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無奈的人生

第33章 童年的游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騎牛去洗澡 本章︰第33章 童年的游戲

    漂泊無奈的人生!

    除了跳皮筋,我們還跳大繩,用芭茅殼或者稻草搓成的,拇指粗細,四米多長的一條大繩,兩人抓住繩子兩頭,朝同一個方向在地上甩圈揮舞,中間的人就在里面跳。跳大繩要注意,有時候大繩打在臉上了,會火辣辣的疼,臉上還會留下一條紅色的繩痕,有時候要好幾天才能恢復。我是遭過好幾次被大繩打臉的經歷。相對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跳小繩,小繩也是我們自己拿芭茅殼或者稻草揉搓而成,小指粗細,兩米多一點的繩子,繩子兩頭,穿上直徑兩三公分的竹筒,竹筒十五公分左右,把繩頭系竹筒的節里面,節那里鑽一個小洞。繩子從竹節小洞穿進去。雙手握著竹筒,就可以自己一個人甩圈跳起繩來。我們蕩秋千也用這種繩子,在兩棵間距一米多的柏樹上,分別把繩子兩頭栓兩棵柏樹上,人就坐在垂著的繩子中間,另外拿人在後面一推,就蕩起來了!有時候在慣性的作用下,越推越高,甚至高到了超過水平的位置,超過頭頂了,又刺激又驚險!

    還有很多不同的游戲,延續七零後的打沙包、滾鐵環、打牛兒、捏泥人、捉迷藏、打仗、攻城、修房子、分土地、玩豬骨頭子、打 ,打煙盒、打彈弓、蹺蹺板、紙飛機、放風箏、打乒乓、六子棋、褲襠棋、火藥槍等,還有七零後沒有玩過的彈波蛋等數不勝數的游戲。

    打沙包,都是自己做的,兩位姐姐自己用舊布縫一個小口袋,里面裝的麥子顆粒,縫上後就是一個拳頭大小的沙包。沙包裝沙子的時候不多,打人身上太疼了,有的人裝玉米粒在里面,打人身上也挺疼的。有時候在我們院壩里玩,有時候在別人院壩里玩,人越多越熱鬧,通常我們十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在我家房子左側後二十多米的地方,有一家鄰居,是一位退伍老兵,炮兵連的。他和我們同宗,和我爺爺同輩的。他叫姚玉,比我父親年長幾歲,我們叫他玉爺爺。他家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大兒子十六七,叫姚兵,小兒子和我大姐同齡,叫姚軍,女兒和我二姐同齡,叫姚秀。有時候做完作業,我們就經常一起玩打沙包游戲。打沙包有兩個人當獵人,中間所有人當鴨子。被沙包打中的人就淘汰了,如果誰接住一次沙包,他就多加一條命,他就多一次淘汰的機會。小小的沙包,給我們童年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滾的鐵環是父親在鎮上曾鐵匠那里買的,用六毫米直徑的圓鋼筋焊接的一個直徑五十公分的圓圈,用鐵絲彎一個“u”型勾子再彎成水平的手柄做手把,有時候上學路上和放學路上,一路滾著鐵環上學放學。一般是右手持手柄,“u”型勾子勾鐵環後面離地五六公分處,手上用力通過勾子傳遞到鐵環上,推著鐵環前進。崎嶇的山路,凹凸不平的小徑,我也如履平地,滾著鐵環行走自如!路平整的時候,我會滾著鐵環奔跑,追尋著快樂!下坡的時候,我會用鉤子帶著一點鐵環,避免跑得太快了!基本全村所有的生產隊的大小路徑,都有我滾鐵環的足跡!有一次我上學前班的冬天,和四叔的兒子姚燕彬一起滾鐵環上學校。姚燕彬是四叔的小兒子,大我一歲,上學高我一級。我從來不叫他哥,叫他燕彬子。我們經過一個堰塘,我的鐵環不小心掉進去了。我脫掉布鞋,把褲腿卷到大腿,就準備到堰塘里去撈鐵環。燕彬子要大一歲,懂事一些,說堰塘水很深,天又冷,下去撈不著把人給淹著了。我沒有听他的勸,顧不上冒著濃濃霧氣的堰塘水面,從鐵環掉下去的地方,倒著從岸上縮下去!結果腳踩不到底,一下滑了下去,水瞬間漫過了我的胸部!那時候我還不會游泳,但是從小在河邊長大的人,對水沒有恐懼心理,基因里應該有祖祖輩輩戰勝水的基因,水漫過胸膛後,冰冷的水刺激得我不停深呼吸,水位快到脖子時才踩到堰塘底的淤泥!我沒有放棄,踮起腳尖想繼續用腳在淤泥里探尋我的鐵環,周圍探尋了兩平方米左右,沒有任何發現,看我還想繼續往前,往前水位更深,隨時有生命危險!燕彬子在岸邊著急了,都快哭了,叫我趕緊回來。然後我才心有不甘,慢慢回到岸邊,燕彬子把落湯雞一樣的我拉上了岸。然後送我回家,結果那天我感冒了,也沒有去上學了。父親當天又去給我加工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鐵環。父母的愛是最真摯最無私的愛!

