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世紀二十年代之前,每年停泊在馬尼拉的中國商船多達四十一艘。】
【而到了1629年,只有六艘。】
【顯然,依賴東南亞當中轉站的明朝,估計是沒有什麼白銀流入了。】
“才四十一艘嗎?感覺也不多呀。”
夏雨雪想起之前看到過的達利安港宣傳片,那真的是“百舸爭流”,港口岸上那集裝箱都堆成了山。
而達利安港在規模上甚至還排不上號。
不過緊接著夏雨雪就笑了,她也是真的熬夜熬傻了,竟然拿封建時代的大明和現代最強工業國對比。
而且大明的數據還不是本土,而是在馬尼拉的船只停泊數量。
【彈幕︰說船少是對大航海時代的航海規模缺乏基本的了解】
【彈幕︰那時候生產力也不高啊,一艘船能裝不少貨物呢】
【彈幕︰一艘船上的貨物,就至少價值十五萬兩白銀,這還能算少嗎?】
看到這條彈幕,夏雨雪不由得瞪大了眼楮,將整個腦袋都湊到電腦屏幕前,仔細地分辨著彈幕上的漢字,生怕自己認錯了哪一個字,導致意思發生改變。
一艘船十五萬兩白銀,四十艘就是六百萬兩。
減去三十五艘,也就是每年減少了五百二十五萬兩白銀。
這還真的不是一筆小數字了。
崇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有沒有這麼多都不一定呢。
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看著這條彈幕,瞪得眼珠子都要蹦出來了。
一艘船就是十五萬兩銀子的啊,這些錢即使是對于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來說,也能干許多事情了。
更何況是每年六百多萬兩銀子的收入。
明朝的皇帝能忍住不把這行當攥在自己手里真是這個大拇指)。
怎麼忍住的?
還是說那些明朝的皇帝不知道這麼賺錢?
之前天幕上跟他們說,海外有金山銀山,他們還沒什麼具體的概念,只是想著有空了安排些人去海外探查一番。
畢竟遠洋航行還是很困難的。
但現在……
新大陸和歐洲我們去不了,那在家門口做做生意總沒問題吧,大把大把的銀子嘩啦啦地來啊。
而歷朝歷代的百姓們,則實在是無法對此表示震驚。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到底是什麼東西,竟然能那麼值錢。
十五萬兩銀子啊,一兩銀子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筆巨款。
【但是禍不單行,鬼子,他娘的他閉關鎖國了!】
【“大太君”豐臣秀吉在朝鮮戰敗後,他的家底被一個叫德川家康的“大大大太君”,給篡了。】
【彈幕︰傳統藝能下克上】
【相信各位都比較了解鬼子這個物種,那就是只要你足夠強大,那就可以當它的爸爸。】
【德川家康本來是想積極恢復和明朝、朝鮮的外交關系的。】
【但是由于那個叫英吉利的小國,在人家地盤不老老實實做生意,他傳教!】
【這使得德川深感洋鬼子會當日本爸爸,于是干脆鎖國。】
【日本鎖國也使得東南沿海的倭寇變少,因為日本統一不再有戰敗的武士出海求生)】
【直到美帝的那幾艘黑船來襲,日本才被迫門戶大開打開國門。】
【彈幕︰開門!自由貿易!】
【彈幕︰黑船事件】
【彈幕︰大明就應該造幾艘黑船,去打開日本國門】
這下子,就算大明的皇帝礙于面子不好意思造黑船,文武百官們也不樂意了。
尤其是明朝的戶部尚書們。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大明每天需要花出去的銀子那真的是如流水一般,偏偏進項還沒多少。
他們這些戶部尚書別提有多憋屈了。
而東南的地主士大夫們,他們同樣十分不悅。
鬼子怎麼能不來呢?
倭寇不來,他們要如何才能組織起人手“合法劫掠”?
沿海地區的百姓們倒是很高興。
沒了倭寇襲擾,他們也終于能過上幾天安穩日子。
至于鬼子閉關鎖國導致貿易減少……這關他們一個月三千枚銅錢都賺不到的人什麼事?
【總之,兩條白銀流入線的截斷,使得流入大明的白銀數量驟減。】
【而人人本能存錢又讓流通領域的白銀減少,明朝百姓想得到銀子更難了。】
【彈幕︰通縮螺旋】
“越沒錢就越沒錢啊。”
“說是只要花錢,就能有錢,可俺們本身就沒有錢,難不成還能借錢去花嗎?”
“是啊,這難道不應該讓那些手里有錢的人多花錢嗎?”
管仲︰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但一條鞭法又要求百姓交白銀,這等于讓百姓承擔加倍的賦稅。】
【因此,晚明的崩潰,本質是經濟的崩潰。】
【但經濟崩潰的直觀體現,是軍事的崩潰。】
【彈幕︰那這時候為啥不廢掉一條鞭法呢?】
【彈幕︰張居正死得可老慘了,誰還敢為薄情寡恩的朱明皇室效死?】
【彈幕︰越是客觀、越是總體地看歷史,就越是會發現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這一理論的正確】
夏雨雪點了點頭,這個說法她是十分認同的。
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辯證統一的。
必然性是通過數不清的偶然性達成的,但偶然性的東西並不會影響到必然性的必然實現。
【由于既不能學現代政府舉債,又不能超發銀子來沖抵,悲催的明朝政府只能大規模削減開支。】
【彈幕︰這也算是達成了朱元璋開國時期一以貫之的省錢思路了】
夏雨雪是真的繃不住笑了。
而朱元璋卻是笑不出來,自己這是否算是……求錘得錘呢?
可他真的不想這樣啊。
【而首當其沖的是驛站,進而邊疆的軍餉也跟著拖欠。】
【于是,一個被裁撤的驛卒,在銀荒糧荒的西北,參與了一場兵變。】
【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朱元璋從開始看這個視頻,腦袋就一直嗡嗡直響。
削減開支沒毛病,畢竟財政不足嘛。
可裁撤驛站是什麼豬腦子想出來的。
各地錦衣衛和官員文書都要通過驛站來傳遞,裁撤了驛站,那皇帝不就成了耳聾眼瞎之人?
這和自廢手足有什麼區別?
而且驛站的驛卒,那可都是對地方信息了如指掌之人,把他們給裁撤了,這些人直接就能拉著隊伍走最安全快速的通道,直逼京城!
怎麼想的啊?
【彈幕︰闖王登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