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並且,為表誠意,法國也給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了同樣力度的優惠政策。
正是來自法國的裝備,幫塞軍打贏了兩次巴爾干戰爭。
“啊,對上了,對上了,之前天幕說,法國和俄國給那個塞爾維亞先進的裝備,到現在對上了!”
有人興奮的高聲大喊。
古人們曾經從未以這種方式,了解過歷史,所以當現在按照時間順序,從不同視角,知道了結果,就顯得很興奮。
雖然這段歷史,對于古人們來說並不能算作歷史,而應該是未來。
在金元攻勢面前,俄國很快就放棄了抵抗。
(俄國鄉巴佬哪里見過這等架勢啊)
1891年,雙方秘密締約。
同年,當法國艦隊訪問聖彼得堡時,甚至出現了沙皇在《馬賽曲》下,脫帽向三色旗致敬的詭異畫面。
彈幕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彈幕致敬共和
彈幕拿破侖6
大明朝。
嘉靖皇帝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他好羨慕啊!
他也想領法國的百億補貼啊!
不就是向三色旗致敬嘛,他也可以啊!
到了二十世紀初,法國的投資初見成效,俄國全副武裝了兩百萬大軍,同時新建的鐵路網,將它的運兵速度提升了四倍。
相比之下,德國加上奧匈的總兵力,只有180萬。
“只有一百八十萬……”
“這個只有是怎麼說出口的啊!”
大唐。
“朕也想只有一百八十萬大軍啊!”李世民也是羨慕地瞪大了眼楮。
1913年2月18日,薩拉熱窩槍響的十六個月前,以對德強硬著稱的法國前總理兼外交部長,雷蒙•龐加萊,高票當選總統。
他上台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法國的兵役制度,從兩年調整為三年,使現役規模達到了77萬。
至此,法德之間的戰爭,已經無可避免了。
它就算不發生在巴爾干,也會發生在別的地方。
史官們拿著筆,庫庫往紙上記著。
而那些太子們,同樣也被要求將天幕上所講述的內容,都給記下來。
這對于儲君的培養,是有一定好處的。
至少能夠開拓一下視野,多一種思考問題的思路。
1894年,當俄法同盟高調官宣時,柏林迎來了一陣難以名狀的惶恐。
幾乎所有人都第一時間聯想到,七年戰爭期間,腓特烈大帝所面臨的困局。
好在,維也納方面還算穩定,但這並不足以改變實力的天平。
彈幕然後德國就面臨兩次東西夾擊
彈幕兩線作戰
于是,德國人很自然地回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同盟——英普同盟。
大唐。
“七年戰爭?”李世民對這個戰爭很好奇,是打了七年嗎?
底下的一眾文官武將也是很好奇。
還有那個腓特烈大帝,他是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正是這個同盟,幫腓特烈大帝,頂住了多線作戰的壓力。
或許,它能再次拯救今天的德國?
彈幕以德奧的體量,一戰能保住英國中立就算贏
但不幸的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德國迎來了一位志大才疏的皇帝。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在位期間力主推進公海艦隊計劃,帶領德國冒進地走進了世界大戰,在1918年被迫退位,流亡海外。
“這還是個亡國之君!”
“是啊,明明之前德國那麼強大的,怎麼就在他手上亡國了。”
“不過他都被迫退位了,怎麼還能讓他流亡海外?”
百姓們很不理解,不應該直接殺掉,防止他再次復闢嗎?
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也很不理解。
按照漢人的傳統,應該把這個皇帝囚禁在宮殿里,好吃好喝地供起來。
而不按照漢人的傳統,也應該把他給弄死啊,怎麼能讓他就這麼流亡海外?
多孤單啊,和家人一起團聚多好。
(尼古拉?)
彈幕:威廉二世找盟友
彈幕無敵的威廉
彈幕 咚!
29歲的年輕德皇,一上台就批準了俾斯麥的辭職申請,並開始按自己的想法自由行事。
皇帝們都很震驚。
這個威廉還真不愧為亡國之君啊。
剛登基,就直接撤換掉了宰相,這是真的不怕朝野動蕩,權利不穩啊!
就算那是宰相交給你的辭職申請,那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讓你挽留他的嗎?
皇帝們反正是看不出來,這個威廉二世,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
總之,是一種腦干缺失的美。
(崇禎總感覺有人在叫我?)
(魏忠賢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包括在布爾戰爭中,發電報挑釁英國;推動海軍的艦隊計劃,並在各種場合不斷宣稱德國也需要陽光下的土地。
幾乎每一條,都在挑戰英國的核心利益。
彈幕德國慈禧
彈幕我也要日不落
古人們想法很好,但你還是先別想了。
夏雨雪也是驚了,難道他真是天才?(古希臘掌管找盟友的神)
這德國有威廉二世,奧匈帝國有約瑟夫一世,然後再加上一個反復橫跳,出工不出力的意呆利,想不輸都費勁啊。
毫無疑問,威廉二世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外界對德國的看法。
但在國家決策層面上,並不應該過分夸大威廉二世的重要性。
因為德國,畢竟不是一個絕對專制的封建君主國。
大清。
“什麼意思?難道說,那個威廉二世沒有什麼權利?”
“原來是個傀儡皇帝啊,怪不得能享受悠閑的夏日假期。”
雍正突然感覺自己好受多了。
那個威廉二世雖然能享受夏日假期,但是他還能享受亡國套餐啊。
于是,雍正的精神內耗瞬間就被威廉治好了。
揮揮手,再次讓太監把地上的奏折撿了起來。
感謝各位大大的打賞和支持,今天第二更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