    打牛兒是用一段小樹樁加工的,最初是父親給我做的,後來是自己加工的,我記不清楚自己到底加工了多少個牛兒。打牛兒就是人們說的打陀螺。把一段小樹樁的下口削尖,做成一個壇子形狀,有大有小,牛兒高度跟隨牛兒直徑大小來決定的。各種型號我都做了!牛兒最下面潛入一顆鋼珠,抽一鞭子能旋轉很久!牛兒的鞭子,有的時候用的一條破布帶,有時候用的舊鞋帶,綁在一條六十公分左右的小木棍上,做成一條“鞭子”。用鞭子上的布帶頭,在牛兒頭上纏繞幾圈,把牛兒平躺在地上,拉著鞭子用力一揮,牛兒馬上站立起來不停旋轉,用鞭子抽打牛兒,就會越轉越快!牛兒轉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起來好像沒有轉動一樣,我們稱這種狀態為“牛兒轉神了”!

    捏泥人也很好玩,上五年級以後就不玩這種幼稚的游戲了。捏泥人的時候,用稻田里的不干不稀有點粘性的泥巴,塑造各種形狀的人型。不止是捏小泥人,還捏汽車拖拉機等各種造型。有時候還做泥炮,把泥捏成一個大包子形狀,中間空心,然後用力往地上一摔,就會發出“砰”的炮響聲。有時候幾個小孩子比賽誰摔泥炮的聲音更響!有時候捏一大堆波彈大小的泥丸,曬干以後做彈弓的子彈,代替小石子。有時候比賽甩泥丸,找一根小指大小的黃荊條,六七十公分長,把泥丸搓鴿子蛋那麼大,穿黃荊條尖上,泥丸插入一半,然後用右手抓起黃荊條下面,右胳膊使勁往後揚,用力往前面一甩,泥丸就會甩出很遠的距離。通常會在一塊大的堰塘邊往水中間甩去,能看見誰甩的泥丸飛得更遠!最遠的甩過一百多米遠!泥丸呈拋物線,迅速飛向堰塘中央,最後掉落水中,在堰塘中蕩起一陣漣漪;像岸邊的翠鳥突然撲食水中小魚後,產生一樣的漣漪!

    有時候把捏的泥人泥拖拉機等曬干,放火里燒成陶制品。我家茅草屋頂換小青瓦的時候,我大概四歲多。父親請泥瓦匠,在稻田里取了很多田泥巴,挖出一個大窞。泥瓦匠把泥抹在一個木桶做的模子上,用弓做的切刀,弓弦是細鋼絲,細鋼絲旋轉一圈,就把泥桶表皮刮得非常光滑。然後在上口刮兩條花紋,再把一個桶狀的泥對稱劃四道痕跡,放陽光下曬干後,一拍開,一個桶就是四片泥瓦!然後把大量曬干的泥瓦,裝進一個窯里,用大火燒三天三夜,燜三天後,打開窯,就燒制了很多小青瓦出來了。我就趁機把我捏的小泥人小拖拉機等,扔進窯里,想一起燒成陶制品!可是很遺憾,取瓦的那天,我上幼兒園去了,放學回來,我去找,再也找不到我的作品,應該是被別人拿走了!

    捉迷藏很簡單,拿一個人找,其他人藏起來。我救歐陽丹英就是捉迷藏發現的。

    打仗就是十幾個小孩子,分成兩派,全部隱蔽起來,然後尋找對方的人,先發現對方,就說打死他了,對方就淘汰一位。直到最後消滅完對方所有的人算勝利。小孩子們都不耍賴,被先發現打死了的,就會主動出來,在院壩等著結局。

    攻城比較費體力,在院壩里畫上城池,像己兩邊再延長一條線,兩邊對角那里畫一個半圓,是安全營,蹲安全營里面的人不能受到攻擊。雙方的人相互推拉,踩線者倒地者為死去,直到攻佔對方城池的城心為勝。我們攻城的時候,經常是玩得內衣和頭發尖都要被汗水打濕!

