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高家做出這個決定後皇上會更加看重高家,說不定要不了多久高家就會成為皇上的親信。
之前皇上就看中高家,但那是高斌治水有方的結果,如今不一樣了,高家辦的事得皇上歡心,起來是早晚的事。
而高貴妃雖然住在行宮,但有了皇上的旨意,行宮內無人敢欺她分毫。
不僅如此,她一人住在行宮,便是整個行宮的主子,可比在宮里自由多了。
不過他晚點得提醒一下皇上,高貴妃還年輕,可不能一直讓她住在行宮,萬一她給皇上戴綠帽怎麼辦?
李玉的想法乾隆不知道,若是知道的話肯定會說一句自己巴不得她有相好的人的。
他現在有了慕思梨,對其他人都提不起興趣,若是他們真有中意之人,他會成全她們的。
儲秀宮內,純嬪滿臉的不可置信,乾隆竟然封慕思梨為後了,這是為什麼?
她憑什麼成為皇後,就憑她生了一對龍鳳胎嗎?她若成了皇後,她還怎麼肖想太子之位?
為了讓自己有個合理的理由推親兒子上位,她都放棄了永璜這個大阿哥了,為什麼乾隆要這樣對她?
慕思梨到底有什麼好,當初他就巴不得讓她成為他的嫡福晉,如今皇後剛死,他就迫不及待的將她扶正了。
都是一起從潛邸上位的人,憑什麼選她做皇後而不選她們?
純嬪的妒忌心理一下子就上來了,她想跑去承乾宮質問乾隆為何這般對她。
“娘娘不可,本身貴妃的位分就比您高,若是您真的去承乾宮質問皇上,肯定會被治個大不敬之罪的。
您想想嘉貴人的下場,您難不成想步她的後塵嗎?要知道她當時可是被皇上指責對貴妃不敬的。
她的臉更是因此而毀容,您生得這般花容月貌,哪怕不為自己著想,也該為三阿哥想想啊。
若是您身上背上大不敬的罪名,以後咱們三阿哥還有什麼好出路?就當是奴婢求您的,您忍忍吧。”
听到宮人提起兒子,純嬪冷靜了下來,皇後都能被處死,那麼慕思梨這個繼後也是可以的。
現在她的主要目光還是要放在養大兒子身上,後宮看她不順眼的多的是,她倒要看看她一個人怎麼和整個後宮斗。
“本宮知道了,不就是忍嗎?本宮最在行的便是忍了,在三阿哥長成之前,本宮不會和她硬踫硬的。
只期待三阿哥能夠爭氣些,早日在皇上面前表現出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在龍鳳胎之前抓住皇上的心。
本宮既然進了宮,就是有野心的,更何況本宮還有兒子傍身,只要本宮的兒子成了太子,那皇後給她就給她吧。”
純嬪成功將自己說服了,只要兒子還在就還有機會,她現在只需要等就是了。
“娘娘說的是,咱們三阿哥聰慧,肯定會拿下太子之位的,再說了,那兩位可不一定能長成呢。”
純嬪的眼神閃了閃,是啊,剛滿月的孩子最容易夭折了,若是沒了這對龍鳳胎,慕思梨的皇後之位還能坐穩嗎?
純嬪想當然的認為皇後之所以這般輕易被廢是因為沒了二阿哥的緣故,因此,她對龍鳳胎上心了。
“派人盯緊承乾宮,承乾宮守備是森嚴,但總有松懈的時候,本宮不想看到那兩個孩子長大,明白嗎?”
“奴婢明白,娘娘辦事娘娘放心,奴婢先伺候您休息。”
純嬪疲憊的點了點頭,不管怎麼說,她是不會讓慕思梨過得舒坦的。
從她進潛邸開始,就決定要當人上人了,之前對皇後俯首稱臣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不然她怎麼可能生下三阿哥?
皇後一直以賢惠示人,但她知道她對慕思梨暗中動手的事情,但這樣做對她有好處,她當然不可能往外說了。
再說了,她可是準備拿這件事牽制皇後的,可惜皇後太不中用了,居然弄死太後還把自己作死了。
要是皇後不死,她的位置又怎麼輪得到慕思梨?
只要她一直捏著皇後的把柄,皇後就不得不助她的三阿哥上位,到時候三阿哥登基為帝,她會除了皇後成為唯一的太後的。
半個月後,乾隆正式確定了慕思梨的封後日期,隨之而來的還有給愉嬪封妃的消息。
在听到這個消息後,純嬪徹底炸了,她不管不顧的奔向養心殿,她就想問個明白,愉嬪憑什麼封妃。
她生了三阿哥這麼些年都還是嬪位,憑什麼愉嬪能妃?就因為她和慕思梨交好嗎?
若是如此,是不是每個和她交好的人都能夠封嬪封妃?都能凌駕在她之上?
“皇上,嬪妾只想為自己要個公平,愉嬪何德何能成為愉妃?您讓嬪妾這些老人情何以堪?”
乾隆冷眼看著純嬪,他就是故意封愉嬪為妃的,除了她和慕思梨交好外,也有她善良的原因在。
且她生了永琪,慕思梨又疼愛永琪,她更是對龍鳳胎十分上心,每日都帶著永琪去陪他們。
最關鍵的不是這個,而是愉妃一直以慕思梨為尊,還隱隱有種讓永琪以龍鳳胎為尊的想法, 他當然要給她一些獎賞了。
但純嬪不一樣,純嬪野心勃勃,一心想讓永璋成為太子,她也不看看永璋那蠢笨的樣子怎麼配得上太子之位。
在這之前他並不在意兒子是否聰慧,但在生了龍鳳胎之後,他覺得自己清明了不少。
雖然美色誘人,但他有一種感覺,若是他敢踫除了慕思梨外的其他女人,以後他都會不舉的。
俗話說得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有這種預感,他當然不會讓他變為現實了。
再說了,和慕思梨在一起不僅有家的感覺還很快樂,他為何要讓自己不痛快?
“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清楚,不甘心的原因是什麼你也知道,現在來質問朕,是想讓朕給你封妃吧?”
純嬪眼神微閃,她是真的生氣,但也是真的抱著讓乾隆給她封妃的想法來的,畢竟她可以低慕思梨一等,但不能低愉嬪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