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必須立即派人前去幽州增援,從京城到幽州,反過來從邊關到幽州,都必須沿途派人守候。”
江宥幀有些頭疼,這需要不少人手。不過現在知道幽州是必停之地,那就好辦多了。
“你的意思是有人會在半路伏擊祖父?”秦嚴冬覺得確實有可能,畢竟朝中必然有細作,半路伏擊很正常。
“從京城到邊關,幽州是必經之路。之後有兩條官道,其中一條路近,他們肯定會猜測秦國公走近道,畢竟邊關這邊等不得!京城他們不敢動手,最好的伏擊之處就是幽州。”
江宥幀揉了揉眉心,那半塊虎符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伴隨虎符而來的聖旨。
一旦皇上手中那半塊虎符和聖旨被北明國捷足先登了,那就算她得到定遠大將軍手中那半塊,她也會失去邊關的主控權。
“我立刻去信幽州,將此事說明,讓舒大人派人增援祖父!”秦嚴冬道。
“嗯!隨機應變!如若不是秦國公,那事情就更難辦了!”
江宥幀只能做最壞的打算,皇上目前能信任的也就那麼幾人,秦國公是最合適的。她就是在賭,賭贏了勝算就大了!
“對了!你那些訓練有素的侍衛從哪里來的?看著本事不錯!”
秦嚴冬很是羨慕,江宥幀是農家子,家中肯定沒有死士。但那些侍衛太厲害了,比死士都厲害。
“我說撿來的,你信嗎?”江宥幀隨後回了一句。
“不想說就不說!好撿來的,你再撿點我看看?”
江宥幀︰倒也不是不能再撿,畢竟今天就只出動了五十名傀儡侍衛!
“那柯振秋,你打算這麼處置?他肯定不會承認,說是被蒙蔽了,也說得過去,除非抓到他更多證據。”秦嚴冬想到了柯振秋,便開始分析。
“那你信嗎?”江宥幀反問道。
“不信!”秦嚴冬搖頭。
“那不就行了?找個機會放出來,放長線釣大魚!”江宥幀思索著,這人很關鍵,關著就作不了妖了。
秦嚴冬頓時勾唇一笑,“你可真壞!”
江宥幀白了他一眼,“他可比你我會裝多了,那小心思一套一套的。你可別被他騙了,他能賣了你,還讓你幫他數錢。”
“他要是這麼能耐,你放了他,他肯定會懷疑。”秦嚴冬不服。
“那就等著人來救他唄!反正有人比我們急。”江宥幀無所謂地道。
接下來四五日,江宥幀在將軍府竟然過上了悠閑的生活。除了劉夫人時不時哭訴,讓江宥幀仔細審問柳牧雲,給定遠將軍報仇之外,日子當真是清閑。
此時邊關進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仿佛一潭死水,一切都照常。
然而江宥幀明白,這都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深夜,燭光微弱。
江宥幀坐在書案前仔細端詳著手中的半塊虎符。還好沒被人捷足先登,虎符終究落在了她的手上。
只是,奏折已經去了京城,皇上那邊必然是要派人持另一半過來的。半塊只能調動五十萬軍馬,若是合二為一,那邊關這七十萬大軍就全由一人調動。
江宥幀摸著手中的虎符,忽然心中有了一瞬間的遲疑。只是下一刻,她驚覺自己怎會有如此荒謬的想法?這實在太驚悚了!
然而心中的想法一旦萌芽,就如同生根一般。她望著虎符出神,除了江禮和江義,無人知道這一半虎符在她手里。
京城
夜已深,忽然距離東城門不遠處一道疾馳的馬蹄聲傳來。
守城的侍衛立刻借著火把的光亮向著道上望去,只听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很快。一起便出現在城門不遠處。
“戒備!有不明人士靠近城門!”守城的將士立刻大喝道。
“來者何人?城門已閉,不可擅闖!否則格殺勿論!”
“報!邊關急報!八百里加急!速開城門!”來人高舉小旗,聲嘶力竭地喊道。
一騎近了,守城的將士心中一驚,立刻看到騎馬之人背上的小旗,立刻下令,“快開城門!是邊關急報!”
承乾宮
皇上于龍榻輾轉反側,江宥幀去邊關已經半月有余,卻沒有一絲消息傳來。
玉明關是大運朝最重要的關卡,定遠將軍若真遭遇不測,那就意味著邊關要亂了。
“皇上!皇上!邊關急報來了!”周總管快速跑進來。
皇上立刻起身,“宣!”
一身戎裝的侍衛直接進了承乾宮,即刻將密封的奏折呈了上去。
一人一騎,日夜兼程!一共五日,跑死了兩匹汗血寶馬,換了三人,終于送到了。
皇上迫不及待打開奏折,可越看臉色越沉,最終心沉到了谷底,他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江宥幀的奏折所述,種種跡象表明定遠將軍已經被帶到了北明國,那就只有兩種結局。
一是定遠將軍熬不過刑罰,背叛了朝廷,那虎符就落入了北明國之手。
二是定遠將軍寧死不屈,但也不能保證虎符現在不在北明國手中,不過應該可保住駐扎軍營的部署。
但不論是哪種情況,現在邊關防御岌岌可危。北明國和其他小國部落都狼子野心,必定準備良久,就為了這一日。
為今之計,只能如江宥幀的提議,就是派猛將持另一半虎符前往邊關鎮守。
可是這人選,卻讓皇上犯了難!
周忠是第一次看到皇上的臉色如此凝重和焦急,以及猶豫不決。
只見皇上披著大氅,在殿內來回踱步!
他揉了揉眉心,將朝中所有武將都盤算了一遍,首先就排除了長公主一脈的。
雖然江宥幀在奏折上寫明查到一部分證據,表明定遠大將軍失蹤一案與元明世子無關,但的確與關外有些勾結,因此他自然不敢賭。
元明世子鎮守玉明關多年,誰能保證他不會昏了頭呢?
只是這麼一來,能派去的人選又少了幾個。
皇上越想越急切,靖安侯府的老侯爺?他搖頭!
不說老侯爺年歲已大,就是之前李家出了那檔子事兒,李家的忠誠度就大打折扣。
老侯爺雖大義滅親,但在此之前,他可沒約束好世子,都有些老糊涂了!
皇上又將剩下的武將過了一遍,甚至將幾位皇子都考慮了進去,最終卻是嘆息了一聲。
