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第38章 雙十二兵諫與大唐倭國節度使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 本章︰第38章 雙十二兵諫與大唐倭國節度使

    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1935年5月1935年12月,華北事變

    日軍在華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導地位

    “華北!倭寇都打到了華北了,那蔣介石怎麼還不出兵抗擊倭寇啊!”

    華北的百姓們急的直跺腳,那可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啊,怎麼能讓那倭寇給佔了過去?

    那他們的後代豈不是都成了那倭國人?

    定都華北地區的王朝,皇帝們也坐不住了。

    大唐。

    李隆基看到天幕上說後世那倭國竟然已經侵佔了華夏的華北地區,他刷的一下子就從為了方便看天幕而擺在大殿外的椅子上站了起來。

    他洛陽竟然都被後世的那倭國給佔了?

    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他現在是焦頭爛額,看了天幕之後,他已經發覺到安祿山那些節度使很長時間沒有輪換了,還有他現在任人唯親,已經在大唐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任人唯親的問題好解決,只要把那些胡作非為,沒有能力的人給擼下來就好了。

    可是那些節度使就不好整了。

    他們手握重兵,要是處理不好肯定會起兵造反的。

    雖然他們也已經從天幕上知道了自己造反沒有成功,但他們手里的重兵也是個巨大的威脅啊。

    但是現在,李隆基將兩件糟心的事情放在一起,想了一想。

    解決(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他現在不好處理那些節度使,而那些節度使也拿他沒有辦法。

    所以不如互相妥協一下,順便解決倭寇的問題。

    節度使依舊是節度使,只不過節制的地方改變一下。

    那倭國有四塊大島,可以讓那些大小節度使帶領自己的士兵前去攻打倭國。

    打下來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而且世襲罔替,甚至他可以給他們封個王。

    雖然倭國實力不足為懼,但打下來總還是會死人的,這就消耗了他們的一部分實力。

    而且也有許多人並不願意背井離鄉,這又消耗了他們一部分實力。

    等這些節度使在倭國打下地盤,趁著他們還沒有站穩腳跟,挑撥他們的矛盾,這樣就可以繼續持續地消耗他們的實力了。

    只要注意點,不讓他們聯合起來,節度使和倭國的問題就被解決了。

    (大英攪屎棍大唐版,日本限時體驗)

    公元1935年11月3日,國民政府財政部頒布《法幣政策實施法》

    法幣政策的實施,統一了全國的貨幣,擺脫了世界銀價漲落的影響,緩解了從前通貨不足的局面,使物價開始回升,在實行初期,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大秦。

    “這民國政府竟然才統一全國的貨幣?那度量衡統一了嗎?”始皇帝嬴政很不舒服。

    一個天下,竟然用著不同的貨幣,不同的度量衡,這讓他很不舒服,很不開心。

    所以他滅了六國,緊接著就統一了貨幣、度量衡還有車軌寬度。

    這後世的民國竟然這麼拉胯?

    (民國統一了貨幣,始皇帝很高興;但民國才統一貨幣,始皇帝很不喜歡)

    大唐。

    李世民倒是對于民國才統一貨幣沒有什麼感想,畢竟連國家都只是形式上統一,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軍閥在割據,而且那倭國也佔領了那麼多的國土。

    沒有統一貨幣很正常。

    但他對于後世用紙作為貨幣很疑惑。

    這後世的百姓能願意嗎?拿著手中的真金白銀,換成一張廢紙。

    要是那民國政府大量印刷法幣的話,他們手里的錢一定會貶值的啊。

    而在大明洪武朝。

    朱元璋看到後世都在用紙幣了,于是更加放心大膽地開動他的核動力印鈔機了。

    永樂朝。

    永樂大帝朱棣看到後世的那個法幣,就想到了他爹學著元朝,搞出來的大明寶鈔。

    他爹那真是逮著好用的那就使勁用,大量印刷寶鈔,發給官員當工資,還禁止民間金銀交易。

    百姓們要是不收官員的寶鈔,那就是犯法。

    而要是收了寶鈔,那第二天可能就會貶值。

    而且更絕的是朱元璋也知道大明寶鈔就是一張廢紙,所以他拒不回收發出去的寶鈔。

    這就直接導致了大明寶鈔這種早期信用貨幣的破產。

    所以在朱棣想到了他爹洪武大帝干出來的事情之後,他感覺後世的這個法幣,也會變得像寶鈔一樣(實際上不如寶鈔堅挺)。

    明朝的百姓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們也在好奇為何後世的百姓就不害怕手中的鈔票貶值。

    公元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運動

    中國gc黨領導的一場反對華北自治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促進了統一戰線的確立

    公元1936年5月5日,《停戰協議和一致抗日通電》

    公元1936年8月25日,《中國gc黨致中國gc黨中央再次呼吁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古人們看著天幕,感覺這蔣介石格局確實不夠大。

    後世那些倭寇鬼子,把華夏打得都快亡國滅種,亡天下了。

    他怎麼還想著爭權奪利,搶地盤呢?

    還在不斷地消滅華夏的軍隊還有民力。

    公元1936年10月,長征結束

    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公元1936年12月12日25日,西安事變

    又稱“雙十二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在西安發動“兵諫”

    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了必要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好啊,好啊,後世蔣介石總算是打算開始抗日了。”

    “是啊,這張學良還是識大體的,先是改旗易幟,實現了華夏的統一,現在又在華夏的危急存亡之際,對蔣介石進行兵諫。”

    古人們感慨著,只是他們並不知道的是,張學良在抗戰初期時候的操作。

    保守估計,手握40萬重兵,竟然毫不抵抗就將東北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人。

    而他張家在東北經營的那些軍工廠,則全都成了日本鬼子侵華戰爭時期的武器彈藥的重要來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方便以後閱讀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第38章 雙十二兵諫與大唐倭國節度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第38章 雙十二兵諫與大唐倭國節度使並對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