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得一枝春欲放

第2章 關于宋朝的一些開國國策的遺留問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丸漢三san 本章︰第2章 關于宋朝的一些開國國策的遺留問題

    買得一枝春欲放!

    上次丸漢三有話說講到了寫這本書,今天就來聊一聊真實的宋朝吧。

    好吧,實際上是我前幾天看了一本書,里面提到了一些南北宋的交錯,以及靖康之恥和岳飛的一些事情。

    看完是很生氣的。

    其實我雖然一直很喜歡宋朝,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宋朝有一些對外政策和一些國策實在是太過于軟弱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屈辱。

    相比于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宋朝似乎更加注重皇室自己的一些享受?雖然這樣說大概也不是很貼切,但是論鐵血和韌性方面,不得不說宋朝比明朝要差的遠得多的多。

    當然宋朝的科技和民俗或者是商品經濟的發展都可以說達到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巔峰。

    我也無數次思考過,如果宋朝擁有明朝的對外政策或者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樣的鐵血手段,會不會中國就直接進入了資本主義,然後就沒有之後的屈辱史了。

    不過我也說過,歷史里面從來沒有如果。

    當然,我認為從開國皇帝就可以體現這一點。

    宋代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大家比較熟知的故事應該就是黃袍加身這個橋段。趙匡胤的父親原本就是後周護聖都指揮使,某些方面可以說趙匡胤原本就是貴族公子,他的和開端都是不低的。因此,我認為這種人對于基層百姓的苦難也許了解的不是那麼深入,帶有一定的貴族原本的矜持和軟弱。

    當然,我是非常佩服宋太祖的,他本人確實是一個非常杰出的軍事家,戰略家和政治家。而且他本身也是一個寬宏善良的人,從他的杯酒釋兵權就能看出來一斑。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宋朝的輕武將重文臣,以及中強外弱,我覺得跟趙匡胤早期定下來的國策真的關系匪淺。我曾經看過一個論述,大概就是趙匡胤本身作為武將,自己“造反”披上了黃袍,所以他很害怕宋朝也會因此覆滅。從前朝的滅亡吸取教訓,這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基本都會做到的。

    而且趙匡胤本身就能文能武,他不需要很多武將自己就可以做最高的軍事統領,率領軍隊。

    他的弟弟也是。

    他們都是有十足的作戰經驗和作戰思路的。所以宋朝前兩代,甚至前幾代得皇帝都沒有問題。輕武將,是因為皇帝自己就是武將,自然不需要更多的幫助。

    但是趙匡胤大概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國泰明安了以後,他的子孫要怎麼處理軍事問題。

    這個問題在仁宗年代的時候就凸顯出來了,仁宗是一個很好的政治家,但是他不會行軍打仗。

    但是宋代的基本國策又定下來了,所以後代積累的問題只能越來越嚴重。大部分的武將沒有辦法做到要職,甚至可以說俸祿和待遇都要比文臣要少得多,特別是宋代民族問題嚴峻,經常會有戰爭,不善待武將,不重用武將,常常是有戰爭就用,不打仗就罷免,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只驍勇善戰的對外作戰軍隊。

    畢竟連將軍都沒有辦法固定,又如何能保證平時的作戰訓練呢?

    所以就發生了靖康之恥,至于之後岳飛和岳家軍,可以之後專門寫個專題探討一下。

    以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買得一枝春欲放》,方便以後閱讀買得一枝春欲放第2章 關于宋朝的一些開國國策的遺留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買得一枝春欲放第2章 關于宋朝的一些開國國策的遺留問題並對買得一枝春欲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