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情歸同情,她是不可能因為同情她就站到她那一邊的。
而太子妃在听到這句話後並沒有接話,因為她看上了太後手里拿著的那套頭面,那是皇後才能戴的。
她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太後準備送給她的禮物,畢竟她是太子妃,一旦太子登基,她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後,這宮里除了她無人敢戴。
太後沒听到她接話,疑惑的抬頭看了看她,結果就看到她眼神亮晶晶的看著她手中的頭面。
不用猜都知道她在想什麼了,這東西是皇後所用的不假,但她身為長輩既然能賞出去,別人自然是可以戴的。
而她之所以這麼盯著不放,大概是以為這東西是要給她的吧,可是憑什麼呢,她為何要把這賞賜給她?
“哀家沒什麼事,听說李側妃又有了,還懷的是雙胎,看來小五福晉果然是個有福的,這頭面便賞給她戴吧,哀家老了,戴這麼亮的顏色不合適。”
太子妃震驚的看著太後,這是什麼意思,這種違制的東西只有她能戴吧,慕思梨一個皇子福晉憑什麼佩戴?
“皇瑪姆,臣妾知道您喜歡五弟妹,但這是皇後才能佩戴的頭面,五弟妹的身份擺在那里,若是真的佩戴了這副頭面,怕是會遭御史彈劾的。”
“太子妃這話是什麼意思?都說長者賜不可辭,小五福晉也是因為生下四胞胎才讓太後賞賜這麼一副頭面的,她現在是不能戴,但不能供起來嗎?”
宜貴妃不高興了,太子妃什麼意思,居然敢說她兒媳婦不配,看她怎麼收拾她!
“說來小五福晉確實不能戴,能佩戴的也就是太後和已經仙逝的皇後了,其余人都沒資格,太子妃說的是這麼意思嗎?”
太子妃臉色有些僵硬,她什麼時候說自己不能戴了,她是準皇後,她憑什麼不能戴?
但現在太後看她的眼神不怎麼友好,這話她不敢說出來,怕被趕出壽康宮。
可就這麼認輸她又覺得不甘心,她是太子妃啊,說來品階比宜貴妃還高,她憑什麼這麼說她?
“宜貴妃說得不錯,長者賜不可辭,哀家年紀大了,就喜歡看小五福晉穿得明艷些,違制就違制了,哀家會跟皇帝知會一聲的。”
“是孫媳不識趣了,既然是皇瑪姆做的決定,那孫媳無話可說,孫媳去看看剛出生的小阿哥和小格格們吧。”
太後揮了揮手後她就退出去了,她一直低著個頭,眼中都是狠厲,太後這是把慕思梨當皇後來寵啊,她何德何能跟她平起平坐?
太子妃直接帶著人去看慕思梨了,她倒要看看她都生了些什麼。
“福晉,太子妃來了。”
“二嫂來了?快進來,弟妹身子不便不好招呼你,你隨便坐,阿穗,上茶。”
“不用了,本宮就是來看看孩子就走,你剛生產,要多多休息才是。”
本宮?看來太子妃對她意見頗大啊,不過沒關系,她也不怎麼喜歡她,隨她去吧。
“多謝太子妃關心,弟妹這邊剛生產,有諸多不便,就不招待您了。”
太子妃臉上的笑容一僵,她是真沒想到慕思梨會對她下逐客令啊,這孩子還沒看到呢,她怎麼能走?但人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她若是強行留下不好。
“既然五弟妹這邊不方便,那本宮就等四胞胎滿月的時候再過來看望吧。”
“阿穗,送太子妃。”
反正她剛生產,按規矩不能下床的,既然如此,她就不起來送她了,她又不是真心過來看她的,沒必要讓自己不開心。
回到毓慶宮後,太子妃越想越氣,于是讓人去請太子了,太子在得知太後把皇後才能戴的頭面賞給慕思梨後,啪的給了太子妃一個巴掌。
“你是太子妃,是未來的皇後,皇瑪姆有那好東西不想著給你卻給了五弟妹,證明你不如五弟妹,你怎麼好意思坐在太子妃之位上?
皇瑪姆不是是非不分的人,肯定是你做了什麼讓她不高興的事情她才說要把那皇後才能戴的頭面送給五弟妹的。
孤就知道當初娶你一事不該那麼草率的,厄運產生的人就算再怎麼得皇阿瑪喜歡都不會改變自身命運的。
走吧,這正院看著就晦氣,不就是沒有嫡子嗎?孤已經有庶長子了,還馬上就要有一對龍鳳胎兒女,你就自己守在這里度日吧。”
太子也不知怎麼的就說了這樣的話,太子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說她是厄運產生之人,這話他怎麼說得出口?
都怪慕思梨,要不是她生下兩對龍鳳胎,而太後又把那頭面賞賜給她,她根本不會被太子那樣對待。
“滿月?大吉?祥瑞?呵!本宮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休想得到,來人,給本宮把那四個小崽子通通除了,本宮不喜歡他們!”
“娘娘息怒,壽康宮沒有咱們的人,沒辦法動手啊,之前奴婢已經派人去收買里面的宮女的,都沒成功還差點暴露,您可不能行傻事啊!”
“沒用,都是些沒用的東西,本宮自己來。”
太子妃不管不顧的給石文柄傳信了,她想讓其幫她除了慕思梨和四胞胎,但石文柄不是傻子,知道這事兒干不得,因此拒絕了她。
太子妃下意識的認為她不得太子寵愛被瓜爾佳氏厭棄了,于是在四胞胎滿月那日,太子妃隨身攜帶了一把匕首。
“可算是滿月了,兒媳都快忍不住了,您是不知道,阿穗管得太嚴了,兒媳就是想洗個澡都不行。”
宜貴妃笑得不行,自從定下慕思梨這個兒媳婦後,她的魚尾紋都笑出來了。
“本宮就知道你閑不住,快戴上這根簪子,這可是太後找了好久才找到的,符合你現在的身份,免得那邊又說你越矩了。”
“多謝額娘。”
等太子妃看到明艷照人的慕思梨和眾星拱月的四胞胎後,她發瘋似的掏出匕首朝著她刺了過去。
“太子妃瘋了,來人,快來人啊,太子妃要殺了五福晉和小主子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