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說的是。”
“對了,家里可來信了,他們怎麼說的?”
宮女有些為難,佟家並不支持皇貴妃要對孝莊出手的想法,在他們看來,這種想法會為佟家帶來滅頂的災難。
若他們真這麼做了,那就是下一個烏雅一族,康熙可不會因為他們是其母家的身份對他們網開一面得,因此,他們是不可能去冒險的。
關鍵是皇貴妃就算是真的沒了也不要緊,佟家還有其他的女兒,完全可以再送一人入宮,沒必要為了她搭上全家的命。
看到宮女的反應,皇貴妃便知道佟家這是和她站到對立面了。
“本宮自從入宮以來為他們謀了多少利,如今到他們回報本宮的時候了,他們就是這麼對本宮的?”
“娘娘您別急,許是大人顧及良多,這才做了這種決定的,大人心中是有您的,肯定不會放棄您的。”
“放棄?是了,她們必然是放棄本宮了。”
皇貴妃的表情十分頹廢,若是沒有家族支持,搞不好她就是下一個德妃了。
她能讓人做了德妃,她人也能讓人做了她。
想到自己真有可能成為別人砧板上的肉,皇貴妃臉色一白,差點暈了過去。
她生來就是要做刀的,怎能成為魚肉任人宰割?
“娘娘,四阿哥來了。”
“他來做什麼?這會兒不在尚書房好好學習,爭取得到皇上的喜愛,與太子平分秋色,來承乾宮做什麼?難不成是為了德妃來的?”
一想到胤 是為了德妃來的,皇貴妃就一臉不悅,白眼狼,真真是個白眼狼。
“娘娘!四阿哥是來給您請安的。”
“讓他進來,最近來得有些勤了,真是不知本宮的良苦用心。”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起來吧。”
胤 斟酌了片刻還是把自己的了來意說了,但他知道分寸。
德妃是他的親娘不假,但德妃對他不好,而皇貴妃不一樣,皇貴妃待他如親子,他也不想失去皇貴妃這個身份最高的養母。
以前是他不懂事,這才惹了皇貴妃不快的,如今自己大點了,懂是非對錯了,之前的事自然要有個了斷。
德妃如今已經死了,沒有親生母子的關系壓著,他和皇貴妃的關系肯定能得到緩和的。
“皇額娘,德妃娘娘身故,兒子想問問兒子能去祭拜嗎?兒子怎麼說都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若是不去,怕被人說不孝。
您如今是皇貴妃,若是有個不孝的兒子,怕是讓人會以為您的教育有問題的,皇阿瑪兒子眾多,兒子不想成為被嫌棄的那一個。
您放心,兒子知道分寸,德妃對兒子從來都只有利用之心,就連讓兒子知道身世都是故意為之,兒子心中只有您一個額娘。
之前是兒子不懂事,惹得您不開心了,還請皇額娘原諒兒子,給兒子一個改過的機會。”
見胤 態度誠懇,也是真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皇貴妃想著反正德妃都已經死了,也沒必要一直揪著不放,因此同意他去祭拜了。
“如你所說,她到底是你的額娘?本宮雖然不喜歡她,但是她人已死,本宮也不可能攔著你,不讓你去祭拜,既然你心中有數,那就去吧。”
“是,兒子告退。”
胤 松了口氣,看來皇貴妃還是在意這個他的,只要還在意他,那他就還有機會。
雖然他還小,但看得出來,皇貴妃野心很大,而且十有八九德妃的死跟她有關系,畢竟她最厭惡德妃,不可能讓她好過的。
如今德妃既然沒了,自己更要巴結好這個養母了,他日若是有機會,自己說不得能坐上那個位置。
胤 雖小,但已經有野心了,他要坐上皇位,只有坐上那個位置,他才不用寄人籬下,看人眼色行事。
之所以去永和宮祭拜德妃,那不過是他故意向世人展示他的,畢竟康熙重孝道,他身為他的兒子,也不能差到哪里去。
而且他越是重孝道,康熙越會注意到他,他才有機會染指他不曾擁有的一切。
至于別人會如何想他,會不會認為他心機深沉,這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了,畢竟他現在還小,在讓人看來七八歲的年紀可什麼都做不了。
在胤 離開後,皇貴妃又將注意力放到慕思梨身上了,這才是對她最大的威脅。
“本宮若是沒記錯的話,貴妃也差不多到日子了,這多胎有早產的風險,不如就讓她提前生產吧,跟德妃一樣,小心謹慎些。
至于她腹中的孩子,本宮不想看到他們平安出事,額娘都沒了,他們也不該存世才是。”
“娘娘放心,奴婢這就去安排。”
康熙一直在暗中偷听,听到這里,他直接露出一抹陰狠的笑容。
敢對他的妻兒下手,是真的以為後宮已經是她的天下了嗎?
德妃之死自己還沒找她的麻煩呢,她倒好,竟然轉手就想用同樣的方式害死慕思梨,還陰毒的想要她一尸三命。
佟家沒有支持她報復皇瑪姆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他會要了她的命,若佟家有參與,他們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為何本宮有種不好的感覺?難不成貴妃生產一事會出變故?不會的,本宮絕不允許這些威脅存在。
還有太皇太後,既然佟家不肯幫本宮,那本宮就等著你身死道消時本宮再掌控這整個後宮,到時候誰若敢不服,本宮就斬了她。”
康熙現在才算是真正見識到皇貴妃的惡毒,一瞬間,他皇貴妃的死法都想好了。
永壽宮內,慕思梨悠閑的坐在院中休息,肚子突然傳來一陣一陣的陣痛感,她淡定的站了起來。
“玉芝,準備一下,本宮估計是要生了。”
玉芝是懵的,娘娘要生了?娘娘這淡定的樣子哪里像要生的人?
“還愣著做什麼,快去安排啊,娘娘都要生產了,你們是不是要等到娘娘生了才反應過來娘娘要生產了?
玉芝,帶人重點檢查一下產房和進出產房的人,可別在娘娘生產時出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