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第371章 海禁,那白銀怎麼來的?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 本章︰第371章 海禁,那白銀怎麼來的?

    【彈幕︰所以啊,應該官紳一體納糧】

    【當然,張居正考慮到了。】

    【他覺得過往直接交實物還得攤派徭役,太辛苦。】

    【于是他核定了每畝田該交的銀子,也就是說,當你不想服徭役不想交糧食時,直接交銀子就ok啦!】

    【彈幕︰租庸調制的白銀版】

    大唐。

    依偎在唐高宗懷里的皇後武媚娘有些不解地開口問道︰“陛下,臣妾嘗听聞,國朝的制度都是會逐漸發展變化的。

    “後世的明朝開國的時候沒有采取租庸調制,那就是說他們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可為什麼到這張居正改革的時候,卻又恢復了租庸調呢?”

    李治思索片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明朝的太祖皇帝設立嚴苛的戶籍制度,就是將天下百姓視為私產。

    “誰又會在意私產的想法呢?當然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操控天下人了。”

    “這張居正改革也是,不知道後世的明朝到底怎麼了,農民不賣糧食,怎麼可能會有銀錢交稅和代替徭役呢?”李治搖了搖頭。

    “而且糧食與銀錢交換的比例是商人決定的,豐收的時候定然會存在普遍的壓低糧價之行為。”

    他大唐租庸調之所以讓百姓用布帛絲綢代替徭役,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既能當貨幣,百姓也可以自行生產。

    難道說明朝的百姓,不以種地維生了?

    【所以,一條鞭法的本質是在收財產稅。】

    【牢記這個性質,它就像給作者菌的催更和打賞一樣,相當重要。】

    【彈幕︰本質是因為當年交稅可以折色,而折色的東西交上來不頂用,所以不收貨物一律改收銀兩了】

    【彈幕︰然後收糧權就丟了】

    【彈幕︰那這得賴老朱,稅收制度搞得幾乎所有部門都能收稅,而且錯綜復雜的,根本沒有一個統一協調運輸的部門】

    李治張了張嘴,遺傳的頭疼也不疼了。

    “那明朝的太祖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能讓稅收這事情搞得如此復雜,這豈不是給那些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機會嗎?”

    “也怪不得他大刀闊斧也殺不絕貪官,銀錢就擺在眼前,有幾個人能忍住呢?”

    大漢。

    漢武帝劉徹抬手扶額,怪不得朱元璋要相信後人的智慧呢,原來是他也沒什麼智慧啊。

    至少在制度設計方面,沒什麼智慧。

    又是軍戶制度,又是稅收制度的,而且竟然還迷之自信認為這就是完美的。

    所有的朝廷部門都能收稅,還沒有統一協調運輸的部門,那要是邊疆打仗,這些物資要怎麼送到邊疆呢?

    沒有統籌協調,難道不會混亂嗎?

    【彈幕︰銀子哪來的?】

    “對啊,銀子哪來的?”

    “為什麼要用銀子交稅?銅錢都不夠用,銀子難道就足夠嗎?”

    古人們反應過來。

    大明。

    看到這個疑問,張居正終于恢復了些許精神,因為這個問題很好解釋。

    “自然是從海外那些洋人手里來。”

    “我大明物產豐富,洋人無不傾慕我華夏之瓷器絲綢與茶葉,每年都拿著白花花的銀子來買,怎麼會沒有銀子呢?”

    “而且……大明寶鈔也沒人用啊。”

    【但是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是一個貧銀國,怎麼會用白銀來結算呢?】

    【彈幕︰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啊,只能在一堆爛選項中,選一個沒那麼爛的】

    【彈幕︰瓷器絲綢貿易有大量白銀流入】

    【彈幕︰巨量白銀哪來的?明朝不是海禁嗎?】

    天幕上有彈幕如此問。

    古代的士大夫讀書人們都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答案。

    朝廷不讓干,我就真的不能干了嗎?

    這件事有那麼多利益,維持海禁不就是一種由他們這些讀書人控制的壟斷嗎?

    【這個鍋,就得讓朱元璋背了。】

    【明朝建立之後發行了一種紙幣,叫大明寶鈔。】

    【但這種紙幣只發行,不回收。】

    【這意味著當朝廷買你東西時,他拿大明寶鈔。】

    【但當你拿大明寶鈔交稅時,他不認了。】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天幕上說大明寶鈔了。

    但商君鞅還是無法理解。

    一個從零開始打天下的開國皇帝,怎麼會不懂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呢?

    朝令夕改會造成國家混亂,這種通過持續性朝令夕改形成的竭澤而漁,定然會成為國家中百姓、官員不遵守法令的開端。

    ……

    大明。

    一個小攤販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大明寶鈔,和逐漸遠去的朝廷官員,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除了在這里嘆口氣,還能做什麼呢?

    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計重擔都在他的肩上扛著。

    雖然皇帝頒布了《大誥》,規定百姓頭頂《大誥》申冤,沿途所有官員不得阻攔。

    但問題是,那官員拿寶鈔從他的攤上買吃食是合法的啊。

    而且《大誥》也有些年沒再發給百姓了。

    【如此丑惡的嘴臉,迅速將寶鈔,變成了擦屁股都硌 的金圓券。】

    【于是民間貿易,又開始以金、銀、銅這樣的貴金屬支付,這就刺激了民間對銀子的需求。】

    【彈幕︰主要是寶鈔沒有準備金,不許與金銀兌換,不能說不回收,但這回收……】

    【彈幕︰只有三成賦稅能用寶鈔交,也就是說,寶鈔的需求就這麼大,但發行量卻遠超需求】

    大明。

    朱元璋松了口氣,天幕總算是給他說了一句公道話,雖然這公道話也不怎麼好听。

    “可咱發行寶鈔就是為了少花銀子出去啊,要是把寶鈔收回來那不就砸手里了?”

    只能說,雖然之前看過了一些關于現代貨幣的知識,但朱元璋這個久經考驗的封建主義皇帝,還是不太能接受。

    他的思維觀念已經幾乎定型。

    【而當時哪有銀子呢?】

    【鬼子!】

    【“造物主”在創造亞洲時,像是給中日開了個極大的玩笑。】

    【因為大明是貧銀國,但鬼子不是。】

    【彈幕︰石見銀山、佐渡金山】

    大唐。

    發布詔書給各地節度使的李隆基一拍桌子,“壞了,詔書發早了!”

    “不能讓那些節度使到日本當藩王!那些銀子得控制在朕的手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方便以後閱讀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第371章 海禁,那白銀怎麼來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第371章 海禁,那白銀怎麼來的?並對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