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宮內,惠嬪收到慕思梨的消息後整個人愣在了原地。
“本宮的兒子要回來了,這是真的?”
“娘娘這是歡喜壞了?”
“確實是歡喜壞了,本宮本以為皇上忘了保清了,沒想到皇後娘娘一直惦記著,娘娘大恩,本宮沒齒難忘啊。”
惠妃是真的歡喜的,一想到其他人的孩子都好好的養在自己身邊,只有她的兒子養在宮外,她對康熙是帶著點怨氣的。
雖然知道康熙此舉是為了保護兒子的安危,但他不在自己身邊養大,總覺得以後會和自己疏遠。
可若是他是在宮里長大的,她也擔心他養不大啊。
不過她倒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先皇後在世時,後宮就沒個孩子養不住的,包括她自己的孩子。
可她死後換了慕思梨上位後,只要出生的孩子都養住了,而且她們還獲得了晉封。
她現在嚴重懷疑之前的那些孩子全是死在先皇後手里的,而她的目的怕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皇長孫吧。
真是慶幸老天有眼讓她血崩而亡,不然兒子就算養在宮外也不安全,她有的是法子害死他。
“來人,把側殿收拾出來,大阿哥馬上就要回來了,本宮要好好和他相處,爭取讓他盡快接受本宮這個額娘。”
“是。”
三日後,胤 回宮了,回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坤寧宮請安並看望三胞胎。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兒子一直听說自己有對三胞胎弟弟,不知今日可否見見?”
胤 是很好奇的,他養在宮外,知道宮外也有雙胞胎的事跡,但三胞胎少見,還是三個阿哥,他一直想見一見。
如今回宮了,又是在坤寧宮,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自然,他們是你的弟弟,你們兄弟相處,本宮有什麼不放心的?月瑩,帶大阿哥去看看小四他們。
保清,一會兒和弟弟他們隨便玩一玩便回延禧宮吧,你額娘一直在等你回宮,你可不能讓她久等了。”
“皇額娘放心,兒子知道的,一會兒回到延禧宮後,兒子會好生和額娘相處的,若不是為了保護兒子,額娘也不會將兒子送出宮了。”
該說不說宮外雖然不及宮內,但噶禮將胤 教得很好,他沒有因為自小養在宮外就對康熙和惠嬪心存怨恨。
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又是未來的大將軍王,慕思梨還是希望他能和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相處的。
反正這皇位早晚都是自己兒子的,好好培養胤 ,也算是為他們培養一個助力了。
惠嬪在延禧宮左等右等都等不到胤 回來,她不由有些急了,難不成康熙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是真的要將他接回來?
可是先前不是說胤 已經入宮了嗎,都這麼晚了,怎麼還沒過來?
“來人,去探探消息,為何大阿哥還沒回來,是被什麼事耽擱了?”
“是。”
坤寧宮內,慕思梨看著不願回延禧宮的胤 陷入了沉思。
沒听說胤 這般喜愛弟弟們的啊,難不成是三胞胎長得太喜人了,勾得他都忘了要去延禧宮請安一事了?
“保清,時候不早了,你再不去延禧宮,惠嬪該著急了,弟弟們就在這里,又跑不了,你還是先去給你額娘請安吧。
你如今已經回宮,以後都是要住在宮里的,只要你不嫌折騰,每日都可來坤寧宮與他們一起玩耍。
再有便是待你們六歲之後都要搬去阿哥所居住,說起來,本宮與他們幾個相處的機會了沒有你長。
這麼一說,本宮倒是想起來了,你是長兄,以後去了阿哥所,可要照顧好弟弟們,本宮這里先謝過你了。”
慕思梨說得若有其事的樣子,讓胤 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過他確實該去延禧宮了,都進宮這麼半天了,若再不過去,實在說不過去。
“皇額娘,是兒子貪玩了,那兒子先回延禧宮,明日再來陪弟弟們玩耍。”
“好,月瑩,你親自送大阿哥去延禧宮,順便和惠嬪解釋一下大阿哥晚到的原因,別讓她誤會了。”
“娘娘放心,奴婢知道的,大阿哥請。”
“兒子告退。”
月瑩一直將胤 送到延禧宮才回的坤寧宮,在惠嬪的緊張期待中,胤 總算到了。
看到自家兒子長得這麼好,惠嬪很是激動,延禧宮直接上演了一出母慈子孝的和諧畫面。。
胤 自從回宮後,惠嬪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不用每日盼著兒子歸來,這感覺甭說有多好了。
就是這兒子似乎有些叛逆,讓他看書他總找借口去扎馬步。
“皇後娘娘,您說臣妾是不是對保清要求太過了,所以他不願學習?
可臣妾就是希望他不要成為文盲,最起碼的道理得懂啊,他為何就不願學習呢?”
惠嬪是茫然的,若不是胤 一直養在宮外,她是希望他能文武雙全並得康熙看重的。
她始終覺得自己生出來的兒子不是泛泛之輩,以後必定是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可他不愛學習一事又讓她覺得是她想多了。
瞧瞧被太後養在身邊的胤 ,再瞧瞧胤祉,都是愛學習的人。
再不濟還有三胞胎,他們雖然小了兩歲,但都是愛學習的人,不像胤 ,長偏了啊!
慕思梨沒覺得這事兒有什麼不好,各人有各人的緣法,沒必要要求他一定要怎樣怎樣。
“保清喜歡學武便讓他學吧,他剛回來,你別逼得太緊了。
在宮外時噶禮就傳過消息回來說他喜愛武學的,你若不讓他學,怕是有傷你們的母子之情。”
惠嬪一听立馬改變了主意,做不成文臣不是可以做武將嗎?都挺不錯的!
胤 沒想到惠嬪會同意他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習武,對惠嬪這個額娘他更滿意了,甚至越長大越孝順,讓惠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慕思梨到底沒生下公主,還是生了一個阿哥,康熙雖然有些失望,但對能有一個阿哥一事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可是皇帝,兒子多了沒什麼不好的,好好培養又是大清的一位能人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