,你在河南做的不錯,也有經驗,所以朕決定任命你為南直隸巡撫,總理各地民政。”

    王崇古心中狂喜,南直隸巡撫,那比一省布政使權力還大,不僅手握當地民治大權,且有對當地官員考核罷免之權,況且南直隸非常大,共有四州十四府,這些地方基本上涵蓋了大明朝目前最富庶的地方了。

    不過隨即他心里又有些忐忑,皇帝給了自己這麼大的一份甜頭,會不會有什麼事啊?

    果然,皇帝的聲音又傳來:“此次南直隸清查田畝,抓了些人,本來朕是想著交給陳暄和陳循來處理的,可是大明剛剛成立了稅務部,海關總署,還有江南造船廠,接下來全國各地也要逐步推行分田到戶,所以此事只能交給你了。”

    王崇古眼中閃過一絲幽怨之色,皇帝不地道,竟讓自己干這些遭人罵的髒活。

    不過隨即他看了皇帝對這些人的處罰辦法後,他的小心思又活躍起來了,皇帝這是要長期敲這幫士紳的竹杠啊,那自己…

    “臣理解陛下的苦心,臣一定為陛下辦好此事。”王崇古趕緊說道。

    朱祁鎮看著王崇古這麼識趣,也不再多說,轉而對松江知府趙豫道:“趙卿,朕看過這幾年吏部對你的考核,你在松江廣施教化、為民申冤、鼓勵農桑、興修水利,干的非常好。”

    面對皇帝的贊賞,趙豫一臉鄭重道:“臣只是盡了臣子的本分,不敢當陛下如此盛贊。臣還有一事,請陛下恕罪!”

    朱祁鎮納悶道:“何來請罪一說?”

    “臣到任後至今,御下不嚴,導致張李立、張微……”

    “朕知道此事,這責任也也不全在你,此二人狼狽為奸殘害軍戶,侵吞軍戶土地,貪贓枉法,豢養死士殺害罷工主謀,他們是預謀已久,你又沒有三頭六臂,自然無法偵知,朕不會怪罪你的。起來吧。”

    听到皇帝如此說,趙豫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這一路自接到聖旨以來,他心里總是七上八下的,甚至以為皇帝召他來南京是為了問罪他松江織工罷工一事,現在看來皇帝沒有遷怒于他。

    “朕剛才說了,江南造船廠現在是成立了,可現在只是有個名字,所以朕決定調你去江南造船廠,你意下如何?”

    “臣願意!”趙豫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來之前,他已經听說皇帝決定重開海貿,他在松江干了這些年,對于江南沿海海貿還是有了解的,自朝廷停了下西洋後,雖然官方活動停止了,可民間海貿卻從未斷過,而且這些年那些崛起的富商巨賈靠著走私賺的盆滿缽滿,可以說是日進斗金。

    重開海貿,自然要先有船,而且還必須是那種能遠航抗風浪的大船。

    “陛下,造船廠是否另擇新址?”

    其實大明早期的造船業非常發達,明朝造船業承襲于元,當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雙方能一次性投入數百艘戰船廝殺,正是得益于江南造船業的發達。

    永樂朝時,朱棣為了彰顯天朝國威,同時也為了尋找自己的佷子建文帝朱允𡆇寣@鈧︰土攣餮螅 誚 細韉毓憬ㄔ齏 ⑶ 詠徊醬碳グ說筆痹齏 檔姆 梗 肥榧竊亍壩覽幟曇洌  鰲 恪 =  現繃Д齲  讜齏 擼 曇矣諤峋偎玖ャ!br />
    意思是永樂年間這些省份有大量人員參與到造船業中,有的甚至幾代人都是專業的造船技術人才,直到十全老人乾隆修四庫全書,將大量明朝遺留下來的造船圖紙及書籍給焚毀,中國的造船業由此一蹶不振。

    “新址暫時先不用,朕來南直隸時,路過龍江造船廠,就暫時先用此地吧。朕已經撥給江南造船廠兩百萬兩銀子,用以助你擴建港口,增建船塢,招攬工匠。”

    趙豫一听,合著自己幾乎沒啥操心的,龍江造船廠本來就有大量造船熟練工,雖然先皇停了下西洋,很多工匠為了謀生去了私人造船作坊,但只要報酬給的多,不怕招不到人。

    “臣謝陛下!”趙豫言簡意賅,一句廢話沒有。

    朱祁鎮很喜歡他的說話做事風格,示意他坐下。

    喜歡大明,我來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來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來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來了!第45章 龍江造船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來了!第45章 龍江造船廠並對大明,我來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