    修房子就是在地上畫田字方格,用舊算盤珠子穿成一串,有的用田螺殼穿成一串,有的直接用紗包代替,一格一格的踢著玩,這樣就叫修房子。

    分土地就更幼稚了,三年級以後就沒有玩過了。兩三個人玩,用小刀在泥地上畫一個方框,然後石頭剪刀布,誰贏誰先來。贏了的拿小刀甩在方框里,小刀穩穩的插地上,就從那里畫上一條線,分的土地,一半就是你的,直到把方框地分完,誰分的地多,誰獲勝。

    玩豬骨頭子,女孩子最喜歡玩,大姐二姐都有,豬腳上的關節骨。關節骨有六個面,正面凸起的叫“肚皮”,背面有一個坑的叫“背殼”,側面有一面像耳朵的,叫“真耳”,另外一個側面光滑的,叫“假耳”。通常是這四個面使用,因為另外那兩個面是圓型光滑的,怎麼扔都是這四個面。有一種就是有一個光滑面被刀砍壞這種,這種面立起來就叫“妖精”!有兩個“肚皮”才能撿,是十分,同時有三個“肚皮”是一百分。有兩個“背殼”才能撿,是十分,同時三個背殼是一百分。有兩個個“假耳”才能撿,是十分,同時三個“假耳”是一百分。一個“真耳”可以直接撿,是十分,兩個“真耳”同時撿是一百分,三個“真耳”同時撿是一千分。如果出現一個“妖精”是一千分!用一只手把沙包拋起來,然後這只手順利撿起相同的形狀,順利接住沙包為成功得分。沙包掉地上為失敗。我很少玩這個,大姐二姐特別喜歡玩。

    我喜歡玩打 ,就是用幾張紙對折,然後再對疊成一個方塊,正面是四個三角形,背面是一個正方形。我們通常叫“打豆腐干”。其中一個豆腐干正面朝上,然後手拿另一個豆腐干,朝著它用力砸過去!如果下面那個翻了面,就贏了,變成你的了!我打豆腐干贏了很多紙,裝了幾籮筐!

    打煙盒也好玩,我們通常準備了兩種類的煙盒。一種就是大人們抽煙以後扔下的煙盒,我們撿到拆開,展平後,疊成三角形。真煙盒是以市面上煙的價格,來決定它價值的。越貴的煙盒,能頂便宜的好幾個。通常幾個人一起玩,誰拿出來的煙盒價值最高,誰最先來。把所有人拿出來的三角形煙盒收集一起,彎成椅子形狀,然後往地上一甩。甩地上的時候,如果有一個翻面了,就失敗了,讓下一個人來。如果摔地上,沒有翻面的,機會就來了!用手掌在地面上拍一下,用手掌的風力把煙盒吹翻面,就算贏了!翻了幾個贏幾個。沒有翻完的,下一個人就有機會贏了。如果第一個人一次就全部贏完了,後面的人就只有自認倒霉,就會說白輸了,癮都沒有過一下,煙盒都沒有摸一下。就像賭徒一樣,輸了錢還沒有打成牌,就把錢給輸了,和那種心情一樣的。另一種就是假煙盒,用一張紙疊的三角形,誰出的個數越多,誰先來。玩法和真煙盒一樣的。我的臥室牆上,貼滿了贏來的真煙盒和各種獎狀。

    我們各種各樣的游戲太多了,說不完,不像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有童年!其實最吸引我的不是玩這些游戲,而是鄰居叫姚玉的退伍老兵,玉爺爺!

    玉爺爺作為老炮兵退伍後,在村里繼續發揮著他的特長!哪里需要放炮炸山,修路炸山,蓋房炸屋基的,都會找他幫忙。政府組織的山上種樹,也是由他帶頭,把山上石頭,用鋼縴搗一個一米多深直徑三公分左右的洞,放入炸藥雷管,引爆後,石頭區域就變成一個大坑,正好種樹。

    爆炸的巨響與其所產生的威力,是令我震撼的。很多次他在加工火藥的時候,我都會去觀看,有時候會幫忙。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漂泊無奈的人生》,方便以後閱讀漂泊無奈的人生第33章 童年的游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漂泊無奈的人生第33章 童年的游戲並對漂泊無奈的人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