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察覺到了江宥幀的目光,柯振秋從美人的身上移開目光,便看到江宥幀望著他的眼神,他搖搖舉杯,朝著江宥幀笑了笑。
江宥幀將這視為挑釁,不過秋後的螞蚱蹦 不了多久。
“哈哈!賢弟,說來也是誤會。家國面前無親朋,你以為本將軍與外藩勾結,便想著大義滅親,其實本將軍深感欣慰。”上首的元明世子忽然道。
他這話極具諷刺意味,但他還是保了柯振秋出來,江宥幀好奇他們有著什麼樣的交易。
柯振秋立刻起身舉杯,滿臉歉意地道︰“實在是下官愚昧,竟被外藩蒙蔽,做出蠢笨之事來,還險些害了江大人。幸虧江大人明察秋毫,還了世子和下官清白,否則下官可真是罪人了。”
“無妨!柯大人也不過是被奸人蒙蔽,不過江大人確實謀略了得!沒想到竟早早與孫大人結盟,否則本將軍還真是凶多吉少了。”
元明世子感慨,不過這個江宥幀身邊的人武力不弱,也難怪那些人派人刺殺也無用,那就是來送死。
“世子過譽了!”江宥幀只是起身客套了一番。
她坐下之後思忖著,秦國公這兩日應該就快到了。那些人見得不到虎符,肯定會有所動作。
“咳咳!”柯振秋忽然猛咳幾聲,臉色漲得通紅。
“對不住!下官不勝酒力,想早些回去休息。”
元明世子本就覺得柯振秋在此說話不方便,聞言哪有不放人的?
于是他立刻道︰“柯大人若是不適,可回去休息。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禮。”
“那就多謝了!”柯振秋起身,便準備回自己的屋子。
江宥幀朝著身後侍女裝扮的護衛江燕使了個眼色,江燕立刻領命,快速跟著柯振秋出了大殿。
“江大人,你說北明國為何遲遲沒有動靜?按理說,他們費盡心機,不就是為了攻打邊關?如今卻這麼安靜,實在是不尋常!”元明世子等柯振秋走後,立刻詢問道。
“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面上一派風平浪靜,但私下應該已經沒少動作吧?”
江宥幀覺得這些人不可能坐以待斃,秦國公那邊,必定凶險異常。
“那咱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啊!必須得盡快想想如何防備。”元明世子焦急地道。
“可咱們一沒虎符,二無朝廷的允許,不可主動出擊,可不就只能防備了嗎?”江宥幀嘆了口氣。
“世子,您放心!朝廷肯定會派人來的,皇上和朝廷一定會有所應對。在此之前,咱們先守好邊關便是。”秦嚴冬放下酒杯道。
“可就怕等不到朝廷派人來啊!”元明世子重重嘆了口氣。
將軍府西北角無人居住的廂房內,有壓低的說話聲。
“不是說過無急事不要來找我?江宥幀太精明,我就怕她會察覺。”
“事態緊急,不得不出此下策!可汗說了,虎符只怕無望,如今已經將定遠將軍已故之事散播了出去。現在那些小國和部落蠢蠢欲動,可汗聯合好幾個部落的首領,準備動手了。”
“這麼急?咳咳!”
“不急不行!一旦等秦國公到了邊關,那就是大軍對壘,咱們的勝算就會少很多。我們想辦法絆住秦國公,要即刻開戰。”
“好!”年少的聲音略一猶豫,隨後便堅定地回道。
“關內還請小王爺和哈丹王子費心,到時候按照計劃里應外合就行。”
“可是,這樣勝算還不算大。”
“放心吧!部署這麼久,一切準備就緒了。”
似乎是看出男子的猶豫,斗篷人便輕哼一聲,“怎麼?小王子還心存不忍?當年要不是那可惡的中原女子將您帶到了大運國,小王爺又豈會在外流落多年?如今您好不容易認祖歸宗,這潑天富貴,難道您就不心嗎?”
“到底是屈居人下,做著六七品的小官兒,還是成為奪嫡的儲君人選,小王爺應該知道怎麼選吧?小王爺可不要讓我等追隨您的人寒了心啊!”
斗篷人很是急切,他的話然後對面之人澆滅了心中最後一絲良知。是啊!成王敗寇,無需多言!
“好!不過只有一點,江宥幀不要動!我留著他還有有用。”
“行吧!希望他能對得起您的愛才之心。”
隔日,江宥幀正準備去定遠將軍府的校場。這幾天王驍他們一直在校場習武,就連王姑娘都在練武,絲毫不敢松懈,就等著報仇。
“大人!不好了,元明世子那邊傳訊過來,說是玉明關那邊有動靜。”青瑯匆忙跑進來道。
“何意?難道是北明國按捺不住了,要動手了?”江宥幀精神一振,問道。
“不知!但元明世子已經整合軍隊,現在全城封鎖,估計是要打仗了。”
江宥幀頓時眼中閃過一絲振奮,“走!帶上咱們的人,即刻動身前往邊境。”
從安溪縣到邊境需要騎行兩三個時辰,江宥幀絲毫不敢耽誤,騎上馬匹,帶上所需之物就朝著玉明關而去。
“江大人!等等!”剛騎上一段路,身後就傳來了兩道馬蹄聲。
她轉頭一看,發現是王驍和王容兄妹倆。
“江大人,是不是要打仗了?”王驍問道。
江宥幀點了點頭,“怕是如此!”
“身為朝廷武將,下官守衛邊疆義不容辭!”王驍眼神堅定。
“我雖不是男兒郎,但自幼習武。如今父親亡故,我願代父上戰場殺敵,取敵軍項上人頭,告慰父親在天之靈!”王容也是一身干練的勁裝,騎在馬背上,英姿颯爽。
江宥幀不由得想到那個孩子,至今她還沒告訴王家人那孩子的存在。
“好!那就一起吧!”
江宥幀轉頭,“架!”
駿馬奔騰,一行人朝著邊境而去。
元明世子在得知消息之後,先是臉色蒼白,而後便整裝去了邊關。
他怎麼說也是邊關的守衛將領,如今定遠將軍不在,他就是定海神針。
剛到營地,駐扎守衛的將士就迎了過來。
“世子!敵軍來犯,派去的斥候已經回來稟報,說是敵軍突然有異動,就在邊境外二十里地駐扎。”
“有多少?”元明世子面色凝重。
“從駐扎的帳篷來看,不下于三十萬大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